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麗 楊光喜 李祖英
王姣麗:女,大專,主管護師
手術對患者的心理影響較大,面對未知的治療結果和疼痛,患者會產(chǎn)生焦慮、緊張情緒,這勢必會影響到患者的麻醉和手術安全。尤其是一些婦科手術患者擔心術后的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家庭生活受到影響,心理壓力巨大[1]。為此,我們對進行門診手術的60 例婦科患者加強認知和心理干預,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2年4月進行門診手術的120 例婦科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正常的思維和語言,無精神障礙,排除合并有心、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嚴重疾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 例,觀察組年齡18~42 歲,平均(28.4 ±3.2)歲。其中取環(huán)術14 例,人工流產(chǎn)術13 例,輸卵管通水術12 例,安環(huán)術12 例,清宮術6 例,擴宮術3 例。對照組年齡18~45 歲,平均(29.2 ±4.5)歲。其中取環(huán)術13 例,人工流產(chǎn)術13 例,輸卵管通水術12 例,安環(huán)術12 例,清宮術7 例,擴宮術3 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圍術期由正規(guī)訓練的1 名心理醫(yī)師和2 名經(jīng)培訓合格的護師加強認知和心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認知干預 通過評估患者個人經(jīng)歷時會出現(xiàn)的情緒波動、病史、個人重大生活事件及患者對此采取的應對方式等內容,了解患者的負性心理狀態(tài)和對手術的認知程度。根據(jù)患者不同心理狀態(tài)指出其存在的錯誤認知,幫助患者分析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及危害性,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預后、可能存在的風險及預防措施,重復強調手術后不會影響夫妻生活,使患者充分理解手術,打消顧慮,消除緊張、恐懼心理,提高其對手術治療的依從性[2]。
1.2.2 心理干預 (1)術前主動關心患者,以親切而禮貌的語言與其交談,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運用溝通技巧,通過真誠友善的交談,建立良好的醫(yī)護關系。采用鼓勵、解釋、保證、情緒轉移等方法給予心理支持,教會患者行為控制技術(放松、深呼吸、咳嗽練習能有效地對抗焦慮,示范法可有效對抗術前恐懼)。(2)術中多采用非語言溝通,如握手、微笑、眼神等,給患者以支持和鼓勵[3],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3)術后關心患者,鼓勵患者表達手術創(chuàng)傷對自己的影響,耐心傾聽其敘述,并給予指導,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解決患者的實際要求。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術后疼痛、不良反應及護理質量滿意度。(1)心理變化。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價[4],兩個量表均有20 個條目,采用1~4 分4 級評分法,總分×1.25取整數(shù)部分即得標準分。SDS<50 分為無抑郁;50~59 分為輕度抑郁;60~69 分為中度抑郁;≥70 分為重度抑郁;SAS 評分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為重度焦慮。(2)術后疼痛的評定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5],0 分為無痛,1~4 分為輕度疼痛,5~6 分為中度疼痛,7~9 分為重度疼痛,10 分為劇痛。對兩組患者均采用電話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隨訪,兩組患者均獲得隨訪,以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指導。完成填表。統(tǒng)計術后12,24 h 的VAS 評分。(3)護理質量的滿意率由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量表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重復測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 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 評分比較(分,)
注: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AS 與SDS 評分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均低于對照組(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護理前 護理后SDS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60 43.43±8.79 40.78±10.07 48.58±10.34 47.46±8.55觀察組 60 43.87±8.81 38.53±10.12 48.42±10.51 42.17±9.96
2.2 兩組患者術后12,24 h VAS 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12,24 h VA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術后12,24 h VAS 評分比較(分,)
注: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12,24 h VAS 評分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均低于對照組(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12 h 術后24 h對照組觀察組60 60 3.56 ±1.21 1.82 ±0.56 1.57 ±0.45 0.35 ±0.13
2.3 兩組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手術對于患者而言,既能解決病痛,又是創(chuàng)傷的經(jīng)歷,對患者的心理應激強烈,常表現(xiàn)為孤獨、多疑、恐懼及自尊感低下等。婦科門診手術大多涉及患者的隱私,一些患者害怕手術會使自己喪失生育能力,一些患者未婚先孕較為害羞和自卑,心理問題更為突出,同時就診和手術準備過程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易發(fā)生復雜的心理反應,甚至發(fā)生病情突變。因此,采用必要的護理手段解除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患者的預見性不安,保持一個平穩(wěn)的情緒,心情愉快地接受手術治療,對提高手術療效,確保手術安全十分必要。
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向患者提供改善行為、知識的技術服務,影響或改變患者的感覺、認識、情緒、行為等,調節(jié)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適應方式,可緩解患者相關的負性心理,擺脫消極觀念,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和自尊水平,以減輕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種緊張因素、消極情緒和異常行為[6]。認知干預于1976年美國心理學家Beck 首次提出,是醫(yī)護人員在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醫(yī)患關系的基礎上,通過認知行為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適應方式[7]。本研究對60 例婦科門診患者采用認知、心理干預,通過全程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情緒、術后VAS 評分、嘔吐、惡心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質量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通過認知、心理干預消除了患者因手術和陌生環(huán)境帶來的緊張情緒,增進了醫(yī)患交流,加強雙方的理解互信,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其完成角色轉換,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加強術中遵醫(yī)行為,降低麻醉風險,確?;颊咴谑中g中的安全[8]。綜上所述,認知、心理干預可以改善婦科門診手術患者的不良認知,提高心理防御水平,減輕術后疼痛,值得推廣應用。
[1]王小妹.婦科門診病人的心理護理[J].家庭護士,2007,5(2B):32-34.
[2]林愛英,彭少萍,劉 芬,等.協(xié)作式術前訪視在婦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12):35-37.
[3]馬軍霞,武艷霜,雷星平,等.全程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28):3366-3369.
[4]羅雯霏.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不良情緒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5):9-10.
[5]徐 勇,程耀南,周 長.針刺及刺血拔罐治療中老年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1,9(3):186-187.
[6]王 敏.婦科門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11,25(5B):1273-1274.
[7]張貴敏.新的認知行為療法在焦慮、抑郁障礙孕婦中應用效果的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9):838-840.
[8]么 冉,趙 艷,陳永杰.心理干預在婦科術前病人心理護理的效果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16(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