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如,顧 鋼,張 瀛*
(1.福建省煙草公司三明市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1;2.福建省煙草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州 350003)
煙草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tobacco)是由茄科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種世界性重大病害,在我國南方煙區(qū)嚴重發(fā)生,屬具有毀滅性的危險性病害之一,一般發(fā)病率 10%~30%,重者甚至全田枯死,成為影響煙草產(chǎn)質(zhì)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近些年煙草青枯病有向北方煙區(qū)蔓延的趨勢,北方少數(shù)煙區(qū),如山東已有該病的報道。從目前國內(nèi)的品種布局上看,感病或弱抗性品種的種植情況尚存普遍[1],抗病品種連作后也存在明顯的抗性衰退問題[2]。因此,開展煙草青枯病防治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王金文[3]曾報道農(nóng)用鏈霉素溶液澆灌煙株可以推延青枯病的發(fā)病,但長期單一使用會導致該藥劑逐漸失去防治效果,出現(xiàn)效果差的現(xiàn)象[4-5]。后來出現(xiàn)了青枯靈等新型藥劑,其藥效優(yōu)于72%農(nóng)用鏈霉素[6],但這些化學制劑僅能預防而無治療作用。趙志峰等[7]研究了K系抑菌劑(類似氨基多糖)對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實驗室內(nèi)的抑制率顯著高于同濃度的農(nóng)用鏈霉素,但還需進一步開展大田試驗來驗證其田間的防治效果。
本研究收集國內(nèi)常用的抗生素和化學藥劑,通過室內(nèi)毒力測定試驗、內(nèi)吸防病能力測定試驗以及田間藥效比對試驗,旨在找出較佳的藥劑和使用方法,作為防治煙草青枯病的技術儲備。
(1)20%噻菌茂可濕性粉劑(青枯靈):溫州鹿城植保化學有限公司;
(2)53.8%氫氧化銅干懸浮劑(可殺得):美國杜邦公司;
(3)77%氫氧化銅懸浮劑(潤博勝):東方潤博農(nóng)化(山東)有限公司;
(4)40%琥銅?甲霜?乙鋁可濕性粉劑(細菌快獵克):中美合資濰坊萬盛生物農(nóng)藥有限公司;
(5)90%鏈?土霉素:石家莊三農(nóng)化工有限公司;
(6)98%金霉素:福州抗菌素有限公司;
(7)72%農(nóng)用鏈霉素(1000萬單位):重慶永川農(nóng)藥廠;
(8)硫酸鏈霉素(100萬單位):山東魯抗舍里樂藥業(yè)有限公司;
(9)99%硫酸銅:上海實驗試劑有限公司;
(10)99%醋酸銅:上海實驗試劑有限公司;
(11)0.5%六倍量式波爾多液。
從福建省寧化縣安樂鄉(xiāng)發(fā)生青枯病的烤煙翠碧1號上,采樣分離到101個菌株,并采用一套鑒別寄主作致病力測定。101個菌株均為I型菌系[2],所獲菌種保存于20 ℃下的無菌水里備用。
用無菌水配制不同濃度的藥液備用(表1)。
用微量加樣器吸取108 cfu/mL的細菌懸液0.1 mL至9 cm直徑的培養(yǎng)皿上,倒入冷卻溶化的PSA培養(yǎng)基,與細菌懸液充分混均凝固。用打孔器將濾紙打成6mm直徑的濾片,分別浸入表1所列藥劑的藥液里,移到平板上,每處理3皿,每皿3片。將培養(yǎng)皿置于28 ℃恒溫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36 h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抑菌圈直徑,計算各處理的加權平均數(shù)。
試驗設6個處理,(1)金霉素200單位;(2)鏈?土霉素200單位;(3)鏈霉素200單位;(4)潤博勝800倍液;(5)青枯靈500倍液;(6)清水對照。分別取每種藥液120 mL倒入150 mL三角瓶里,將6~7葉期的煙株植入盛有不同藥液的三角瓶里,每處理6株,每瓶2株,以清水為對照。接著用沾菌液的剪刀對不同處理的煙草作剪葉接種,然后置于28 ℃下的人工氣候箱里,10 d后檢查各處理的病情,以葉片為單位進行病情分級。分級標準如下。
0級:葉片正常,剪口無??;
Ⅰ級:葉片剪口處失綠或變黃,擴展不到葉片的1/4;
