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蓉(溫州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浙江溫州 325000)
《呼蘭河傳》是蕭紅“鄉(xiāng)土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短暫人生的最后一首絕唱。蕭紅的一生都是孤獨和寂寞的,在這部“自傳體”的詩化小說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也許只有童年和祖父在一起的時光才是蕭紅一生中最歡愉,最無憂無慮的。和血性漢子蕭軍感情的破裂,與端木蕻良的錯誤結(jié)合,如慈父般恩師魯迅的逝世,再加上病魔的無休止的折磨,讓身處動蕩時代的蕭紅渴望溫暖與平靜。
在《呼蘭河傳》這部作品中,蕭紅采用第一人稱“我”的敘事方式,講述自己的童年,這個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最具魅力也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時期。蕭紅在作品中化身為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觀察、去聽聞周圍的人和事。以兒童視角敘寫了呼蘭河的風(fēng)土人情,關(guān)照已逝的兒童家園,用純真的語言表現(xiàn)童真和童趣,透過兒童的心靈世界來窺探百味人生。作品中兒童視角的運用,一方面形成了對成人世界荒謬性的拷問,另一方面,也幫助蕭紅完成了以一位邊緣審視者的姿態(tài)進行批評的使命。
一
《呼蘭河傳》全文共有七章,三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主要介紹呼蘭河的風(fēng)土人情;第二部分(第三、四章),詩意地描寫了“我”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第五、六、七三章),講述了呼蘭河城內(nèi)發(fā)生的故事——小團圓媳婦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和馮歪嘴子的故事。不細讀文本的話,會覺得這部作品只是幾個片段的拼接,沒有任何內(nèi)在聯(lián)系,但是深入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隱藏在這些片段之后的,是一個稚嫩、天真,用疑惑的雙眼關(guān)注現(xiàn)實世界的“后園的我”,“我”是貫穿全篇的連接點。
兒童視角的運用,在《呼蘭河傳》中是一個亮點,所謂“兒童視角”,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借助于兒童的眼光和口吻來講述故事,故事的呈現(xiàn)過程具有鮮明的兒童思維的特征,作品的調(diào)子、姿態(tài)、心理和價值準則以及文本的結(jié)構(gòu)、美感及意識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選定的兒童的敘事角度,從而使小說呈現(xiàn)出原生性和神秘性的兒童經(jīng)歷和體驗。”簡而言之,就是用童眼觀看世界,用童言言說世界,用童心感受世界。縱觀整部作品,蕭紅通過天真的孩童對兒童世界進行著詩意地描寫,以“我”的鮮活的童真映照著周圍的現(xiàn)實世界。
祖父、后園和“我”,構(gòu)成了蕭紅的完整的童年棲息地。一個尋常的夏天,一個平常的園子,在孩子“我”眼里竟是如此的絢麗多彩?!盎▓@里邊明皇皇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耙坏胶髨@里,我就沒有對象的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準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兒等著我似的。其實我是什么目的也沒有。只覺得這園子里邊無論什么東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為什么后園會有這樣的吸引力?因為在后園里是另一個世界,人和天地在一起,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長的又都是那么繁華,一眼看上去,只覺得眼前是鮮綠的一片,勃勃生機的景象:“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似的。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的飛,一會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它們是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蓖娴闹勺菊Z言,把大自然的生物也寫的像人一樣,追逐著自由,無憂無慮。“天空悠悠的,又高又遠??墒前自埔粊砹说臅r候,那么大團的白云,好像翻了花的白銀似的,從祖父的頭上經(jīng)過,好像要壓倒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就把草帽扣在臉上就睡著了”由此文字,我們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一位天真、自由自在的小女孩在藍天白云之下,在祖父的慈愛的神態(tài)中,隨意休憩的溫馨畫面。
透過兒童視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純真兒童的開心童年,在她的眼中,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尤其是園中的景色,后園對于兒時的蕭紅來說像一個大樂園,里面陳設(shè)了好多可以吸引她的新奇事物,雖然從作者的筆下我們不知道這個樂園到底有多大,但是我們清楚的知道在這個樂園里,蕭紅度過了她快樂的童年時光。我們很想知道祖父到底是什么樣子,但從文字中,我們也只能了解到,這是一位年邁的長者,“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成和孩子似的?!蓖高^兒童的眼睛,祖父形象被刻畫成一個老頑童,仁愛慈祥,對蕭紅過分寵溺,給“我”烤小豬,燒鴨子,等“我”吃好了,祖父才吃,每次“我”還嚷嚷著要吃掉井的。
