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伊明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yī)院ICU,廣西貴港537100)
·經驗交流·
PICCO監(jiān)測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液體管理中的應用
黃伊明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yī)院ICU,廣西貴港537100)
目的探討PICCO監(jiān)測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液體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用PICCO進行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根據脈搏輪廓心輸出量(PCCO)、胸腔內血容積(ITBI)、血管外肺水指數(EVLWI)、平均動脈壓(MAP)、中心靜脈壓(CVP)等參數進行液體復蘇指導。結果16例患者好轉轉出ICU,4例患者因嚴重感染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結論PICCO容量監(jiān)測在指導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液體復蘇治療有臨床治療意義。
PICCO;低血容量休克;液體管理
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監(jiān)測(PICCO)監(jiān)護儀是一種新型容量監(jiān)測設備,它能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脈搏輪廓心輸出量(PCCO)、心功能指數(CFI)、胸腔內血容積(ITBV)、血管外肺水(EVLW)等參數。液體復蘇是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重要的循環(huán)支持手段,目的是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維持重要器官血液灌注,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1]。對于休克患者,心率、血壓和尿量的監(jiān)測是臨床常用方法,但是影響因素多。神志、心率、血壓、尿量,這些指標往往不能真實地反映休克時組織灌注的有效改善。PICCO具有測量前負荷指標快速準確、可以床邊重復測量等優(yōu)點,我院從2011年2~12月應用此項監(jiān)測技術對20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進行監(jiān)測,指導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1年1~12月入住ICU的低血容是量性休克患者20例,入選標準以中華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低血容量休克復蘇指南(2007)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診斷標準。20例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齡18~86歲,平均(48±3)歲,病種:心源性休克2例,急性重癥胰腺炎1例,肺挫傷2例,膿毒血癥6例,重型顱腦損傷5例,胃腸穿孔致重癥腹膜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4例。
1.2 方法
1.2.1 物品準備中心靜脈導管一套,動脈導管一套,PICCO套件一套(包括一個溫度傳感器,一個帶有動脈壓力測量腔的熱稀釋導管),PICCO監(jiān)護儀,8℃無菌冰鹽水100 ml,肝素鈉鹽水(250 ml鹽水加肝素鈉0.4 ml鹽水),加壓袋,穿刺消毒物品。
1.2.2 患者準備評估患者生命體征、凝血功能、合作程度,排除穿刺禁忌證。
1.2.3 方法協助醫(yī)生置入中心靜脈通路(鎖骨下靜脈),連接溫度傳感器,股動脈通路連接熱稀釋導管。在PICCO監(jiān)護儀上輸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號、性別、體重、身高,中心靜脈壓)將患者置于平臥位,校正零點,換能器壓力“調零”,并將換能器參考點置于腋中線第4肋間心房水平。校正后即可開始測量動脈壓力,測量心輸出量之前,暫停中心靜脈輸液30 s以上。正確連接壓力測量導線于中心靜脈上,從中心靜脈內注入冰鹽水(<8℃),重復進行3次熱稀釋測量進行定標;在測量界面基線穩(wěn)定狀態(tài)下勻速注入冰鹽水,注入量根據患者的體重和胸腔內液體量進行選擇,切換到脈搏輪廓測量法的顯示頁。
1.3 觀察指標胸腔內血容積指數(ITBl)、血管外肺水指數(EVLWI)、心率(HR)、每搏輸出量指數(SVI)、平均動脈壓(MAP)、每搏輸出量指數(SVI)、尿量。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例中16例經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和液體復蘇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好轉轉出ICU,4例患者因嚴重感染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住院時間4~38 d,平均16.0 d。20例患者液體復蘇前后血液動力學及容量指標的比較見表1。
表1 20例患者液體復蘇前后血液動力學及容量指標的比較
表1 20例患者液體復蘇前后血液動力學及容量指標的比較
注:1 mmHg=0.133 kPa。
?
低容量性休克患者需要精確測定心臟前負荷來指導容量治療,傳統觀察指標,如神志、心率、血壓、尿量和中心靜脈壓在指導容量復蘇時有一定局限性,特別是中心靜脈壓指標不能準確地評估機體的容量狀態(tài),也不能較好地評價心臟的容量反應性[1],液體復蘇并不等同于在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心臟對容量有反應時,前負荷的變化導致每搏量變化。床旁監(jiān)測每一次心臟跳動時都準確、連續(xù)地測量心輸出量,并據此進行不同的治療。在20例患者中有4例EVLWI>10 ml/kg,并出現大量血性泡沫痰,經減慢輸液速度,控制EVLWI在6~8 ml/kg范圍,患者的癥狀減輕。補液過程中嚴密觀察中心靜脈壓(CVP)和PICCO的測量結果,以便及時調整補液速度、量和性質。嚴格記錄24 h出入量,隨時掌握病情變化。根據觀察和檢測結果指導輸液入量,PICCO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EVLW和ITBI等指標為臨床直接提供危重病患者血流動力學重要的信息,給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液體管理與血管活性藥物調節(jié)提供量化的指標,避免了盲目過多的補液,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液體復蘇的搶救中有較大的臨床價值。
[1]曾元英,曹一飛,郭劍鋒,等.PICCO導管法與其他方法評估血容量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10,12(2):4-7.
R605.971
B
1003—6350(2013)01—009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3.01.0045
2012-04-09)
黃伊明。E-mail:ming_0005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