Ⅱ級:病斑沿葉脈或葉肉擴展及葉片的1/3;
Ⅲ級:病斑沿葉脈或葉肉擴展及葉片的2/3以上,葉片大部分失綠或變黃;
Ⅳ級:整張葉片凋萎。
2009年在福建省尤溪縣洋中鎮(zhèn)梅峰村進行試驗,設10個藥劑處理(表3),每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qū)40株。供試煙草為感病品種翠碧1號,1月15日移栽,從開始發(fā)病的5月11日起,每隔7 d擇晴施藥,連續(xù)3次,從煙株的莖基部定量澆灌藥液150 mL(復配藥劑隨配隨用);然后每隔10 d調(diào)查1次病情,直至煙葉采收結束。病情分級標準參照方樹民等的方法[8]。
相對防效= [(對照藥后病指-對照藥前病指)-(處理藥后病指-處理藥前病指)]/(對照藥后病指-對照藥前病指)×100%。
14種藥劑的室內(nèi)抑菌能力從抑菌圈的大小可以明顯地分為3類,反映出不同藥物抑菌能力的強弱。第1類:抗生素類,其抑菌能力最強;第2類:抗生素與銅制劑混配劑,其抑菌能力次之;第3類:銅制劑,其抑菌能力最差(表1)。
硫酸鏈霉素、98%金霉素和90%鏈?土霉素200單位的抑菌圈直徑分別達26.2、11.5和11.2mm;抗生素與銅制劑復配劑中,鏈?銅復配Ⅰ、鏈?銅復配Ⅱ、金?銅復配和鏈?土?銅復配的抑菌圈直徑分別為25.7、23.5、10.8和9.7mm;銅制劑中53.8%氫氧化銅1000倍液、40%琥銅?甲霜?乙鋁800倍液、77%氫氧化銅800倍液、20%噻菌茂500倍液、99%醋酸銅1000倍液、99%硫酸銅1000倍液和0.5%的6倍量波爾多液原液的抑菌圈直徑分別為8.0、8.5、8.0、6.8、7.3、6.1和6.5mm。
表1 不同藥劑對煙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徑)Table 1 Inhibition of various bactericides on R.solanacearum
5種藥液被煙草的根吸收后向上傳導,對青枯病有明顯的防治效果,不同藥劑之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表2)??股仡愔?98%金霉素、90%鏈?土霉素的200單位、硫酸鏈霉素200單位防效分別達100%、97.2%和50%,差異顯著;銅制劑中77%氫氧化銅800倍液和20%噻菌茂500倍液,防效分別為48.3%和43.3%,但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以上可以看出,抗生素與化學制劑之間在內(nèi)吸傳導殺菌能力方面的差異,體現(xiàn)出抗生素在殺菌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
表2 煙草根吸收不同藥液后對從葉片剪口侵染的青枯病防治效果Table 2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bactericides through root absorption to prevent the bacterial wilt caused by leaf-cutting of tobacco leaves
參試的9種藥劑從始病期起連續(xù)施藥3次的結果看出(表3),第1次施藥后10 d,不同藥劑顯示出明顯的藥效差異。鏈?銅復配II、鏈?土?銅復配和 0.5%六倍量式波爾多液的防效分別為 100%、75%和62.5%;40%琥銅?甲霜?乙鋁、鏈?銅復配Ⅰ和20%噻菌茂WP的防效為37.8%、33.3%和37.8%;72%農(nóng)用鏈霉素、金?銅復配和77%氫氧化銅的防效則為0%和2.2%。
施藥后30 d,除鏈?土?銅復配、0.5%6倍量式波爾多液和20%噻菌茂尚有微量的防效外,其余各處理均已無防治效果,病情指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72%鏈霉素200單位,77%氫氧化銅800倍液和金?銅復配:98%金霉素200單位與99%醋酸銅 1000倍液等 5個處理發(fā)病較重,病情指數(shù)為28.5~25.7,均高于對照,增加了16.4%~15.2%;20%噻菌茂500倍液、鏈?土?銅復配劑、99%醋酸銅1000倍液和 0.5%六倍量式波爾多液等 3個處理發(fā)病略輕,病情指數(shù)為 24.3~23.2,與對照相比,下降了0.4%~5.3%。然而,在防治效果方面,不同藥劑處理均表現(xiàn)出無或微小的防治效果;參試藥劑與對照之間無顯著差異,體外抑菌活性與田間藥效之間也看不出相關性(r= 0.3347)。此時抗生素類已無法體現(xiàn)室內(nèi)抑菌能力和傳導內(nèi)吸抑菌能力的優(yōu)勢,該現(xiàn)象說明抗生素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混合使用,其抗病的持效期均不超過30 d。
