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奇標
(湖南省攸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300)
護理干預在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及探討
溫奇標
(湖南省攸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300)
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我院自2009年9月起開展了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干預護理,選取干預護理實施前3年內收治的67例患者組成A組,選取干預護理實施后收治的69例患者組成B組,比較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實施干預護理的B組患者其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A組患者(P<0.05)。結論 給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實施有效的干預護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糖尿??;冠心??;護理干預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臨床研究證實,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因素均是導致冠心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1],因此也可說明糖尿病是引起患者發(fā)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近年來伴隨著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使得有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死亡,因此,給予患者實施合理有效的救治及干預護理措施便顯得極為重要了。我院在近期內對69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實施了系統(tǒng)的干預護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9年9月起開始實施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干預護理,擇取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間收拾的136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為此次臨床探析的對象,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及冠心病的相關診斷依據。入選患者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平均年齡57.8歲、平均病程5.7年;患者入院體檢發(fā)現存在急性并發(fā)癥的有121例,其中泌尿感染11例、心律失常7例、心功能不全47例、呼吸道感染51例、壞疽5例;所有患者入院時平均舒張壓為(167±32)mmHg、平均收縮壓為(97±30)mmHg、血糖濃度為(21.9±17.63)mmol/L。按干預開始的實施與否,將患者分為A(67例)、B(69例)兩組,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A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給予B組患者實施干預護理。筆者也就干預護理的實施進行了如下總結。
1.2.1 一般護理
主要包括3個方面:①病情的監(jiān)測,患者入院后應對其心率、心律及血壓等實施嚴密的監(jiān)測,同時監(jiān)測患者是否存在胸悶、心慌、憋氣等臨床表現。②輸液護理,本組69例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而老年患者多存在心功能障礙,因此為防止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應嚴格把握輸液的速度。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疾病的因素,輸液時應選用生理鹽水,而冠心病患者又會因血鈉過量而誘發(fā)心力衰竭,因此應嚴格把握輸液液體的種類。③藥物護理,臨床醫(yī)護人員應熟知糖尿病、冠心病的常用藥物,并掌握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物不良反應等。此外在對患者實施胰島素治療時,應嚴格把握注射劑量、注射部位及注射時間等,避免患者發(fā)生低血糖癥狀。
1.2.2 心理護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多數伴有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的心理情緒,而這些負面的情緒會引起患者的血糖不穩(wěn),從而誘發(fā)冠狀動脈痙攣,進而引起患者疾病病情的惡化[2]。因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向其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并鼓勵患者,幫助其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1.2.3 生活護理
生活干預護理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是至關重要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3]:①飲食護理是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患者應定時、定量進餐,同時飲食應嚴格按照三低兩高(即低鹽、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纖維)進行,此外還需囑患者戒煙戒酒、忌食用甜食及刺激性食物。②環(huán)境護理,安排患者入住干凈、整潔、安靜的病房,并告知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運動。③排便護理,糖尿病患者過高的血糖濃度會損害植物神經,因此會導致其胃腸的蠕動能力降低,從而導致患者便秘;此外患者代謝紊亂也會導致腹肌及會陰肌的張力下降,從而導致患者便秘。因此對于便秘的患者首先應積極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同時指導患者避免蹲廁,以防止腹部壓力的減少。此外對于高齡患者及行動不便的患者應盡量在床邊或床上排便。
1.2.4 病情護理
病情護理主要是針對患者在治療期間所出現的并發(fā)癥進行的護理措施,筆者也就常見疾病的護理進行了如下總結:①心肌缺血的護理,患者臨床癥狀不典型,僅少數患者會出現心煩、腹痛、惡心、氣短及呼吸困難等,因此當患者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時應考慮患者發(fā)生了心肌缺血[4]。此時應停止患者的活動,給予患者絕對的臥床休息,并遵照醫(yī)囑給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對于需要靜脈給藥的患者,應注意控制滴速<10滴/min。②心力衰竭的護理,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因素較多,如感染、勞累、便秘、血糖變化等。對于該類患者的護理主要包括輸液速度、輸液液體種類2種,護理人員在患者輸液過程中應嚴密監(jiān)測緩和的血糖情況、電解質情況等,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③低血糖的護理,低血糖時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當患者發(fā)生低血糖后,極易引起患者產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并發(fā)癥,更有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護理人員應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變化,以便早發(fā)現、早治療,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可給予葡萄糖的靜脈注射治療。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2.5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干預護理的B組患者其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A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表示A、B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情況[n(%)]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飲食結構的調整,使得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出來逐年遞增的趨勢。有研究顯示,在發(fā)達國家,該種疾病的發(fā)生率大約在8%左右,在我國也有3%左右,且其發(fā)病率也是逐年遞增[5]。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且糖尿病患者約有75%的患者是因冠心病而導致死亡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由于其心肌的微血管、心臟自主神經的功能機結構均發(fā)生了改變,同時患者代謝紊亂,這就導致了患者的臨床表現極為復雜,也極易產生加多的并發(fā)癥,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糖、心肌梗死等,因此臨床醫(yī)護人員在接診這類患者時應給予高度重視。筆者根據該種疾病的特點,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了臨床干預護理,其護理內容主要包括:在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濃度的同時監(jiān)測患者冠心病的發(fā)生,從生活、心理、飲食、藥物、輸液等方面著手,進行以預防為主的綜合性干預護理措施,從而達到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干預護理的B組患者其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優(yōu)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A組患者(P<0.05)。因此筆者認為,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陸偉榮,張玉榮,王曉薇.肥胖與血糖、血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關系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5):93-94.
[2] 周迎生,遲家敏,譚淑君,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臨床特點的回顧性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1,17(1):34.
[3] 魏榮,呂燕,韓梅.冠心病病人合并糖尿病血脂異常的臨床分析和護理干預[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9,21(2):12-13.
[4] Stevenp M,David MS.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M].張代富,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394-417.
[5] 陳春銀,向秀,周潔麗.綜合治療糖尿病并發(fā)冠心病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當代護士,2008,2(11):13-15.
R473.5
B
1671-8194(2013)24-0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