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明
大慶油田總醫(y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1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tǒng)最常見的腫瘤,出現(xiàn)無痛性血尿可以是持續(xù)性的,也可以是間斷性的,肉眼可見,依據臨床癥狀和尿液脫落細胞及膀胱尿道鏡檢。后術前分期多采用CT或MRI檢查。CT可判斷膀胱腫瘤的大小,范圍,鄰近侵襲,盆壁受累以及遠處轉移。選取臨床2009年6月—2012年6月其間收治的膀胱癌患者40例膀胱癌患者行CT檢查及表現(xiàn)分析如下。
本文收集40例膀胱癌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齡42~76歲,平均46歲。血尿32例,伴尿頻、尿急8例。40例均經膀胱鏡和手術病理證實。
是掃描前讓病人大量飲水,在膀胱脹滿時進行CT掃描;但亦可插Foley導管,放盡尿液,掃描前從導管中注入1%泛影葡胺20 mL和空氣40 mL。一般掃描病人取仰臥位,掃描自恥骨聯(lián)合下緣起向上至髂前上棘,層厚10 mm,層距10 mm。對前列腺病變或膀胱較小的腫瘤可加掃5 mm薄層片。如發(fā)現(xiàn)盆腔腫大淋巴結,應繼續(xù)向上掃描至腎靜脈水平。
可見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膀胱壁突向腔內的實質性腫塊,腫塊可呈分葉狀或結節(jié)狀,基底部寬并沿膀胱壁生長,CT值為軟組織密度,增強掃描腫塊不均勻強化;腫瘤鄰近輸尿管開口,可導致輸尿管阻塞與擴張。腫塊邊緣模糊,膀胱外可見軟組織腫塊,提示侵及膀胱周圍組織。膀胱癌常侵及前列腺,使之增大、變形,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的軟組織腫塊,并與膀胱腫塊相連。膀胱癌侵犯精囊,使膀胱精囊角消失,被軟組織腫塊充填,并推移精囊向后移位。女性膀胱癌病人腫瘤侵及陰道旁或子宮旁組織,則形成不規(guī)則腫塊。晚期膀胱癌可累及盆腔壁,向前侵及前腹壁,兩側侵及閉孔內肌,CT可見軟組織腫塊與盆腔壁分界不清,受累肌肉增厚等。腫瘤向外生長時表現(xiàn)為膀胱外壁失去光整輪廓,周圍脂肪層消失,并可進一步累及膀胱周圍組織;盆腔淋巴結直徑超過1.5 cm時提示有轉移。增強掃描膀胱癌多呈輕到中度不規(guī)則強化,當造影劑充填膀胱時,膀胱內見不規(guī)則充填缺損征象。
膀胱癌以間歇、無痛性肉眼血尿而就醫(yī),多為全程血尿,終末加重。出血量多少不等,嚴重時有血塊,但與腫瘤大小、數目、惡性程度并不一致。出血可自行停止。膀胱刺激癥狀常因腫瘤瘤體較大或侵入肌層較深所致,腫瘤壞死、潰瘍和合并感染時更明顯,屬晚期癥狀。典型的癥狀為無痛性間歇性全程血尿、膀胱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滴尿或失禁。如腫瘤侵犯輸尿管口,可引起腎盂積水、腎功能衰竭。侵犯直腸,大便時里急后重、大便次數增多、便血,晚期有消瘦、食欲不振、惡病質等。
盆腔CT檢查可以很清晰地顯示膀胱粘膜與肌壁的改變,因此,CT對于膀胱腫瘤的大小,范圍,鄰近侵襲,盆壁受累以及遠處轉移的判斷都是十分有用的[1]。CT的盆腔檢查,操作簡便無侵犯性,可以發(fā)現(xiàn)粘膜和膀胱壁間的腫瘤,表現(xiàn)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但CT不能區(qū)別腫瘤是限于粘膜內或已侵入粘膜下層,因為膀胱壁各層的CT值或密度不易在CT圖像上區(qū)分。但CT較超聲不同,它可較清楚的區(qū)分腫瘤向周邊伸展的范圍及盆腔壁和遠道轉移的情況。自膀胱壁突入腔內的軟組織密度腫塊或膀胱壁增厚腫塊,常位于膀胱側壁和三角區(qū),大小不等,呈結節(jié)狀、分葉狀或菜花狀,基底部多較寬或帶蒂狀。腫塊密度多均勻一致,少數有低密度壞死區(qū)或高密度鈣化灶。晚期可見腫瘤組織充滿膀胱。如腫瘤生長在輸尿管開口附近,可引起輸尿管阻塞。部分腫瘤表現(xiàn)為膀胱壁局限性不規(guī)則增厚,少數可累及大部分膀胱壁,其界限多半清楚[2]。增強掃描早期腫瘤有明顯強化,延時掃描膀胱內有造影劑充盈時,則表現(xiàn)為低密度充盈缺損。
CT對膀胱癌臨床分期判斷正確率較高對膀胱壁外的病灶顯示較清楚,其中對膀胱前后壁外的腫瘤受累更有幫助。CT檢查發(fā)現(xiàn)膀胱周圍的脂肪層因腫瘤侵犯而消失,應確切地診斷為腫瘤侵犯鄰近組織器官及盆腔壁,屬于D1期(T4),常因阻塞輸尿管而出現(xiàn)腎盂積水。但用CT區(qū)分C期(T3b)與D1期(T4)沒有實際意義。如果出現(xiàn)遠處轉移,如腹膜后淋巴結腫大和肝臟或肺臟的轉移時,屬于D2期。膀胱癌由于輸尿管受累而常出現(xiàn)腎盂積水,如果僅見到腎積水時,要明確是T3b或T4是有困難的。M1期的CT表現(xiàn)是見到轉移灶,常見部位是腹膜后淋巴結腫大,肝轉移、肺轉移等。CT可作為膀胱癌盆腔淋巴結檢查的首選方法,CT對盆腔淋巴結轉移的準確率為73%~77%,CT上證實淋巴結轉移的指標是淋巴結直徑大小1.5cm。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膀胱癌病人可常規(guī)行CT檢查,以尋找有無淋巴結轉移的存在。如果發(fā)現(xiàn)腫大淋巴結,則認為已有轉移發(fā)生,一般不再進一步去證實腫大淋巴結是不是癌轉移所致。也有對腫大淋巴結是不是癌轉移所致。也有對腫大淋巴結作CT引導下的經皮穿刺以取組織活檢或細胞學檢查的。
[1]周康榮.腹部CT[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1:2.
[2]吳春芳,王小羽,馬有弘,等.膀胱腫塊的CT診斷探討[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3,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