表3 9種藥劑對煙草青枯病的田間防治效果Table 3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nine bactericides on bacterial wilt of tobacco
煙草青枯病菌可以存活于煙田土壤當中,但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上的土層[9],從寄主根部傷口或自然孔口侵入,造成煙株萎蔫甚至枯死。施藥的目的就是利用藥液濕潤根及根圍土壤,形成局部空間藥物屏障,達到抑制或殺滅病原細菌的目的,降低侵染率的目的,推遲田間發(fā)病時間或減輕發(fā)病后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抗菌素類以其易被植物吸收而發(fā)生抑菌的作用,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稀釋或施用后又極易降解失效[10-11],施用期間福建省的溫度已接近25 ℃,對鏈霉素等的穩(wěn)定性影響相對大,偏酸性的土壤(福建土壤pH值4.6~7.5,酸性土壤占82.1%)又促使鏈霉素等快速水解[12]。本試驗中鏈霉素單獨或與土霉素混合室內(nèi)抑菌能力測定試驗均對青枯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施用于土壤大環(huán)境中,則很快失去抑病作用的現(xiàn)象,就可以十分明確地說明抗生素快速降解失效的過程。生產(chǎn)上長期使用抗生素極易促使病菌產(chǎn)生抗藥性,一旦出現(xiàn)耐藥性菌系,病菌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在寄主體內(nèi)擴展,就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抗生素之一鏈霉素,作者調(diào)查了在流行年份施藥田塊與未施藥田塊之間就毫無明顯的差別,輔以本試驗中鏈霉素單獨使用無田間防效的結果,或許就在形式上佐證了這一點。由于耕作制度與勞動觀念的改變,農(nóng)家肥使用量的減少,土壤中有機質(zhì)逐漸減少,同時南方土壤偏酸,導致鏈霉素的吸附量增加,這也是鏈霉素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所在。
田間條件下,抗生素的消解速率雖然明顯低于實驗室條件下的消解速率,但金霉素和土霉素在使用后10 d幾乎降解失效,30 d后已無法檢測到[13-14],這與本試驗中所使用的金霉素和土霉素雖有較強的體外抑菌作用和內(nèi)吸傳導防病作用,但無法在生產(chǎn)上使用的結果相互印證。銅制劑中的銅離子對細菌有很強的觸殺作用,已廣泛用于細菌性葉斑病的防治,且持效期較長,但其弱點是難以被植物吸收進入體內(nèi),本試驗中,如氫氧化銅田間單獨使用的效果也足以說明這一點。
抗生素與銅制劑這兩種制劑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若能取長補短,或許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鏈霉素+氫氧化銅和鏈霉素+土霉素+醋酸銅混用雖然僅能控病10 d,但也足以說明抗生素與化學制劑混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考慮到雨水的沖刷、淋失和稀釋作用以及土壤凈化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等方面的因素,如何有機結合增強抗生素的殺菌效能是當今或?qū)碛兴黄频难芯筷P鍵之一。
(1)本試驗中所使用的抗菌素顯示出很強的抑菌活性和內(nèi)吸防病能力,但田間防治效果不理想,說明生產(chǎn)上單獨使用抗生素是難以起到控制煙草青枯病的作用,然而混用銅制劑后,短期內(nèi)(10 d),鏈?銅復配II(硫酸鏈霉素200單位+53.8%氫氧化銅 1000倍液)的防效尚可達 100%,90%鏈?土霉素+99%醋酸銅的防效也可達75.0%,可以起到控制病害的目的。雖然30 d后的防治效果急劇下降甚至出現(xiàn)負效應,但他們的效果均略高于鏈霉素、氫氧化銅單獨使用的效果,說明抗生素的使用過程中可以添加Cu2+來達到增效的作用。
