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俊(湖北民族學院 湖北恩施 445000)
劉勰的《文心雕龍》是一部體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論著作,學界認為它是一部著作文學批評專著,其實全書也貫穿了應用寫作理論。在第二部分“論文敘筆”中論述了五十多種文體,以“文”“筆”為標準將文體分為兩大類,從《明詩》到《諧隱》論述“有韻之文”的各種文體,共包括有詩、樂府、賦、頌、讚、祝、盟、銘、箴、誄、碑、哀、弔、雜文、諧、隱;而《史傳》到《書記》則分說的是“無韻之筆”的各種文體,共包括有:史傳、諸子、論、說、詔、策、檄、移、封禪、章、表、奏、啟、議、對、書、記??梢钥闯鏊^“筆”的各種文體基本上是指今天的應用文,因而本文就從真實性探討應用文寫作的要求。
應用文的實用性、中介性、時效性、簡約性、模式性等特征要求應用寫作要具有真實性,真實是應用文的生命,這里的真實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虛構真實”是有所區(qū)別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真實性并不是絕對的真實性,“文學是雙重含義特有的領地。其真實性總是主觀的,不完全的,相對的……”巴爾加斯·略薩在《謊言中的真實》這樣界定了文學真實。劉勰在《文心雕龍》對文學作品的文學性也有所描述,如《時序》篇說:“屈平聯(lián)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風云。”劉勰對屈原和宋玉作品運用大膽的想象和豐富的神話具有較高評價,認為可與日月爭光,這也是對文學作品文學性的概括。文學寫作再現(xiàn)的是生活的表象,而應用寫作就具有嚴格的真實性,內容必須反映客觀事實。應用寫作在功效上,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針政策,達到宣傳教育、領導管理的作用。對于應用文的真實性這一點,劉勰在《文心》中有所論述。
首先,要有誠信、務實的的主體素養(yǎng),應用寫作的人必須有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蹲C恕菲刑岢觥肮手挪挥芍?,盟無益矣”“忠信可矣,無神恃焉”。這里談到了忠信是寫作祝文、盟書的寫作要求,在《書記》篇還談到“言既身文,信亦邦瑞,翰林之士,思理實焉”,這里也強調了各種應用文寫作都要求忠信、真實。然而寫作應用文要把握住真實性,就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遵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的群眾路線。應用文寫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就是人民,應用文反應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就是有價值的。
其次,應用文的內容要具有真實性,劉勰在《文心》中反復強調了,在《書記》篇提出要“陳例事實”,“取其事實”。《檄移》篇論述了檄文的寫作要領是“必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薄蹲h對》中認為駁議應該“使事深于政術,理密于時務,酌三五以溶世,而非迂緩之高談,駕馭變以拯俗,而非刻薄之偽論?!笨梢钥闯鲞@里就要求駁議不能是高談闊論的偽論,必須“理密于時務”。劉勰稱贊賈誼的《吊屈原文》為“體同而事核”,這里的“核”就是符合事實,然而批評陳琳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夸大了曹操的罪行,從而“章實太甚”。劉勰推崇“事信而不誕”(《宗經》)“文約而事顯”(《檄移》)“指事造實”(《章表》)“事切情舉”(《議對》)的文章,認為文章還應該“酌奇而不失其貞,玩華而不墜其實”,批評“文多而事寡”(《銘箴》)“點而不實”(《封禪》)“辭巧理拙”的文章。劉勰這些要求應用真實的觀點對于今天應用寫作依然有重要指導意義,例如在財經應用寫作中的市場調查報告就要求客觀性,市場信息錯綜復雜,且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這就需要進行科學的綜合、歸納、分析后進行客觀的報告。
然而,應用文內容的真實性,并不能全盤照搬,不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稌洝菲忻鞔_提出“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異,或全任素質,或雜用文綺,隨事立體,貴乎精要?!备鶕?jù)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文體,不同的文體的語言要適用于應用文的適用目的。因而在今天我們應用文寫作也要“隨事立體”,具有針對性。一般文學寫作是根據(jù)個人喜愛和情感來確定寫作主題,而應用文寫作就為了反映、說明或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或對特定的問題表明態(tài)度,提出解決問題的原則、措施、建議、辦法。如在應用寫作過程中,不能把“請示”寫成“報告”,把“決定”寫成“命令”。
此外,應用文的真實性還要要求寫作主體要堅持實踐,堅持調查研究。在《議對》篇說:“采故實于前代,觀通變與當今;理不謬搖其枝,字不妄舒其藻。又郊祀必洞于禮 戎事必練于兵,田谷先曉于農, 斷訟務精于律”這要求在寫作必須是客觀生活的真實反應,然后用自己的思維加工材料做出文章。當今我們應用文寫作過程中就要堅持調查研究,張聞天在《出發(fā)歸來記》中講過: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本,是貫穿在全部工作過程中的基本工作,是全部工作中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都需要做的工作?!睉梦氖菄艺蛨?zhí)政黨各級機關正常運轉的“傳送帶”,關系到方針、政策的極為嚴肅的事,要使應用文寫作的內容符合客觀實際,不以偏概全,要有的放矢,撰寫者必須認真進行調查研究。
綜上所述,應用寫作是用事實說明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用想象、夸張、虛構等手法反應生活,要采用說明、記敘等手法,必須有針對性地表述觀點,符合客觀實際。劉勰《文心雕龍》中的“取其事實”的思想,反對“辭巧理拙”“空騁其華”對我們今天在應用寫作的真實性仍然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
[1]洪威雷,毛正天主編.《應用文寫作學新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01.
[3]李麗.《虛構真實—當代文學之景觀》[M].四川美術出版社,2012.
[4]劉麗珍.《<文心雕龍>對應用寫作的貢獻》[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