◎南通考生
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
◎南通考生
“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我獨自坐在窗前,傾聽著水田中那鏗鏘有力的蛙鳴,宛如在欣賞一首交響曲,撼人心魄。
我靜靜地聽著,癡癡地看著,一切仿佛凝固起來,靜謐的,幽深的,動聽的。
忽然一束燈光出現(xiàn)在水田中,他四處張望著,尋覓著,搜索著。不一會兒,他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似的,燈光也不再驚疑不定,此時此刻他儼然一個狙擊手瞄準目標一樣,全神貫注,雷打不動。
我的心也隨之緊張起來,他在干什么?難道又有……不會的,我立刻否定了心中的猜疑,繼續(xù)看著,祈禱著,希望剛才的那個假設永遠也不會成為現(xiàn)實。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燈光躍動了一下,“他撲上去了!”我的心揪得更緊了。緊接著剛才那優(yōu)美絕倫的蛙群大合奏沒有了,只剩下雜亂無章而又略帶凄涼的鳴叫。
聽著這一切,我的心“咯噔”一下,冷冷的;我的思緒變得凌亂不堪,心潮如滾滾江水開始翻涌奔騰。
從那燈光的迅捷可以看得出剛才那人的舉動。我的心也隨著他的舉動而一次次地揪著,甚至揪得很緊。
結(jié)束了,該收場了,燈光離開了,我聽到一聲聲悲鳴隨他而去。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堆著笑的面孔,以及他那鼓鼓的蛇皮袋。
水田里的“雜光”消失了,四野里又恢復了平靜,只是不再是“聽取蛙聲一片”的熱鬧場面,只留下那“茍全性命”之蛙對逝去者的哀鳴,似乎在吟誦著“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欲別故鄉(xiāng)難”。
傾聽著凄戚的蛙鳴,一股沖動沖擊著我的心靈,難道人們就不能坐下來與我一起聽聽蛙聲嗎?難道非要聽那蛙的痛苦鳴叫嗎?難道還要聽那農(nóng)藥帶來的痛徹心扉的呻吟嗎?難道……
如今,只要還能偶爾聽到那稀稀疏疏的蛙鳴聲,總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我真心希望那種留在記憶深處的“鏗鏘有力”的聲音,能夠再一次奏響。
精彩得分點
這篇考場滿分作文,行文如流水,一氣呵成,沒有空洞的口號,更沒有指責形式的說教。究其滿分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揭示:
一、高遠的立意。這篇作文寫的是考生對生活現(xiàn)象的感悟,盡管所選材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事情,但是考生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從心底發(fā)出了生活的最強音,的確立意高遠。
二、優(yōu)美的語言。語言是作文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從一開始就引用蘇軾的寫月名句,一方面點染了一幅夏夜優(yōu)美的月色圖,另一方面為下文著力寫捕蛙者的舉動作鋪墊。與此同時,“聽取蛙聲一片”、“欲別故鄉(xiāng)難”等句子,都給文章增加了文學色彩和文化內(nèi)涵。
三、細節(jié)的刻畫。文章中間部分敘寫了捕蛙者捕蛙的細節(jié),形象地刻畫了捕蛙者肆意放縱的舉動,為結(jié)尾部分的議論、抒情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也使文章的感情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