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清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濟南 250002)
揚州市瘦西湖隧道工程盾構機由德國海瑞克公司制造,盾構機總重達3 500 t,直徑14.93 m,分解后驅動模塊最大單件重量230 t,最寬8.6 m,在揚州段的公路運輸中需要經過邗溝橋,原橋是按汽20掛100設計載荷的標準設計,而盾構機+牽引車+平板掛車的總重達310 t,遠超邗溝橋設計荷載,為保證重車安全、順利過橋,必須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確保通過時不損害橋梁。
邗溝橋位于揚菱公路K1+124.1處,跨越邗溝橋的部分,全橋為1×13 m鋼筋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梁板,橋中線與道路中線斜交角25°,斷面為32.5 m機動車道+(8.5+5)m側分帶+2×4 m非機動車道+2×2 m人行道,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薄壁橋臺,強度比樁基橋墩差;邗溝橋總長:橋臺+跨徑+橋臺=6+12.96+6=24.96 m(見圖1)。設計荷載標準:汽20掛100。
圖1 邗溝橋橋型布置圖
傳統(tǒng)方法需要對橋梁進行加固,加固施工周期較長,成本較高,工藝復雜。如直接采取液壓平板車馱運過橋的方式,用等代載荷法計算,需要采用28軸液壓平板車才能安全通過邗溝橋最大跨徑為13 m橋梁,由于超長的平板車不適合裝載集中力貨物,為均布載荷,還要采取分載措施,又會增加車組總重。
經過分析研究后,確定了采用SPMT液壓平板車+鋼梁分載,按原橋梁設計荷載的力學模型,布置液壓平板車,通過杠桿原理將平板車的荷載降低至設計荷載后再通過橋梁,則大大降低加固成本,避免了因加固施工對橋梁造成的影響。
SPMT液壓組合掛車,德國標準制造,平板自帶動力,采用靜液壓驅動,可實現(xiàn)多模式獨立轉向,平板的結構有縱梁、邊梁和面板,剛度好;具有多輪軸、軸間串聯(lián)式獨立平衡液壓懸掛系統(tǒng),掛車的懸掛油路系統(tǒng)編成3個回路,每個回路由9個~10個懸掛油缸串聯(lián),某一個油缸的柱塞伸出時,回路內其他油缸的液壓油會補償,保持了貨臺的平衡。重載遇有橫坡時,液壓平板車可分別調節(jié)兩側的液壓系統(tǒng),達到貨臺的水平。單體掛車可進行縱橫向拼接,有較大的承載貨臺和自裝自卸能力。每個模塊具有2根軸線是自驅動,液壓平板車無需牽引車即可驅動,能進行人工控制遙控轉向,有斜行和橫向運行功能,克服了一般液壓平板車需要有轉大的轉彎半徑和通道;掛車的制動系統(tǒng),除牽引車通過氣壓操縱掛車制動外,掛車上還裝有通過手柄開關的緊急制動。
掛車每軸線設左右兩組液壓懸掛,每組懸掛有2只輪胎,最大載重36 t/軸線。SPMT20軸平板車,實際受力16軸,將全部懸掛油缸編組成3個回路的液壓系統(tǒng),3個回路所成的形心就是貨物的裝載中心,這時荷載可以均勻地分配給每個輪組。
SPMT車組模塊由6軸液壓平板車+35 m長連接梁+6軸液壓平板車組成,前后兩個6軸平板車間距為28 m,液壓板的行駛速度由平板車的動力機組提供靜液壓驅動輪軸,由馬達控制實現(xiàn)無節(jié)變速,行駛速度0 km/h~3 km/h,運行過程中對橋梁沒有沖擊作用。SMPT車組模型見圖2。
邗溝橋荷載按汽20掛100設計,跨徑為13 m。
力學模型見圖3。
