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剛
(葫蘆島市體育教學訓練中心 遼寧葫蘆島 125000)
柔道是一項對抗性的競技體育項目,在制服對手或被對手制服的同時要相應的保護好自己。受身技術是柔道的基本技術之一,是在被對手摔倒或自己倒地時,為減輕自身受到的沖擊力所采取的自我安全保護的方法。掌握不好受身技術將使運動員出現(xiàn)損傷的幾率增加,縮短其柔道的運動壽命,增加了柔道運動的危險性。為了降低基礎訓練階段柔道運動員在練習柔道時的危險性,避免在練習柔道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損傷,所以進行基礎訓練階段柔道運動員掌握受身技術的重要性研究。
受身法是一種倒地自我保護的方法,同時訓練身體結實和內(nèi)臟器官經(jīng)得起振動。柔道運動員初級階段首先要學會受身技術,才能學習和提高投技的各種摔法。學會和掌握受身之后,若被對手摔倒,也不會摔痛和摔傷身體。每次投入練習之前,不論是柔道初學者還是柔道高手,都會先要練習向前、向后、向側倒地的各種受身方法,一可當準備活動暖身;二可使身體經(jīng)得起摔撲;三在心理上敢于大膽施技摔對手。
學會并熟練的運用受身技術有利于掌握別的技術動作,在柔道訓練中要求配合練習的技術很多。只有在配合中練習好了,才能在實戰(zhàn)中形成條件反射,把熟練的投技變成得意技,再升華成絕招。在學習柔道投技時,首先得用身體去感受它的結構,發(fā)力點和發(fā)力方向,這就對受身技術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在配合隊友技術投入時,才是學習新的技術的開始。武術界一直有句名言“要想打別人,首先得學會挨打”。只有用身體真正的感受了這個技術動作,才能真正的學會并使用它。
受身動作練習本身就是一種身體訓練和倒地自我保護技巧能力訓練,使身體內(nèi)臟器官經(jīng)受得住震動。只有學會受身動作,才能在技術訓練和實戰(zhàn)訓練過程中消除怕摔傷的心理恐懼,快速提高競技水平。柔道運動員中受身技術做的好的人,其投技必精湛。
在被對手控制的情況下,主動的做技術,在技術不能成功的情況下,主動的采用前受身技術來擺脫對手的控制,然后迅速進入固技的防守狀態(tài),以達到戰(zhàn)略防守的目的。在實戰(zhàn)中熟練的運用受身技術有利于擺脫對手的控制。
在實戰(zhàn)中,對手在做摳腿、抱腿、穿腿等動作時,熟練的使用前倒地技術有利于使對手的得分技術變?yōu)闊o效技術。
在柔道運動員基礎階段的訓練中,應該重視受身技術的練習。重視受身技術不僅能幫助運動員掌握別的技術,還能迅速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使柔道運動員基礎階段的訓練中損傷率大大的降低,增加了柔道運動的安全性,增強了柔道運動員在基礎階段的訓練中的安全意識,保障了柔道運動員的競技運動壽命。在柔道運動員基礎訓練階段,損傷一般都發(fā)生在受身技術不合理的情況下,受身技術的不正確使用能減少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受身技術在柔道基礎訓練階段中非常重要,在柔道運動員基礎階段的訓練中,應該重視受身技術的練習。
初學柔道,首先要求掌握好“受身技術”。所謂“受身技術”就是指運動員無論是主動倒地或是被動倒地時,為減輕自身所受到的沖擊力所采取的自我安全保護的方法。很多柔道前輩認為,提高柔道投技的秘訣就在于掌握“受身技術”,如果沒有掌握好這種技術,不僅容易造成傷害事故,而且往往因為怕挨摔或怕摔痛而消極防守,使技術不能提高。柔道中受身技術做的好的人,其投技必精湛。所在基礎訓練階段,應注重“受身技術”的練習。
3.2.1 后受身
也叫后倒地,顧名思義就是向后的倒地動作。它分為坐墊勢后倒、半蹲勢后倒、站立勢后倒等。練習重點在于身體向后倒時,兩手臂伸直開掌排擊墊子,目視腰帶,后腦勺盡可能不碰撞墊子。對應技術有摳腿、小內(nèi)刈、大內(nèi)刈等。
3.2.2 橫受身
也叫側受身,就是以身體的側面為受力點而進行的受身,它分為半蹲勢側受身、站立勢側受身、側翻勢受身。練習重點在于(以右側為例)身體向右側倒地時,用右手先排擊墊子,以減輕倒地時的沖擊力。一般練習時以側翻式受身為主,對應技術有大內(nèi)刈、背負投、內(nèi)股等。