十多年后,當身處異地的,滿心創(chuàng)傷的蕭紅需要慰藉時,故鄉(xiāng)的后園和那個最疼愛她的祖父是其生命中唯一的精神寄托。她向往著那個童年小世界,不必過于沉重與復(fù)雜,可以擁有自由和快樂。
二
用兒童視角透視成人世界的種種,描述的是兒童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成人的內(nèi)心世界被完全抽空。他們近乎麻木,他們不明白人生是為了什么,他們只知道活著是為了吃飯穿衣,人死了就完了。蕭紅通過兒童視角,在天真和疑惑的發(fā)問中,完成了對成人世界的拷問。
“小團圓媳婦”在“我”眼中,是一位“黑乎乎,笑呵呵,大方”的普通十四歲小姑娘,而在成人眼中,大家都認為,這個團圓媳婦不像團圓媳婦。在成人世界出沒的地方,“我”只是一個沉默的觀看者,一個被人忽視的小孩……但是在“我”的視野中,我卻看到了成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只有我發(fā)現(xiàn)小團圓媳婦沒有被狐仙附身,只有我說出,小團圓媳婦沒有病,她好好的,我還和她說說笑笑,掀開她的棉被和她玩玻璃球;她不是個妖怪,她的辮子是被人剪的。走出文本,身為讀者的我們會感到,這種情境恰如《皇帝的新衣》中說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沒有穿的小孩?!拔摇笔侨绱酥卑椎卣f出了我的困惑,我不明白為什么如此明了的事實在大人那里卻很是不清楚,甚至他們也不愿意讓一個孩童幫他們找出真相。在我說辮子是用剪刀剪掉的時候,老廚子用手捂住了我的嘴……大人們極盡“熱情地關(guān)心”,讓一位十四歲的小姑娘被他們捉弄死了。“人死了還不如一只雞,一伸腿就算完事”。
死亡對于兒童來說,也許并不懂得它意味著什么,但是卻讓獨立于文本之外、躲藏在兒童視角之后的成人和讀者感到悲涼與可怕。透過兒童“我”的視角,蕭紅完成了對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舊習(xí)俗的批判,揭示了當時的國民性弱點:愚昧無知。
三
作家選擇兒童視角的重要因素,也許是因為兒童視角的直觀性和真實性,思維方式的表層面上,它能夠真實的再現(xiàn)生活本來的面目,不加任何的修飾,毫不隱瞞,也絕不夸張。當“我”明白了馮歪嘴子的家(磨坊房)里的溫度,和室外的溫度一致時,“這真笑話,房子和露天地一樣。我越想越可笑,也就越高興。于是連喊帶叫的也就跑到家了?!笔捈t在此處描寫的笑聲也許我們一開始有些不理解,甚或感到一股透入骨髓的凄涼,但是這笑聲中也包含了作家對于底層小人物的同情與憐憫。在此處的兒童視角中插入了成人的心理、道德和價值批判,造成了陌生化的效果。由于兒童不可能以一個理性的標準來洞察她所處的外部世界,那么成人也就借用兒童的特有感知來呈現(xiàn)經(jīng)過價值判斷和意識滲透的社會原貌。
蕭紅是想通過兒童視角,展現(xiàn)兒童的童真,在尊重兒童純真情感的同時,以兒童的心靈感受快樂和痛苦。蕭紅用孩子明亮的雙眸來洞察這個世界,避開了虛偽的掩飾和復(fù)雜人際關(guān)系的泥潭,使小說展示高度逼真的生活,讓兒童在一派天真中剝出生活的內(nèi)核。
穿越時光回首童年,當所有的塵囂與浮躁都被過濾干凈,沉淀下來的,是那些曾觸動過作者,并在她的生命中,留下印記的東西。點點滴滴的記憶碎片,都落在作者的心里,讓她有一種訴說的沖動。蕭紅努力地回味著屬于自己的童年,快樂和幸福的童年。對幼時往事的回憶,給她的心靈帶來了片刻的寧靜,讓她可以從不堪忍受的現(xiàn)實重負中解脫出來,專注于自己的靈魂深處,維以不永傷。但是對于蕭紅而言,心目中的童年、呼蘭河故鄉(xiāng),始終是一個凄涼,而經(jīng)不住太多憧憬的夢幻。那里有她幼年的回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通讀《呼蘭河傳》可以發(fā)覺,童年生活的記憶在蕭紅的成長過程中,是被逐漸美化和抽象化的,這皆與蕭紅的寂寞人生歷程有關(guān)。它隱喻著蕭紅在艱難的人世中,心靈的疲憊無依和對歸依的渴望。在這塵世中她仿佛有新的發(fā)現(xiàn),在時間的流逝當中,她似在重新掂量著流逝的時間和輪回的生命,而這掂量卻令人心生愴痛。樂以至幻,痛以入真,苦難最后總是最清晰的。維以不永懷,維以不永傷。兒童視角的背后,隱含著一個成人的思想和看法,它對待周圍的眼光,看似懵懂,實則清醒。清醒是一種對直達內(nèi)心深處的精神傷痛的感知。
她悄悄地躲在角落里打量著熟悉的人們,將天真的思索置于內(nèi)心深處 ,這種運用獨特的兒童視角的表達方式,是《呼蘭河傳》的魅力之一,讓人讀后久久難以忘懷。
注釋:
①李小娟 安宏濤.蕭紅全集3.[M].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45頁
②李小娟 安宏濤.蕭紅全集3.[M].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49頁
③李小娟 安宏濤.蕭紅全集3.[M].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47頁
④李小娟 安宏濤.蕭紅全集3.[M].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139頁
[1]劉耀輝.蕭紅兒童視角創(chuàng)作心理分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11年第16卷第一期
[2]阮慧.夢回呼蘭河——簡論蕭紅《呼蘭河傳》的擬兒童視角.[J]海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8年第三期第2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