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毅 以敏 黃世鋒△
(1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普外一病區(qū) 廣西柳州 545005;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病理科 廣西南寧 530021)
1986年Rovesdi[1]等在研究腺病毒感染細胞的核抽提物與腺病毒的E2啟動子相互作用時發(fā)現了E2F家族的存在。E2F-1屬細胞周期相關轉錄因子E2F家族成員之一,參與構成細胞核和轉錄因子復合物,與調控細胞周期和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緊密的聯系。為研究E2F-1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和蛋白印跡技術對35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標本的E2F-1表達情況進行檢測,探討E2F-1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指標的關系。
1.1 標本來源 收集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普外一病區(qū)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間經病理確診的35例原發(fā)性結直腸癌手術切除標本。術中標本離體后,分別收取癌灶組織和距離癌灶邊緣5cm以上無癌浸潤的全層腸壁組織各兩塊,分別作為腫瘤組和癌旁對照組。所有癌旁對照組標本HE染色鏡下無癌浸潤。液氮中速凍10min后置于-70℃冰箱保存。
1.2 主要試劑 鼠抗人E2F-1單克隆抗體由美國Santa Cruz公司提供,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山羊抗鼠抗體、SP染色試劑盒、DAB顯色試劑盒均由北京中杉生物技術公司提供。
1.3 免疫組化 標本經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切片厚度4μm。腫瘤組和癌旁對照組均經HE染色后閱片證實。標本常規(guī)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水化,檸檬酸緩沖液pH6.1高溫高壓抗原修復2min后,10%過氧化氫和小牛血清分別作用30min。滴加稀釋的一抗(稀釋濃度為1∶200),濕盒內4℃孵育過夜,二抗和SP復合物孵育30min,每步驟間10%PBS洗片各3次,每次5 min。DAB顯色。蘇木素對比染色,梯度乙醇脫水,透明封片。PBS緩沖液代替一抗為陰性對照。
1.4 蛋白印跡 提取所有組織標本核蛋白。按照BCA法進行總蛋白定量,取50μg蛋白質樣品加入含二巰基丙醇的上樣緩沖液,煮沸變性5min后上樣,以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進行電泳分離,電泳完畢后電轉至硝酸纖維素膜,5%脫脂奶粉室溫封閉2h,1∶200鼠抗人單克隆抗體室溫孵育2h,TBST搖床洗膜3次,每次10min。加入1∶1000HRP標記的山羊抗鼠抗體室溫孵育1h,DAB試劑顯色,內參照蛋白為β-actin。
1.5 結果分析 (1)免疫組化:E2F-1表達定位于細胞核,陽性表現為棕黃色顆粒。隨機選取5個高倍視野,計數1000個細胞,根據陽性細胞所占比例分為4級:陽性細胞數0%~5%為陰性(-),陽性細胞數5%~25%為弱陽性(+),陽性細胞數25%~75%為陽性(++),陽性細胞數>75%為強陽性(+++);陽性表達率以(++)和(+++)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表示。(2)蛋白印跡:結果經凝膠圖像處理系統(tǒng)分析處理,測出目的蛋白和內參照β-actin各條帶光密度值,以目的蛋白與β-actin比值代表目的蛋白表達水平。
1.6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行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蛋白印跡結果行配對t檢驗,比較結直腸癌腫瘤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中E2F-1蛋白表達的差異,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腫瘤組與癌旁對照組 E2F-1的陽性表達情況 腫瘤組與癌旁對照組E2F-1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0.0.%(21/35)、5.7%(2/35)。腫瘤組 E2F-1陽性表達率明顯較癌旁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2 E2F-1表達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見表1。如表1顯示,E2F-1的表達情況與患者年齡、性別、分化程度及部位等因素無明顯相關性,與淋巴結轉移及TNM分期均顯著相關(P<0.05)。
表1 E2F-1表達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2.3 蛋白印跡結果 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及分析軟件進行圖像掃描和分析,分別測得E2F-1和內參照β-actin各條帶光密度值,以目的蛋白與β-actin比值代表其表達水平。腫瘤組與癌旁對照組平均表達水平分別為1.043±0.212和0.590±0.177。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腫瘤組和癌旁對照組中E2F-1蛋白表達量的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1)。
圖1 E2F-1在腫瘤組織的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情況N1、N2為腫瘤組,T1、T2為癌旁對照組
E2F-1是E2F轉錄因子家族成員之一,參與對細胞周期進展、細胞增殖和細胞凋亡的調控。近年多項研究證實,E2F-1在多種腫瘤組織或腫瘤細胞系中表達水平異常。楊志鴻等[2]研究發(fā)現E2F-1在肺癌組織中的陽性率顯著高于正常肺組織。劉向真等[3]研究證實乳腺癌組織中E2F-1的表達率達60.71%,明顯高于正常乳腺組織,提示E2F-1與乳腺癌存在相關。伍宏彪等[4]的研究結果也提示E2F-1在早期胃癌中高表達,晚期胃癌的進展可能與E2F-1表達降低有關。我們通過試驗發(fā)現,結直腸腫瘤組織中E2F-1的陽性表達率為60.0.%(21/35),明顯高于癌旁對照組,而且E2F-1的表達異常不僅僅是陽性細胞數目的變化,其蛋白表達量亦顯著增加。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單因素分析結果表明,E2F-1與淋巴結轉移及TNM分期具有相關性。這一結果與楊建華等[5]的實驗結果基本相近,提示E2F-1的表達水平上調與結直腸癌的進展和預后相關。
尹永碩等[6]利用RNA干擾技術下調胃癌細胞中E2F-1的表達水平,導致胃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能力明顯降低。E2F-1的功能是通過直接或間接對眾多下游靶基因的調控而實現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E2F-1表達水平的變化最終將表現為其靶基因的表達水平變化,而腫瘤細胞生物學特性的變化則是這些靶基因表達變化的綜合體現。深入研究E2F-1與靶基因的聯系,將有利于理解其生物學功能。
[1] Kovesdi I,Reichel R,Nevins JR.Identification of a cellular transcription factor involved in E1Atrans-activation[J].Cell.1986,25;45(2):219-228.
[2] 楊志鴻,阮永華,金克煒等.E2F-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1(24):4828-4830.
[3] 劉向真,王如美.乳腺癌組織中E2F-1和Skp2的表達及意義[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2,20(11):2286-2288.
[4] 伍宏彪,張鵬,李小強,等.胃癌組織中c-met、e2f-1和Ki-67的表達[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29(12):1482-1486.
[5] 楊建華,孫冬霞,王蕾等.大腸癌中核轉錄因子E2F-1及細胞周期因子D1的表達及意義[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9):5068-5070.
[6] 尹永碩,肖強,謝玉波,等.轉錄因子E2F-1siRNA對胃癌MGC803細胞體外侵襲及增殖能力的影響[J].癌癥,2008,(9).21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