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湖北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北 襄陽 441050)
一、郭沫若詩歌的思想內容
(一)充分表現(xiàn)了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總的主題是要求沖破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民族、科學?!杜瘛敷w現(xiàn)了“五四”時代精神。它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舊勢力的革命精神,對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強烈地體現(xiàn)了“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女神》,反抗、愛國、創(chuàng)造是貫穿詩集的基本思想內容:
1.強烈要求沖破封建藩籬,徹底破壞和掃蕩一切舊事物、舊思想。詩歌抒情主人公是一個大膽地反抗封建思想的叛逆者、革命民族主義者的形象。《女神》中的“我”是與廣大群眾結合在一起的、代表時代精神的大“我”。如《天狗》,從頭到尾每句詩中都是“我”,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個舊世界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天狗”這種沖破一切羅網(wǎng),破壞一切舊物的強悍形象,正是那個時代個性解放要求的極度夸張?!段沂莻€偶像崇拜者》中詩人表白崇拜自然界與社會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來否定一切人為的偶像,一切扼殺生機的舊傳統(tǒng),表現(xiàn)出對封建權威的極度蔑視。,《欲?!返仍?,也都通過抒情主人公“我”的塑造,表現(xiàn)出破壞舊世界,沖破一切塵垢(包括自身的塵垢)的激情,那個“血和海浪同潮”、“心和日火同燒”、要決太平洋之水“把那陳腐了的舊皮囊全盤洗掉”的自我形象,同樣是實現(xiàn)自我個性解放的宣泄。這種個性解放的要求不僅僅著眼于個人本身,詩人將個體的解放作為社會、民族、國家解放的前提,將它們融合為一體。
2.在沖破封建藩籬的同時,已經(jīng)看到了十月革命的成果,看到了這是我們建設新世界的榜樣。如《匪徒頌》中,將列寧、羅素、尼采等人一起贊頌,表達了自己要步其后塵挺身反抗的堅決意志。歌頌了列寧。在《巨炮的教訓》一詩中,對比了列寧與托爾斯泰的思想,從而肯定了列寧的革命思想,肯定“至高的理想只在農(nóng)勞”,號召人們?yōu)樽杂烧x而戰(zhàn)。這些詩,具有社會主義思想因素。
(二)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為祖國而獻身的犧牲精神。如《鳳凰涅槃》鳳凰的自焚,乃是與舊世界徹底決絕的反抗行動,是叛逆精神的強烈爆發(fā)與燃燒。中是燒毀了那“死期已到了”的舊鳳凰,才在烈火中飛出永生的華美鳳凰。希望古老的中國恢復青春,新生的中國永生不死?!杜裰偕分谐酪獎?chuàng)造一個新的太陽,即創(chuàng)造一個新中國?!稜t中煤》用象征手法,借燃燒著的煤的形象,表達愿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思想。是《女神》中表達愛國激情的代表作,是一首愛國主義的絕唱,詩人把祖國喻為心愛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燒的煤塊,它“為我心愛的人兒燃燒到這般模樣!”感情真摯而濃烈?!短拈χā分懈黠@地表現(xiàn)出為祖國、為自由而自我犧牲(如“我望你鮮紅的血液迸發(fā)出自由之花,開遍中華”“愿將一已命,救彼蒼生起”等詩句),也是出自愛國之心。盼望一個強盛的新中國的誕生,是與對舊中國無情的詛咒相聯(lián)系的。
(三)表現(xiàn)出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顯示了新世紀到來、新的階級崛起時人們歡欣鼓舞的情緒和樂觀主義精神。如《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相信不斷的毀壞和不斷的創(chuàng)造正是萬物萬事發(fā)展的法則。通過對波濤洶涌的大海的描寫,贊美了人民的情緒、人民的力量、時代的力量。《晨安》一口氣喊出了二十七個晨安,顯示了一派朝氣蓬勃的氣象?!短柖Y贊》歌頌太陽,歌頌光明。這些詩都是典型地表現(xiàn)出樂觀進取精神。
二、郭沫若詩歌的藝術特色
《女神》是中國浪漫主義新詩的開山之作,開拓和形成了浪漫主義新詩流派?!杜瘛芬怎r明的浪漫主義獨樹一幟。它強烈的感情,偉美的藝術形象等對當時和后來的浪漫主義詩人發(fā)生重要影響。
《女神》是運用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它在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綺麗的想象和玄妙的夸張手法來塑造形象,反映了浪漫主義在表現(xiàn)革命激情時的長處。
三、在詩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體詩的一個高峰,為詩歌的革新和創(chuàng)造樹立了榜樣。它完全沖破了舊詩格律的束縛。詩節(jié)、詩行長短無定,韻律無固定格式。
(一)運用比喻、象征的手法,通過大膽的想象和夸張,借用某一形象以寄托抒發(fā)自己的激情,表現(xiàn)出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
1.恰當而巧妙地選用象征的形象以抒寫激情。如《天狗》,借助“天狗”這個傳統(tǒng)中的天上叛逆者的形象、以寄托作者急切要求反封建的強烈情緒,全詩想象新奇、氣勢磅礴?!稜t中煤》中的煤自稱“黑奴”,這正是受壓迫者的形象,煤的外表不好看,但內心十分真摯,有熱有光這一切特征恰恰符合廣大勞動人民的特點;而“爐中”之“煤”的熊熊燃燒,則貼切地顯示出對祖國熾烈的愛。
2.借古代神話傳說、歷史人物以抒寫自己的激情,如《湘累》、《棠棣之花》等詩中屈原、聶荌所唱的實際上是郭沫若要唱的歌,是借歷史人物作“夫子自況”;《天狗》、《鳳凰涅槃》則是借傳說以抒情的代表作。
(二)郭沫若詩歌的基本風格是豪放的,他的詩,聲調高亢、激越、語言粗獷、想象奇特,宛如天馬行空;往往象火山爆發(fā)、氣勢磅礴。從而構成雄而不麗的詩風;也是一些詩寫得清新優(yōu)美,有婉約之風,麗而不雄。這說明了郭詩風格多樣,但仍以雄放為主。
總之,《女神》等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郭沫若是繼屈原之后又一位面對整個宇宙、整個人類社會和整個中國發(fā)言的詩人,《女神》的精神,是“五四”時期蓬勃發(fā)展的民主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的典型體現(xiàn)。它既是一代青年的情緒和愿望的集中反映,又給尋求者和徘徊中的人以鼓舞,點燃了他們的“智光”促其向前,從而把“五四”激起的社會改革的熱情燒得更旺?!杜瘛返呐涯娴母杪?,有如疾雷破山,對當時停滯,死寂的舊中國實在是一次強烈的沖擊;它的理想的光芒,又如電光耀眼,啟示人民去締造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燦爛的嶄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