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東生(河北省涿州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有效控制乳房炎對于保障奶牛養(yǎng)殖業(yè)健康發(fā)展,提高生產率和減少經(jīng)濟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傳染性病原菌和環(huán)境中的病原菌,而在這些病原菌中以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危害最大。因此,在乳房炎的治療過程中,除了加強飼養(yǎng)管理,增加奶牛身體抵抗力,提高擠奶技術和接種乳房炎疫苗以外,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藥物治療來對乳房炎的發(fā)病進行控制。
頭孢喹諾又名頭孢喹肟、頭孢喹咪。是動物專用的第四代頭孢類抗生素,其抗菌活性極強、藥代動力學特征優(yōu)良、毒副作用小、殘留低。該藥已被美國和歐盟批準應用于豬、牛的呼吸系統(tǒng)感染及奶牛乳房炎的治療。目前,農業(yè)部已經(jīng)批準國內5家企業(yè)生產銷售硫酸頭孢喹諾的原粉及混懸注射液制劑,為國家二類新獸藥,主要用于豬、牛的呼吸系統(tǒng)細菌感染和奶牛乳房炎的治療。本試驗用硫酸頭孢喹諾對臨床奶牛乳房炎分離的細菌菌株進行體外抑菌試驗,然后以頭孢喹諾混懸劑對自然發(fā)病的奶牛乳房炎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為臨床用藥提供一定的基礎和經(jīng)驗。
1.采集奶樣。收集河北省涿州市某養(yǎng)牛場有奶牛乳房炎典型臨床癥狀而未經(jīng)抗生素藥物治療的牛奶奶樣共20份,各乳區(qū)的奶樣分開放置并標明牛號、乳區(qū)及日期,4小時內送檢。
2.細菌分離鑒定。分別取采集的奶樣各1毫升,搖勻,加入到10毫升營養(yǎng)肉湯中,37℃培養(yǎng)24小時。次日,將肉湯培養(yǎng)物分別接種到不同培養(yǎng)基中,37℃培養(yǎng)24小時,觀察并記錄細菌生長情況。根據(jù)菌體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初步判定細菌類屬。然后挑取鑒定后的單個菌落進行純化培養(yǎng)。
3.藥敏試驗。選擇典型的分離菌株用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將稀釋好的菌液按編號分別接種于瓊脂平皿內,將藥敏紙片以無菌操作法均勻貼放于瓊脂表面。然后37℃培養(yǎng)18~24小時。培養(yǎng)結束后取出平皿。抑菌圈直徑大于15毫米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徑在10~15毫米之間為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徑小于10毫米為低敏或耐藥。
4.治療試驗。將20頭奶牛隨機分為三組,第一組2頭,為陽性對照組,不用藥物治療。第二組9頭,為對照治療組,以青霉素、鏈霉素混合物治療,肌肉注射每頭每次10克,每天用藥2次,連用4天,即2個療程。第三組9頭,為試驗組,用頭孢喹諾混懸劑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按每千克體重1毫克的劑量給藥,每天2次,連用4天,即2個療程。治療效果的判定標準:痊愈,患病牛乳區(qū)的紅、腫、熱、痛消失,乳中的凝塊、絮狀物消失,乳色和奶產量恢復正常,精神和食欲正常,停藥后無復發(fā)現(xiàn)象。有效,臨床癥狀有好轉,但不完全消失,停藥后有復發(fā)現(xiàn)象。無效,治療2個療程后病牛癥狀沒有消失,甚至出現(xiàn)病情繼續(xù)惡化情況。
1.病原鑒定結果。從20份奶樣中分離到6種細菌,其中17份奶樣中含有多種細菌,經(jīng)微生物學檢驗,主要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它們單獨或混合感染引發(fā)的乳房炎比例為90%,另外兩種致病菌是克雷伯氏菌和念珠菌??梢源_定引起該奶牛場發(fā)生乳房炎的主要病原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和多殺性巴氏桿菌。
2.藥敏試驗結果。結果見表1和圖1、圖2。四種細菌均對硫酸頭孢喹諾高度敏感,抑菌圈均大于2.5厘米。但四種細菌對青霉素等5種對照藥物均耐藥,抑菌圈均小于1厘米。另外,本試驗用頭孢喹諾混懸劑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混合培養(yǎng)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和鏈球菌的混合培養(yǎng)菌進行了藥敏試驗,發(fā)現(xiàn)頭孢喹諾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混合培養(yǎng)菌也有較高的敏感性。
表1 頭孢喹諾混懸劑對致病菌的敏感性試驗結果
◎圖1 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混)藥敏試驗結果
◎圖2 多殺性巴氏桿菌和鏈球菌(混)藥敏試驗結果
表2 20頭臨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療試驗結果%
3.治療試驗結果。陽性對照組的2頭牛,在4天后臨床癥狀沒有消失,仍為臨床型奶牛乳房炎癥狀。對照治療組給藥后,1頭治愈,6頭牛乳中的凝塊、絮狀物消失,精神好轉,但患病牛乳區(qū)依然有紅、腫、熱、痛等癥狀,2頭無效。頭孢喹諾治療試驗組的9頭牛用藥4天后,奶牛的精神、食欲、乳區(qū)癥狀和乳汁恢復正常,可認定為治愈。三組的試驗結果見表2。說明頭孢喹諾混懸劑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青、鏈霉素混合物。
1.體外抑菌試驗。本試驗發(fā)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四種菌對頭孢喹諾有較高的敏感性,而對其他幾種藥物均耐藥。說明由于一般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使得許多病原菌已經(jīng)產生的很高的耐藥性。而頭孢喹諾在我國還未廣泛使用,因此,這些致病菌對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本試驗中,頭孢喹諾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略低于其他受試菌,這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廣譜耐藥性有一定關系。
臨床上,奶?;既榉垦淄ǔJ嵌喾N細菌混合感染的結果,因此,本試驗特意檢驗了頭孢喹諾混懸劑對臨床分離的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混合培養(yǎng)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和鏈球菌的混合培養(yǎng)菌的敏感性,證明混合菌株對該混懸劑也非常敏感,且兩者對混合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均在0.5~1.0微克/毫升之間。
2.臨床治療試驗。本試驗從患病奶牛乳汁中分離到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和大腸桿菌是引起試驗奶?;既榉垦椎乃姆N主要致病菌?;谏鲜鲶w外抑菌試驗結果,本試驗采用硫酸頭孢喹諾混懸劑和青霉素、鏈霉素對18頭患病奶牛進行分組治療,以驗證頭孢喹諾混懸劑對奶牛乳房炎的治療效果。
混懸劑是將不溶性藥物微粒分散在液體分散媒中所形成的不均勻分散體系,該體系要求微粒沉降速度緩慢,沉降后的藥物微粒不應結塊,振搖后即能均勻分散。并且能夠緩慢釋放藥物有效成分,延緩藥物的吸收,維持機體長時間的有效藥物濃度。從治療試驗結果來看,頭孢喹諾混懸劑的有效率、治愈率都比青、鏈霉素注射液的治療效果好,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且治愈后不易復發(fā)。
硫酸頭孢喹諾作為第一個動物專用的第四代頭孢類抗生素,不僅可以用來治療奶牛乳房炎,還可以用來治療豬、牛的呼吸道細菌感染、禽頑固性大腸桿菌病和仔豬、雛雞的保健。由于其在國內還未廣泛使用,也尚未出現(xiàn)耐藥性,在國內畜牧業(yè)和獸醫(yī)臨床中將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