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廣東省江門幼兒師范學校 廣東江門 529000)
舞蹈是一門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美的藝術。舞蹈教師不僅要懂得如何將肢體動作、技術技巧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如何運用語言啟迪學生的舞蹈情感,激發(fā)她們對舞蹈美的追求與靈感。這就要求我們舞蹈教師不單單只是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會簡單的示范教學、教授動作就夠了,還應在課前準備和課堂教學上多下功夫,鉆研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技巧,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得到加強。即:提高舞蹈教學質量不僅是技術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從藝術情感需求的角度來啟迪學生對舞蹈進行深入的思考,去賦予舞蹈適合的情感表現(xiàn)力。以此激發(fā)她們的學習熱情,讓她們愛上舞蹈這門藝術。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時有學生對授課內容不感興趣時,往往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等厭學現(xiàn)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作為教師應先反思檢查自身的問題,不能簡單粗暴的責罵學生。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激發(fā)她們的學習熱情,變被動甚至不動為主動,必須既要注重舞蹈教學的情感啟發(fā),又要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互動。只有這兩方面的結合運用,才能保證舞蹈教學有質有量的完成。
教學中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以及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成功的教學。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情感和人們的認識活動是緊密聯(lián)系的,情感產生與認識過程又對人的認識有著巨大影響。教師的素質、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情感)等直接影響學生智力活動的開展和學習效果。教師尊重知識、鉆研業(yè)務,熱愛本職工作,關心愛護學生,真誠地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并給予幫助,讓他們能夠感受到一名優(yōu)秀教師無論在做人、做事,還是對待學習上都強大、有力的示范作用。從而影響、感染學生的心靈并產生相應的情感和態(tài)度,促進他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反過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也更能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和責任感。
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幫助他們,熱情引導他們,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和愛心,感受到和老師交流的暢通,彼此的心心相印。教師真誠地關愛聚集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向心力,有效促進了教與學雙方的密切配合,使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舞蹈是表現(xiàn)人的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正所謂“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則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彼哉f傳情達意、狀物抒情是才是舞蹈的最終目的。舞蹈藝術也正是在動靜相宜、辨證統(tǒng)一中彰顯其獨特的魅力。
作為舞蹈教師,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啟發(fā)學生的情感;用形象貼切的語言和事例去描述舞蹈中的情感;用簡潔的語言講解動作,再給予正確的示范,使學生正確理解老師的教授意圖,使師生雙方在思想上和授課內容上達到共識,相互感應。這樣會使課堂教學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換個角度說,舞蹈藝術本身是受情感和美感支配的,在課堂中如果教師一味地追求動作質量而忽略情緒情感的啟發(fā)培養(yǎng),總是以一副 “嚴格”的面孔出現(xiàn)在課堂上 ,使學生長期處于緊張害怕的心理狀態(tài),會導致學生精神緊張,肌肉僵硬,反應遲鈍。表現(xiàn)為盲目模仿、機械地去完成動作,而非主動去理解、感受,調動自己的情感來支配舞蹈動作。這樣何談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同時,乏味、枯燥的課堂教學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抵觸情緒,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如此一來教學實效就會大打折扣。針對教師所提倡的“嚴格” 我認為是教師對待教學應持有的認真態(tài)度,嚴謹?shù)墓ぷ髯黠L以及工作熱情。我們應該從自身的課堂教學找尋問題所在,僅單純強調“嚴”,繼而簡單的對待教與學的問題有悖于舞蹈教學的目標及意義。
我校目前舞蹈班的教學,在普通幼師班舞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加大難度,增設了專業(yè)性較強的科目。目前所開課程有:芭蕾基訓課、古典身韻課、表演課、民族民間舞課、兒童舞及創(chuàng)編課等等。課程多,難度相對較大,這對于大多數(shù)從未接觸過舞蹈的學生來說,要想學好所有科目是要經受巨大考驗的。有了科學的教學理念做指導,我認為合理的制訂教學規(guī)劃,精心備課、設計課堂教學,甚至課堂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這樣充分準備的一節(jié)課勢必對舞蹈課中的教與學有極大的推動力。除此之外,還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的情感,挖掘學生的舞蹈潛力、舞蹈感覺以及課堂內外的師生情感互動上。例如我在上舞蹈班的身韻課時,首先讓學生了解古典舞的一些相關知識:神韻是古典舞內在的靈魂,它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氣質。在舞蹈中應以意念支配形體,由意念而產生神態(tài)和氣的運用,以達到“意領神隨、有神有氣、有姿有勢”。形神合一是舞蹈訓練所必須有的。例如:《呼吸訓練》及《手眼訓練》這兩個古典舞組合在訓練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時,重點強調舞蹈時應有的情緒和氣質表現(xiàn)。即: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無不流露出女子寧靜甜美,清雅婉轉,靈秀的氣質。這樣一邊示范動作,一邊盡可能用語言來描述動作情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她們全身心投入動作中,用內心豐富的想象升華動作的表現(xiàn)力。以此為目標引導、不斷啟發(fā)和鼓勵學生們的課堂學習,她們對古典舞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對我所教的每個動作都能細心領會,一遍又一遍地去練習,絲毫沒有平日的庸懶。內心形象的充實,神情的真實流露幫助學生快速的找到感覺,姿態(tài)定形,動作看起來生動有韻味,教學效果自然超乎想象的好。
兒童舞的教學在幼師的舞蹈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分量,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大量的兒童舞蹈素材,了解兒童舞的種類,豐富、開拓她們的視野,為進一步學習兒童舞創(chuàng)編打好基礎。兒童舞更注重趣味性、故事性。在表演時更應該強調學生情緒情感的把握,在動物類律動《母鴨帶小鴨》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好小鴨的造型動作之外,小鴨活潑可愛、動作滑稽的氣質也是重點要抓的教學內容。教學時采用說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告訴學生自己就是故事里的“小鴨子”,要求她們不光要塑造“小鴨子”的可愛外形,還要充分發(fā)揮內心豐富的想象對角色進行補充和完善,真正走進“小鴨子”的故事里, “我是一只可愛的小鴨子,我會唱歌,我會跳舞,我還會捉小魚…捉到了捉到了,小魚可真鮮美啊,我愛吃小魚…”。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用真實的情感走進“小鴨子”的角色中,“小鴨子”的形象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比起乏味的摳動作,擺造型,只強調外部模仿的呆板教學方法來,學生更喜歡這種以情感來引導的方法。采用情感啟發(fā)來豐富學生內心的想象,引導她們對舞蹈的思考以及激發(fā)她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兒童舞創(chuàng)編課激發(fā)她們的創(chuàng)造想象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使舞蹈課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學習效率得以提高,促進課堂的有效教學。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是人在各種活動中對周圍現(xiàn)實所表現(xiàn)出的主觀態(tài)度和體驗。情緒情感對人有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我認為藝術類科目教師更應該有意識地實施積極情感教育的定向培養(yǎng)。促進藝術課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運用積極情感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可以說是開啟學生藝術潛能永不生銹的鑰匙。
張厚粲 《心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