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濤
(浙江省德清縣第三人民醫(yī)院,浙江 湖州 313201)
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最后階段,我國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已成為主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心肌肌鈣蛋白T(cTnT)是一種反映心肌損傷的高度敏感,高度特異的血清學指標[2-3]。B型尿鈉肽(BNP)是一種由心室肌細胞分泌的多肽類激素,在心室負荷增重和室壁壓力增高時增加,測定血漿BNP濃度對反應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4-5]?,F對我院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的血漿BNP濃度和血清cTnT進行檢測,為心力衰竭的預后評價提供重要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間收治的心力衰竭(HF)患者120例為患者組,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48~89歲;所有患者按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標準進行分級,心臟功能分為Ⅱ~Ⅳ級,其中Ⅱ級42例,Ⅲ級47例,Ⅳ級31例;其中病因為冠心病45例,高血壓心臟病37例,擴張型心肌病28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8例,先天性心臟病2例。另選取健康對照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5-68歲;均經檢測排出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者。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受試者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5 mL,其中2 mL裝入普通試管,離心分離血清進行血清cTnT測定;另外3 mL置于抗凝試管中,離心分離血漿,測定BNP濃度。cTnT測定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BNP水平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同時第3天用二維超聲心動診斷儀測定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對照組體檢當天完成上述各項指標檢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規(guī)標準的心力衰竭治療,并在出院時復查以上各項指標,跟蹤隨訪,隨訪時間2~16個月。隨訪終點為因心衰惡化死亡或再次住院。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所有級別的HF患者的血清cTnT和血漿BNP濃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心功能級別越高,cTnT和BNP濃度越高,即心功能越差其濃度越高(P<0.01)。而隨著心功能越差,LVEF水平越低,BNP濃度越高,可見LVEF水平與心功能呈良好的正相關,與BNP呈良好的負相關。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TnT、血漿BNP和LVEF水平比較
表2 不同級別心衰患者治療前后cTnT、BNP水平比較()
表2 不同級別心衰患者治療前后cTnT、BNP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1。
心功能Ⅱ級(n=42)心功能Ⅲ級(n=47)心功能Ⅳ級(n=31)0.05 ±0.030.29 ±0.030.48 ± 0.050.01 ±0.008*0.04 ±0.01*0.06 ± 0.01*78.50 ±14.05*157.60 ±17.72*349.60 ±46.03*264.00 ± 34.01459.00 ± 44.22987.00 ± 138.80
在隨訪期間,失訪3例,未發(fā)生心臟事件者79例,發(fā)生心臟事件者38例,其中心衰死亡9例,因心衰惡化再次入院者29例。分析心臟事件再發(fā)生情況與出院時cTnT和BNP水平的關系發(fā)現,發(fā)生心臟事件患者出院時的cTnT和BNP水平均明顯高于未發(fā)生心臟事件的患者(P<0.01)。故出院時cTnT和BNP的水平與隨后發(fā)生的心臟事件的危險性有關。結果見表3。
表3 未發(fā)生心臟事件組和發(fā)生心臟事件組患者出院時cTnT和BNP水平比較()
表3 未發(fā)生心臟事件組和發(fā)生心臟事件組患者出院時cTnT和BNP水平比較()
注:與未發(fā)生心臟事件比較,*P<0.01。
組別未發(fā)生心臟事件者(n=79)發(fā)生心臟事件者(n=38)BNP(ng/L)456 ±47.02869 ±120.9*cTnT(μg/L)0.05 ± 0.010.14 ± 0.05*
BNP是由心室肌細胞合成的多肽激素,正常人的BNP水平很低且非常穩(wěn)定,當心室負荷增加和/或室壁張力增高時便會刺激其分泌,BNP具有舒張血管,利尿利鈉等作用,有助于調節(jié)心臟功能。近年來研究發(fā)現,BNP可作為心力衰竭診斷、治療、預后評價的指標[6]。另外有研究發(fā)現,心功能不全不僅使BNP增高,也可使cTnT水平升高,cTnT也可作為HF預后的評價指標[7]。cTnT是肌鈣蛋白復合物的T亞單位,主要參與肌肉收縮過程中鈣的調節(jié)。正常人的cTnT主要以結合形式存在于肌原纖維細絲中,僅2%~5%的cTnT以游離形式存在。心肌細胞受損時會首先釋放胞漿內游離的cTnT,隨著損傷加重,結合狀態(tài)的cTnT也會被釋放入血,從而導致血清中cTnT濃度升高[8]。
本試驗通過檢測120例不同心功能分級的心衰患者和30例正常對照組血漿BNP和血清cTnT水平,結果與國內文獻報道相似[9-10],且治療后患者cTnT和BNP水平與隨后發(fā)生的心臟事件危險性有關。
綜上所述,血清cTnT和血漿BNP水平在HF患者中明顯升高,且心功能越差,其濃度越高,心臟事件再發(fā)生的概率也越高,cTnT和BNP檢測對HF病情和預后的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
[1]鐘麗華.B型利鈉肽測定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臨床意義[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19(2):86.
[2]曾愛輝,譚茗月.肌鈣蛋白T與慢性心力衰竭的關系[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32(3):371-373.
[3]李守霞,趙素斌,楊建英.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鈣蛋白T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動態(tài)變化及預后價值[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7,7(1):69-71.
[4]劉 敏.血漿腦鈉肽濃度對心力衰竭患者評價預后的臨床觀察[J].臨床研究,2009,47(2):65 -66.
[5]邱曉燕.血漿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診斷、病情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1):1299-1300.
[6]邵紅霞,楊達性,秦廣芳.BNP判斷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及其預后的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1,22(20):27 -28.
[7]劉 穎.肌鈣蛋白T測定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和預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11):54 -55.
[8]劉路平,謝曉林,林 玎 .聯合 cTnT、hs-CRP、NT-ProBNP測定對心力衰竭的診斷及預后判斷的意義[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1,11(1):40-42.
[9]劉小花,胡昌盛,季乃軍,等.參附注射液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0,1(3):12-13.
[10]李守霞,楊建英,趙素斌.肌鈣蛋白和B型鈉尿肽聯合檢測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及危險分層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18(9):12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