(2)農(nóng)業(yè)措施改善土壤環(huán)境,提高藥效。增加有機質(zhì)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的環(huán)境,減少土壤對鏈霉素的吸附;同時針對南方土壤偏酸的特點,適當增加土壤中的Ca2+濃度也可以減少鏈霉素的吸附,提高鏈霉素的使用效果。
(3)局部施藥僅限于對少數(shù)病菌的抑制或殺滅,并未完全影響土壤中病原菌種群的數(shù)量,青枯菌仍可以快速繁殖并不斷地對寄主再侵染。Cu2+的存在可以起到“表面”殺菌的作用,同時充足的銅還可以提高煙株的抗旱和抗霜凍能力,說明生產(chǎn)上在使用抗生素時,若配合使用銅制劑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fā)展,這與石硫合劑防治煙草青枯病的報道相吻合[15],但混合使用的比例尚需做更深入的研究。
(4)被吸收進入寄主體內(nèi)的抗生素雖然能在短期內(nèi)抑制病菌的繁殖,但快速降解的致命弱點,卻影響了其控病的效果。這一問題可以延伸出,如何延緩抗生素的降解過程,延長其在植物體內(nèi)或環(huán)境中的殺菌作用等問題,研制具有延緩降解和增加防效的抗生素混劑值得植物保護學者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5)金霉素和土霉素雖然有較強的體外抑菌作用和內(nèi)吸傳導防病作用,但由于其降解過程幾乎在使用后10 d就已經(jīng)完畢,使用30 d后就完全降解至檢測痕量以下,無法檢測到。因此,目前在快速降解問題尚無突破性進展的情形下,無在生產(chǎn)過程中推廣應用價值。
[1]顧鋼,紀成燦,方樹民,等.煙草主栽品種對青枯病抗性反應[J].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2,17(2):130-133.
[2]方樹民,顧鋼,紀成燦,等.煙草青枯菌致病型及分布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02,8(3):40-43.
[3]王金文.煙草青枯病藥劑防治試驗[J].中國煙草,1989(4):12-14.
[4]顧鋼,賴榮泉,張紹升,等.防治煙草青枯病殺菌劑篩選[J].農(nóng)業(yè)科技,2009(12):28-31.
[5]熊旭光.不同殺菌劑防治煙草青枯病的對比試驗[EB].[2010-8-3]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tut orial/farming/20108/20108375948_422070.shtm.
[6]孔凡玉,盧平,許水鋒,等.20%青枯靈可濕性粉劑防治煙草青枯病藥效試驗初報[J].中國煙草科學 ,2000(4):36-37.
[7]趙志峰,楊梅林,羅正友,等.新型抑菌劑 K系對煙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研究(Ⅰ)[J].中國煙草學報,2012,18(1):64-71.
[8]方樹民,陳劍芳,顧鋼,等.煙草品種抗青枯病鑒定中相關因素分析[J].植物保護學報,2001,28(2):121-128.
[9]田中行久.タバコ立枯病の品種抵抗性[J].植物防疫[日本],1978,32(5):37-41.
[10]陳雪英,張青.青、鏈霉素稀釋后放置時間的探討[J].海峽藥學,1994,6(2):32-31
[11]劉偉,王慧,陳小軍,等.抗生素在環(huán)境中降解的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9,30(3):89-94
[12]劉鴻琴,何毅民,王樹東,等.對青、鏈霉素溶液穩(wěn)定性的初步考察[J].藥學通報,1984,19(4):31-33
[13]高原,關連珠,宋丹,等.外源金霉素在土壤中的殘留特點及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8(10):42-44.
[14]普錦成,章明奎.泰樂菌素和土霉素在農(nóng)業(yè)土壤中的消解和運移[J].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報,2009,17(5):954-959.
[15]江忠明,張玉瑞,顧鋼.石硫合劑防治煙草青枯病初探[J].煙草科技,200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