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羽
(七臺河市文物管理站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文物鑒定是一項專業(yè)性強、技術要求高的工作。它的工作對象極其繁雜,它的工作手段與方法也比較獨特。如包括古代與近現代各民族、各個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生產、生活實物,即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鑒定的內容極為廣泛。
文物載體有多種多樣,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質地鑒定,為文物藏品的分類保管提供科學的鑒定資料。一般來說,史前發(fā)掘出的文物都是真品,不存在真?zhèn)螁栴}。無利可圖的文物,一般不會有偽造品,也不存在辯偽問題。但經偽造可牟取暴利的文物,就混雜贗品,就需要辯偽。評估文物價值。文物,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紀念價值的物質文化遺存,那么哪些物質文化遺存是屬于文物,這就需要進行鑒定,對其進行是否具有文物價值的評估以確定是不是屬文物。一旦確定文物,海牙進一步研究其價值的高低。這是文物鑒定的又一重要內容。評定文物等級。是文物鑒定的最后一個內容。文物價值有高低,因而應根據其價值高低進一步將文物劃分出等級。如中國把文物藏品劃分為一、二、三級別文物;把文物史跡劃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市、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都需經鑒定,并推薦各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傳統(tǒng)文物鑒定方法是自古以來人們在研究!鑒定文物中不斷探索、總結、發(fā)展,再總結提高的科學成果,是在分類的基礎上,對同類文物進行比較辨別和綜合考察。
分類法就是將混雜相間的各種文物分為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不同類別,從中找出異同,從而解決某些文物的鑒定問題。分類鑒定的關鍵在于把握各個文物的特征,但是文物分類往往與定義相聯系,這個定義也往往是文物分類的標準。分類是認識事物的特定方法,也是文物鑒定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古代和現代,都采用比較的方法鑒別文物,比較也可稱為類比,是在各不相同的文物中,找出相同或相似之處。比較是認識文物特征的一種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根據兩件或幾件文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點作出這兩件或幾件文物在其他特征上也相似的結論。造型、紋飾、銘文、墨跡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通常尋找相似點的做法是,根據已知的標準物,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文物加以對照,從而確定與標準物的異同,進而對鑒定對象各個方面的內部矛盾和聯系進行系統(tǒng)研究和比較,以作出定性判斷"如反映高山族的繪畫有若干種,其中5番俗圖6就有幾個版本,有原版,也有臨本,必須比較鑒定,區(qū)別源流。
這種方法就是根據各種知識,對文物進行考證,找出文物的屬性,從而確定其真假、年代。例如繪畫,各代運營不同的繪圖,唐代用雙絲絹、硬黃紙;宋代用麻紙、澄心堂畫紙,紙白而有硬光;明紙比清紙硬;清初紙有榜紙,內有棉花絮,其中晚期多用凈面宣紙"唐代元印,宋!元!明為水印,清為油印"除原料外,各代繪畫風格各異:如南北朝以人物為主,環(huán)境陪襯,沒透視感;唐代始有效黑法,有立體感,山水獨立成畫。每個人的畫也呈現出不同風格,還可根據跋、簽章等因素鑒定。
一件文物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造型!紋飾!質地等),如果不把這件文物分成若干組成部分和因素,不加以分析,那就不可能認識這件文物。然而,分析還不能單獨提供完整的認識,它還需要有個綜合考察過程,就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了解、文獻記載的考證和科學檢驗等不同方法,按鑒定對象及其同類品的規(guī)律,考察文物的本質,以達到鑒別文物的目的"此法對鑒定不可移動文物(文化史跡)尤為適用。不可移動文物一般形體大、內容多、涉及面廣,采用綜合分析方法鑒定,容易取得比較科學的鑒定結果。運用傳統(tǒng)方法鑒定文物,除上述兩種通用的基本方法外,對不同的鑒定對象還必須采用各自使用的一些具體方法,這是由不同種類文物的性質所決定的。而從事文物鑒定人員或文物考古人員!文物愛好者,除掌握文物鑒定的基本方法和具體方法外,還要掌握各類文物鑒定的相關知識,并在文物鑒定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吸收新的鑒定知識,以充實和提高自己的鑒定水平。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鑒定文物,是研究和復原古代人類生產!生活面貌以及社會歷史面貌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主要是運用現代科技對文物進行年代測定、成分分析鑒定和對文物史跡的調查。
有些僅用傳統(tǒng)鑒定法難于奏效,這就需要借助某些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鑒定。如在進行陶、瓷器的年代鑒定時,如遇到無紀年或無確定年代的標準器可作比較,又無文化層或窯口(已確定年代)作依據,那么就需要運用熱光的方法加以測定。又如要對透氣的產地、冶鑄工藝、礦產來源進行鑒定,這是無法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鑒定的,需采用金相分析法對其所含成分加以分析。再如要鑒定陶、瓷器的產地、真?zhèn)涡鑼μ铡⒋善鬟M行成分分析等等。迄至目前,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文物鑒定尚僅以文物的成分分析和年代測定為較常見。我們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今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鑒定文物將會越來越廣泛。
文物鑒定是一項嚴肅且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對文物鑒定者在學識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具有廣博的歷史知識、文物知識、文物鑒定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了解文物作偽的手段,掌握傳統(tǒng)的文物鑒定方法和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分析鑒定方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力求鑒定者對文物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科學地對文物作出正確鑒定。文物鑒定可以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充實自己的文化生活,并在精神上得以升華。
[1]王琦.文物鑒定基礎[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8.
[2]李麗.考古與文物研究閱[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3]廣東省文物鑒定站.文物鑒定與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