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寶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1 網絡經濟的主要特征
網絡經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由于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促使了生產方式的變革,那么必然引起一系列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工業(yè)經濟時代,是以不可再生資源為主要資源進行集中化的大規(guī)模的以機器生產為主的生產方式,那么在網絡經濟時代主要是以信息資源為依托,實現(xiàn)對可再生資源的充分利用,盡量的少用不可再生資源,實現(xiàn)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局面。
與工業(yè)經濟相比,網絡經濟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網絡經濟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是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在因特網中,經濟活動與空間距離的關系變得不那么重要了,這里是指與傳統(tǒng)經濟相比,并不是說空間因素制約完全消滅了,電子商務仍然受到物流不暢的制約。 由于網絡經濟打破空間限制,大大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的進程,各國的經濟依存度增強了。全球化只有在網絡時代才真正成為現(xiàn)實,在此之前幾乎是不可能的。網絡經濟打破空間的限制還意味著世界各國的經濟體制都將走向開放的經濟體制,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制在網絡時代是注定無法生存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經濟是一種完全開放的經濟。
二是網絡經濟是一種虛擬經濟。網絡經濟不同于現(xiàn)實的物品交易,網絡經濟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沒有具體的交換物質物依托,這些現(xiàn)象主要都是因為網絡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因為網絡本身就是虛擬的,沒有實體的抽象的交易行為。在網絡經濟時代,和現(xiàn)實的交易存在很大的差別,在網絡經濟時代,在有形資產上占據比例大的人不一定是最富有,而相反在無形資產占據比例大的則是最為富有的。并且在網絡經濟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和現(xiàn)實的交易存在很大的差別,不在受到有形思維的限制,要向著無形的虛擬的思維方式轉變。
三是生產、經營方式和消費方式發(fā)生根本的變化。在網絡經濟時代,在生產和經營方式上發(fā)生了重大的變革,不在像傳統(tǒng)的經營方式那么刻板,墨守陳規(guī)。網絡經濟模式打破了以往的經營方式,不在是大規(guī)模的,批量式的生產,造成大量庫存的積壓,周轉資金受到了限制。網絡經濟充分的利用網絡的便捷,大量的獲取消費者信息,然后在網絡上進行訂貨,將客戶的需求直接反饋到生產中心,這樣每生產的一件產品都是有目標的,都是有主的,生產之后就會直接銷售出去,不會有庫存的積壓。這種模式不僅盤活了周轉資金,使資金可以利用到擴大再生產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投資中,并且可以減少因為庫存帶來的積壓風險。這種事先預定的網絡經營模式將是一種全新的模式,是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并且這種銷售模式完全取消了中間經銷的環(huán)節(jié),縮短了銷售流程,一方面便捷了銷售模式,另一方面在經銷處加價的部分可以讓利給終端客戶,兩方面都實現(xiàn)了效益最大化,所以無論是生產商還是消費者對于這種銷售模式都比較偏愛,并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2 網絡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目標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
會計目標比較具有如下不同:
一是產生的條件不同。 會計目標是以資金為主的自然資本要素市場的產物。 在網絡經濟環(huán)境下,知識和信息將逐步取代代表自然資源的資金的主要地位,市場所追逐的將是知識和信息要素,知識流、信息流將成為核心生產要素 ,知識 、網絡和信息將成為會計目標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二是會計報告的內容不同。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yè)內部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之間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在各個部門和系統(tǒng)之間可以實現(xiàn)資源上的共享,便于部門之間進行及時的溝通。通過會計管理軟件可以將所提供的具體信息進行篩選調整,達到企業(yè)的具體需求。通過會計軟件的篩選匯總之后,將會計信息以會計報表的形式展示出來,然后信息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內容進行不同的選擇,有利于會計報告的生成。
三是生產會計信息的規(guī)則和方法不同。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存儲技術和實時數據管理技術的不斷更新,信息集成技術、管理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帕喬利的會計循環(huán)、會計科目必將被新的會計處理規(guī)則和方法,諸如事項會計法、事件驅動的REA 模式(Resources,Events and Agents accounting alternative model)、多維會計法等會計模式所替代。
四是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不同。在網絡環(huán)境下,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高度集成,會計信息的安全性、相關性顯得十分重要,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變?yōu)楸容^重要。會計信息的生產、存儲、保管、傳輸在網上進行,網絡運行中安全的威脅因素較多,所造成的后果比較嚴重;管理信息系統(tǒng)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較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對系統(tǒng)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會計信息是以“會計頻道”或會計標準組件的形式提供,更能滿足適應信息需求者的要求。
3 在針對用戶的基礎質量方面,提供的信息不僅要有可理解性,還必須有可支持性,以便用戶能根據自己的需求生成特定的會計信息;在針對決策的總體質量方面,不僅要向投資者、債權人及時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更要向管理者實時提供信息等資源的整合情況,以便隨時作出調整:在關鍵質量的構成部分的可靠性指標的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質量方面,除了要有謹慎性、反映真實性和實質重于形式外,還要有安全性、中立性和可控性指標,以保證信息產品使用方便和沒有潛在的瑕疵。
[1]唐須海.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J].經濟論壇,2002.
[2]劉亞莉.論新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影響[J].財會月刊,2002.
[3]戴成超.網絡經濟時代的財務會計發(fā)展問題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10.
[4]郭穎.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研究[J].吉林大學,2007.
[5]常輝.網絡經濟時代會計問題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2010.
[6]任海英.試論網絡經濟時代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會計假設創(chuàng)新 [J].會計之友 (中旬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