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明 徐東進 周瑞春 王永莉 周云德 鄭濤 王士同
莢滿架是江蘇揚州幫達蔬菜所最新推出的嫩綠色豇豆新品種。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莢色美觀,耐貯藏,商品性佳,經(jīng)濟效益高。在江蘇、安徽、山東、福建、海南等地推廣后,深受種植戶和消費者喜歡。
植株蔓生,長勢旺,葉中等大小、深綠色,花淡紫色,莖綠色。主蔓4~5節(jié)開花掛莢,春植播種至初收60~65天,夏植40~45天,嫩莢嫩綠色。平均莢長63.3 cm,莢寬 0.91 cm,莢厚 0.90 cm,平均單莢質(zhì)量29.1 g。種子紅色。每 667 m2平均產(chǎn)量 1 594.92 kg,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露地適宜播種期為5~7月。
①選地 宜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的壤土或砂壤土,且前茬為非豆科作物,耕翻深度 20~30 cm。
②施肥 豇豆的根瘤不發(fā)達,需要合理搭配氮磷鉀肥,以促進蔓莢生長,結(jié)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500 kg,復合肥 30~50 kg,同時撒施地蟲殺星(辛硫磷)或毒死蜱防地下害蟲。
③作畦 畦面寬90~100 cm,畦溝寬30~40 cm,畦溝深15~20 cm。
當氣溫穩(wěn)定通過15℃以上時方可播種。江蘇地區(qū)露地播種宜在5~7月,一般采用穴播,每穴放3~4粒種子,播后用細土將穴覆蓋,播種深度一般不淺于3 cm,不深于5 cm,播種過深或過淺都不利于出苗。播前澆足底水,每667 m2播種3 000穴左右,用種量 1.5~2 kg,穴距 25~30 cm。 點播后噴除草劑防雜草,有條件的覆蓋地膜,保溫保濕促出苗。如果播后溫度驟然升高,要防止幼苗灼傷。
①苗期管理 播后及時破膜引苗,堵好膜眼,在幼苗2~3片葉時去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在幼苗抽蔓前用竹竿及時搭“人”字架,架桿2.5 m以上,抽蔓以后宜在晴天下午按逆時針引蔓。
②肥水管理 開花結(jié)莢前宜控制肥水以抑制營養(yǎng)生長。開花結(jié)莢以后,要增加肥水,促進生長,以利多開花結(jié)莢。進入盛收期,要加大肥水,連續(xù)重施追肥,促進花芽分化和開花結(jié)莢??傊贩收莆涨拜p后重的原則。
③水分管理 前期控制澆水,當?shù)谝换ㄋ腴_花坐果,其后幾節(jié)花穗顯現(xiàn)時,澆足頭遍水,中下部豆莢伸長中上部花穗出現(xiàn)時,再澆第2次水,以后保持地面濕潤,在水分過多時及時排水。
④病蟲防治 豇豆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銹病等。應采取輪作、清園和藥劑防治等措施綜合防治。葉斑病在發(fā)病初期用70%百菌清(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7~10天1次,連防2~3次。銹病發(fā)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或25%敵力脫(丙環(huán)唑)乳油3 000倍液對葉面噴霧,5天后再噴1次,10天左右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主要蟲害有蚜蟲、豆莢螟、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葉螨、潛葉蠅。
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防治,防治時注意藥劑交替使用,預防產(chǎn)生抗藥性。
豆莢螟用防蟲網(wǎng)覆蓋栽培,或在豇豆開花期露水干后噴5%抑太保 (氟啶脲)乳油2 000倍液加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對著花、嫰莢、葉片進行噴霧。
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可誘殺成蟲。在發(fā)現(xiàn)害蟲為害后用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10%高效滅百可(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500倍液或生物效價2 000國際單位毒蟲靈(蘇云金桿菌)500~800倍液,對葉面進行噴霧,防治時間應盡可能在傍晚。在選擇藥劑上,可將抑太保、毒蟲靈與菊酯類如功夫、敵殺死、氯氰菊酯等混用,以提高藥效。
發(fā)現(xiàn)葉螨為害后,用20%掃螨凈(噠螨靈)乳油2 500倍液或0.9%齊螨素(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
潛葉蠅宜農(nóng)業(yè)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jié)合,在潛葉蠅為害重的地區(qū),考慮輪作、套作、及時清園。在為害初期用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或斑潛凈交替防治,防治時間掌握在成蟲羽化高峰時 8:00~12:00,效果好。
在豇豆每個花穗有2對以上花芽、肥水條件好的情況下可采收2~4根,最多8根。豆莢自開花至生理成熟需15~23天。春植豇豆商品豆莢采收以花后11~13天為宜,夏植以9~11天為宜。過老或過嫩采收都會影響產(chǎn)量,當種子顯露后,莢變松軟為過老;豆莢細小,種子未顯露時,為過嫩。采收時,不要損傷花穗上其他花蕾,更不能連花穗柄一起摘下,應該按住豆莢基部,輕輕左右扭動,然后摘下,也可在豆莢基部1 cm處折斷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