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鷙
(長江大學 工程技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實踐的方式實現(xiàn)高等學校教育目標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深入現(xiàn)實社會,參與具體的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生活,了解社會、觀察社會、分析社會、服務社會,不斷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身心素質(zhì),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過程。因此,參與的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都可以成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1]
以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管理系本次社會實踐為例,本次暑期社會實踐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之一,是大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是大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的重要途徑,能夠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認識,促進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探索新形勢下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長遠目標具有深遠的意義。
本次社會實踐由管理系組織,報名對象為所有管理系大一的學生,學生在家長同意的條件下,身體健康者,自愿報名,老師審核通過后,方可參加本次社會實踐,廈門實踐點為廈門宸鴻科技有限公司寶宸工廠,為期三個月(廈門點的具體時間為6月15日至9月15日)。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審核、計劃、確認后,最終確定并堅持完成這三個月實踐的學生(廈門點)一共為72人。這72位同學,成功的完成了本次社會實踐,期間每位同學都收獲不小,度過了一個開心而又不一樣的暑假生活。
本次社會實踐對學生的意義重大,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社會,實地接觸企業(yè)。他們通過在企業(yè)中接觸不同層面的人,通過接觸不同的工作崗位,細心觀察,用心體會,每位學生都受益匪淺。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從“新鮮—疲倦—麻木—堅持—習慣—新的希望—喜悅—新的目標”,在學生們的“意義世界”中,他們似乎經(jīng)歷了人生百態(tài)。短短三個月,每位同學都感觸良多,同時,每位同學卻也進步不小,成熟不少。本次社會實踐真正促進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幫助了他們更好的構建自己的“意義世界”,構建他們的人生觀,思想觀,為日后計劃自己的大學生涯、確立人生定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些生活在陽光和日光燈下的孩子們,平時受父母和老師的庇護,對這個社會認識的實在太少了。在他們以往的“意義世界”中,認為似乎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墒堑搅似髽I(yè),他們才認識到企業(yè)管理的嚴格、父母賺錢的艱辛、學校生活的短暫和寶貴。學生通過親身感悟,一點一滴的積累,糾正了自身“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約束了自身的行為,增強了自我約束的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心智成熟,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學生通過此次廈門之行,看到了廈門的發(fā)展,切身感受到沿海城市的發(fā)展速度,切身體會到了沿海城市的生活節(jié)奏,增長了見識,加深了學生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堅定了黨的方針政策,堅定了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在與不同群體的人民群眾的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活生生的典型實例中受到深刻啟發(fā)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華,從而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提高。
參加本次社會實踐的學生所學專業(yè)屬于管理類專業(yè)。在工廠的實踐中,與管理相關的事件、知識無處不在。學生在實踐中,通過實地所見所聞來加深、強化管理學的知識點,通過現(xiàn)實中所獲取的大量信息,來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在自己腦海中升華,真正掌握到知識點的精髓。在實踐工作中,運用所學,去領悟和發(fā)揮管理的藝術,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反復對照(即:通過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通過實地實踐去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感悟),并結合自身特點,學生從中獲得了大量的感性認識和許多有價值的新知識。促進了學生業(yè)務素質(zhì)的提高。這正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社會實踐,使大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不斷地參與社會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直接和社會各階層、各部門人員打交道,心理承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學生通過不同程度的交流、溝通、協(xié)調(diào),在一次次的嘗試和鍛煉中,深深體會到企業(yè)與學校管理模式的不同,在組織、管理、協(xié)調(diào)能力方面,得到更大程度的鍛煉和提升,培養(yǎng)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即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通過在基層工作中,對崗位的了解、對企業(yè)的熟悉,學生逐漸認識到現(xiàn)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通過對比自身,逐漸認識到自身和社會需要之間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較客觀地去重新認識、評價自我,調(diào)整心態(tài),擺正個人與社會的位置。[2]在工作過程中,學生及時糾正、改正自身缺點,以適應工作上的需求;工作之余,靜心思考,認真審視自己,做好學業(yè)規(guī)劃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潛心思考自身的發(fā)展問題,為自己確立職業(yè)生涯定位。從而,樹立了正確的職業(yè)觀,為自己日后能更好的擇業(yè)、就業(yè),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謙虛真誠的人永遠受人尊重。學生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時時刻刻保持一種積極向上、虛心求學的精神面貌,真誠待人。因此,無論是比他們大的同事、上司,還是比他們小的實習生,學生在工廠中的評價很高,小的實習生敬以仰慕之情,同職位的同事敬以敬佩之情,上司敬以贊賞之情。這樣,塑造了大學生以光環(huán)的形象。使學生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修養(yǎng)和品質(zhì)的提高。同時,學生在與不同層面的人的交流和溝通中,了解到各種同事的不同經(jīng)歷,使自己認識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只是大學學習的一部分,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個人綜合素質(zhì)更為重要。[3]
學生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自身所見所聞所感,結合自身的特點,對比以往的學校生活、現(xiàn)在的企業(yè)生活以及自身所向往的生活等,在腦海中逐漸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生活,有了更深層次的大學生涯定位、職業(yè)生涯定位等,在他們的意識觀念中,構建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意義世界”,思想逐漸成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逐步向未來所需要的人才方向發(fā)展。
[1]楊繼瑞.關于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思考[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10(2):49-52.
[2]朱惠瓊.新時期高校學生實踐活動實效性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08(5).
[3]胡樹祥,謝玉進.大學生社會實踐類型的新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