3.2.3 前受身
也叫前倒地,是向前做的倒地動作,以撲地為主。它分為半蹲勢前受身、站立勢前受身。練習重點在于身體向前倒地時,兩手著地的同時曲肘,抬頭勿使頭著墊子。基本用于逃脫對手使技時而進入寢技的防守姿態(tài)。
(1)坐在墊上兩手兩腿并攏伸直,然后舉腿上體,同時后倒下,兩手臂伸直開掌拍擊墊子,后腦勺盡可能不碰撞墊子,目視腰帶。
(2)蹲在墊上,兩腳跟踮起,兩臂伸直,兩手開掌,然后,向后坐倒下,臀部、腰、背依次著墊,兩臂伸直,兩手開掌拍擊墊子,后腦勺盡可能不碰撞墊子,目視腰帶。
(3)立正,兩手臂前平舉,屈腿向后坐倒下時,臀、腰、背依次著墊,兩臂伸直,開掌拍擊墊子,后腦勺盡可能不碰撞墊子,目視腰帶。
前受身為緩沖身體向前倒下重力和免使身體正面撞擊墊子,其練法如下:跪立墊子,上體向前撲倒下時兩手開掌,手指略向內(nèi),兩手掌著墊的同時屈肘,抬頭勿使頭面著墊。
在柔道練習中,身體側面倒地機會是較多的,為緩沖身體側面倒下重力,免受身體摔痛或摔傷,柔道運動員必須學會和掌握側受身方法。其練習方法如下。
蹲低側受身,右足出立半步,右足向右上一步,身體同時向右側倒下,倒下時用右手掌拍擊墊子,目視腰帶。然后,站起來向左邊做同樣的動作。
直立側受身,左足出立一步,右足向左上方踢去,屈左腿,身體同時向右側倒下,并手掌和手臂拍擊墊子。
側翻受身先要學會團身前滾翻動作。側翻受身實際上是前滾翻加側身手足拍擊墊子,使其身體著地重力分散在身體各個部分,而不是集中在身體某個部分上。其練習方法如下。
足在前,屈膝蹲下,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兩手掌撐地,兩手指略向內(nèi),伸直左腿的同時,從右肩背向左側滾翻過渡到左體側著地,左手掌和左足背拍擊墊子,右足掌著地,右肘臂護體側腰部,目視腰帶。
助跑側翻受身,屈膝蹲下側翻受身熟練后,就可進一步練助跑側翻受身。
越過障礙物側翻受身,助跑側翻受身熟練后,就可練越過障礙物側受身,可請同伴跪撲在墊上當作障礙物,開始一人,隨著熟練程度,可以逐個增加二三人。
有一些柔道運動場館因經(jīng)費不夠,使場地器材不能即時的修補更新,一些柔道運動專用墊子老化或因質(zhì)量差而變硬,致使練習受身技術時的疼痛及損傷幾率增加,讓運動員無法放心的練習。調(diào)查顯示,90%運動員認為場地器材的老化非常影響受身技術的練習。
基礎訓練階段,運動員剛接觸到受身技術,難免會因為心理懼怕疼痛而不敢練習受身技術。調(diào)查顯示,80%運動員認為在基礎階段練習受身技術時因為心理恐懼而不敢練習。
柔道運動員在基礎訓練階段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時肯定會因為身體不協(xié)調(diào),在練習受身技術時身體感覺很疼痛,所以不敢大膽的練習。調(diào)查顯示,90%運動員認為身體不協(xié)調(diào)非常影響受身技術的練習。
女運動員正常例假期間,運動員通常只做些小幅度的站立技術的練習或上肢力量的練習,以避免因身體的過度震蕩而出現(xiàn)的例假異?,F(xiàn)象。有特殊情況的將根據(jù)情況再進行安排:如賽前訓練、比賽中等。
受身法是一種倒地自我保護的方法。在柔道運動員基礎訓練階段一定要加強自我安全保護意識的教育,一定要加強和重視受身技術的練習。教練員在教授技術的同時加大受身技術的練習次數(shù),加強運動員基礎訓練階段的安全意識,以避免損傷的發(fā)生。每個柔道運動員都應該了解到受身技術的重要性,重視受身技術的練習,珍惜自己的訓練成果,珍惜自己的身心健康。
[1]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3-48.
[2]孫波.柔道術[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5:30-45.
[3]劉衛(wèi)軍.奧林匹克柔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25-50.
[4]田麥久.論運動訓練計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8: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