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繼勇
(江蘇淮安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江蘇 揚州 225200)
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是決定工程竣工后是否會產生橋頭“跳車”的重要因素。橋頭“跳車”嚴重危害了行車的安全,其極易造成交通事故。通過對橋臺臺背回填方式的設計、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搭板的結構設計、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基礎進行設計等方式,減少橋頭“跳車”現(xiàn)象。以現(xiàn)代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保障行車安全,是關呼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也是關系到我國道路橋梁施工質量控制,降低和減少橋頭“跳車”現(xiàn)象發(fā)生的關鍵。
我國的道路橋梁設計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的設計師在設計前并不到實際的施工地點進行勘察,只是根據(jù)自己了解的情況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設計,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很多的設計理念或者結構無法進行施工。
結構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設計出一種經濟科學、可行性高、施工合理的方案,其次才是結構與構件方面的設計。很多的設計人員一味地滿足于規(guī)范對道路橋梁結構強度計算層面的安全度要求,嚴重忽視了從工程結構構造、結構體系、結構材料、結構耐久性、結構維護以及由設計、施工至投入使用全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一些人為錯誤,最終還要采取另外的方式方法去加強結構的耐久性與安全性。
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結構整體性與延展性考慮不足;計算圖式與受力路線的設計不明確;局部受力超標、混凝土強度等級太低、保護層厚度不夠、鋼筋直徑太細以及構件截面太薄。這些問題都是在設計過程中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但是對施工結果的影響性卻十分大,成為削弱道路橋梁結構耐久性的主要原因。
裂縫問題對橋梁造成的損害是比較主要的問題。連接處裂縫問題不僅限制道路的使用年限,還是影響我國道路、橋梁施工質量與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裂縫對道路的損害極大,橋梁一旦出現(xiàn)裂縫會造成水的大量侵入,這樣就會使構成橋梁主體的鋼筋和鋼絞線發(fā)生腐蝕現(xiàn)象,大大降低了橋梁的使用壽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道路坍塌,直接對于道路橋梁的行車安全和廣大群眾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鋼筋的腐蝕問題也是交通設施施工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鋼筋使用壽命與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相關。使鋼筋產生腐蝕現(xiàn)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原材料、環(huán)境、施工人員對于原材料的保管不利,外來人員的破壞等等為人民、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路基是道路的基礎,是道路的主體,它起到了公路的承載作用和公路與沿線橋梁、隧道的連接作用。在現(xiàn)在的道路建設中,由于填料壓實不到位、軟基處理不到位或者是路基的防護排水系統(tǒng)不完善,這都導致了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從而導致了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橋頭“跳車”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路基施工達不到設計的要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路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
目前較為常用的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主要有:改變臺背回填方式、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搭板、采用過渡方式加固道路路基幾種方式。臺背回填方式的設計要根據(jù)橋梁樁基設計情況以及路面與橋梁連接處的地質情況進行,一般多采用摩擦角大、強度高、可壓縮性小、壓實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如巖渣、礫石、砂礫等,并要求填料級配適當。通過選用適宜的回填土以及對回填材料進行科學的設計與分析可以有效的減小路面沉降,降低路面與橋臺的錯臺,減少橋頭“跳車”的發(fā)生。也可以在路基上設置水泥穩(wěn)定層,以此提高路堤剛度,其設計要點是沿路堤縱向距離橋臺背10m處,使用4%到6%的水泥對路堤進行穩(wěn)定加固。并在遠橋臺端與路基銜接處設置1:1的斜坡。以此減少豎向變形和剛柔突變,降低錯臺高度,減少和“跳車”情況的發(fā)生。
針對橋頭“跳車”現(xiàn)象,目前較為科學的結構設計是在臺后設置搭板,使柔性路堤產生的較大沉降逐步過渡到剛性橋臺上,以此減少橋頭“跳車”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進行搭板設計時要注意在搭板尾端加設淺埋變厚式埋板,以此減少二次“跳車”情況的出現(xiàn)。在進行道路與橋臺連接處的設計時要格外注意避免出現(xiàn)注重橋臺基礎布樁、擴大基礎等加固處理,而忽視臺后回填加固,以減少由于設計原因造成的橋頭“跳車”情況出現(xiàn)。
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主要集中在臺背回填的壓實。這個施工階段是決定橋頭“跳車”產生與否的關鍵,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由于臺背處于路基與橋臺連接處,壓路機難以碾壓到位,致使這個部位成為了路面碾壓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極易造成路面不平整或壓實度不足等情況的出現(xiàn)。因此,在進行臺背回填土壓實施工時嚴格控制每層松鋪厚度,控制其厚度在20cm以內,控制壓實度95%以上,控制回填材料中最大顆粒粒徑小于5cm。由于臺背所處位置不利于大型壓實設備的使用,因此應采用小型壓實機械分層多次壓實,對于小型機械也不宜壓實或碾壓不到的位置,必須采用人工補充夯實的方法,確?;靥畈牧系拿軐嵍?,以此減少沉降。在施工過程中使用超聲檢測及對壓實度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確保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軟土路基的處理必須保障充分的軟基排水固結時間,待沉降穩(wěn)定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路面的施工。在進行軟土路基施工時,應盡量提前軟土路基的施工時間,延長預壓時間,并根據(jù)橋臺軟土路基地質情況設置袋裝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在橋頭一定范圍內設置攪拌樁過渡段,或采用等(超)載預壓等設計方案,對橋頭過渡段路基進行早期沉降預處理,使橋頭段道路建成后工后沉降減小,這也是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和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采用科學的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以及扎實的施工是減少橋頭“跳車”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關鍵。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中積極引入國、內外成功經驗,并加以研究,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應用現(xiàn)代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與施工技術,為我國道路橋梁建設的發(fā)展、道路運輸行業(yè)的健康、高速發(fā)展奠定基礎。
[1]王曉輝.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結構設計[J].橋梁工程,2008(09).
[2]劉洪波.現(xiàn)代道路、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J].建筑科技,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