用《結構力學》影響線理論計算:
兩側橋臺的支座反力為:
圖2 車組模型圖
4軸重載通過時力學模型見圖4。
1)6軸板(中間2根輪軸收起4軸落地受力)重載通過時,對兩側橋臺支座反力:
與設計荷載F=490 kN相等,橋臺安全。
2)6軸板(中間2軸收起)重載通過時,橋梁跨中應力:
圖3 標準荷載力學模型圖
圖4 4軸重載力學模型圖
實際跨中彎矩與設計荷載比較:
橋梁跨中應力小于設計值,安全。
6軸重載過橋力學模型見圖5。
1)6軸板重載通過時,對兩側橋臺支座反力:
與設計荷載F相等,橋臺安全。
2)6軸板重載通過時,橋梁跨中應力:
實際跨中彎矩與設計值比較:
橋梁跨中應力大于設計值,超載15.7%,車組通過橋梁時,對橋梁的作用力匯總見表1。
從表1中可知,6軸平板全部受力時,支反力沒有超載,但跨中彎矩超載15.7%,因此過橋時,需要收起6軸平板車中間2根輪軸。
圖5 6軸重載過橋力學模型圖
表1 車組過橋時對橋梁作用力匯總表
在研究了邗溝橋+橋臺的結構特點后,將主橋和橋臺作為一座25 m跨徑,將驅動塊放置在鋼梁上,在過橋前將驅動塊滑移至后6軸平板上,前6軸平板駛過橋梁,將驅動塊滑移至前6軸,將整體車組駛過橋梁。這個車組模型對橋梁和橋臺的作用力沒有達到超載程度,是“重件過小橋”大膽創(chuàng)新的產物。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1步:
先由12軸液壓平板車將重230 t的盾構機主驅動塊運輸至邗溝橋前,然后實施托換工藝,將驅動塊托換至SPMT車組模塊上。
第2步:
SMPT車組運行至邗溝橋前,將“驅動塊”移動至圖6位置,前液壓平板車收起中間2根輪軸后,開始上橋行駛(前6軸平板車駛過橋梁時,軸荷為25 t/軸,4軸總計100 t)。
第3步:
前6軸平板過橋后,放下中間懸空2根輪軸,變成6軸受力形式;再用驅動裝置將“驅動塊”從后6軸平板在鋼梁上滑移至前6軸平板(見圖7)。
第4步:
收起后6軸平板車中間2根輪軸,使整個車組駛過橋梁,“驅動塊”滑移至前6軸平板車時,車組整體通過橋梁(如圖8所示)。
第5步:
平板車組過橋后,將“驅動塊”再滑移至鋼梁中間(見圖9),在友誼路的直行路段,實施換板工藝,即換回12軸平板車便于駛入工地現(xiàn)場。
滑移鋼梁上“驅動塊”的目的,就是將荷載減小后的平板駛過橋梁,運輸狀態(tài)時將驅動塊放置在鋼梁中間,至邗溝橋前將驅動塊滑移靠近后6軸平板車,前平板車減載后(4軸平板)才能安全過橋,這時再將“驅動塊”從鋼梁上滑移過橋至已過橋的前平板車上,將后平板車中間2根收起后,整體車組駛過橋梁,再將驅動塊 滑移至鋼梁中間,恢復行駛狀態(tài),完成重件過橋。
圖6 前車過橋示意圖
圖7 前車過橋后驅動滑移圖
圖8 后車過橋示意圖
圖9 車組過橋后驅動塊位置示意圖
揚州瘦西湖隧道盾構機超重構件運輸過程中,在國內首次應用SPMT液壓平板車分載技術,成功通過了運輸線路上的橋梁,相比傳統(tǒng)加固方案,大大節(jié)約了運輸時間及橋梁加固成本,對今后超重構件運輸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1] 李 冰.液壓傳動工程機械牽引性能參數(shù)合理匹配條件初探[J].工程機械,1995(3):57-58.
[2] 《建筑施工手冊》編寫組.建筑施工手冊[M].第4版縮印本.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3] 周水興.路橋施工計算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