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應來
(江蘇省水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揚州 225002)
常州鐘樓防洪控制工程是武澄錫西控制線主要控制工程,為Ⅱ等、2級水工建筑物。主體為一座單孔凈寬90 m的防洪閘,防洪閘居中布置,門庫對稱布置在運河兩岸,閘門兩岸為直墻護岸。本工程結構新穎,鋼閘門單孔跨度為我國水利工程之最,其支臂的球關節(jié)軸承支鉸結構、非標啟閉機動力牽引閘門方式等關鍵技術為世界首創(chuàng),工程榮獲2010年度中國水利工程優(yōu)質(大禹)獎。
本閘位于新開河河道上,地面高程5.2~6.3 m,河底設計底高程在▽0.00 m~▽1.50 m,基坑開挖最深處為下游消力池▽-3.90 m,兩側沉井最深處為▽-10.00 m。土層分布為:▽0.20 m以上主要為粉質粘土,含水率23.7%~47.0%,滲透系數(shù)很?。花?2.40 m~▽-15.40 m主要為輕粉質壤土,含水率38.0%~48.0%,滲透系數(shù)1.3×10-3cm/s,為中等透水性;▽-16.00 m以下為重粉質壤土、粉質粘土,滲透系數(shù)很小,極微透水。由于地下水位較高,約為▽1.50 m,故形成了上、下隔水中間含水的承壓水層??碧綔y得該承壓水層承壓水位1.39 m,承壓水頭0.85 m,基坑最深處下游消力池及兩側沉井均處于承壓水層中,必須降水才能保證工程順利實施。
由于基坑開挖最深處為消力池,高程▽-3.90 m,所以總體需將地下水降至▽-4.40 m。但沉井底板較深,采用干沉法下沉到位,必須將水位降至▽-10.50 m以下,因此降水時要考慮到整體與局部的布置。大基坑與沉井兩者降水的合理結合,是保證工程安全、順利完成的前提。
(1)基坑降水計算
根據(jù)地質出版社《基坑降水工程》,按環(huán)形承壓完整井點系統(tǒng)進行計算,基坑總涌水量:
Q總=2.73KmS∕lg(R0/r0)式中:
Q總—基坑總滲水量;
K—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K=1.3×10-3cm/s=1.123 m/d;
m—承壓含水層厚度,取m=15.0 m;
S—設計基坑水位降深,取S=5.9 m;R0—引用影響半徑(R0=R+r0);R—影響半徑,由經驗公式得R=10SK1/2=62.5 m;
r0—引用半徑,r0= (F/π)1/2={140×170+5800)/3.1415}1/2=97 m;
F—基坑的開挖面積,長×寬=170 m×140 m,另加兩門庫開挖面積約5800 m2。
經計算得Q總=1256 m3/d。
單井出水量:
q=120π rlK1/3=58.8 m3/d
式中:
q—單井出水量;
r—井管半徑,取r=0.15 m;
l—濾管有效長度(僅考慮濾管在承壓水中的有效長度)。
井數(shù):n=1.1×Q總/q=1.1×1256/58.8≈24(口)
(2)沉井降水計算
沉井采用干沉法,承壓完整井公式計算如下:
Q總=2.73KmS∕lg(R0/r0)式中:
Q總—沉井封閉圈總滲水量;
K—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K=1.3×10-3cm/s=1.123 m/d;
m—承壓含水層厚度,取m=10.4 m;
S—設計基坑水位降深,考慮沉井中心處降至▽-11.0 m,取S=7.1 m;
R0—引用影響半徑(R0=R+r0);
R—影響半徑,由經驗公式得R=10SK1/2=76 m;
r0—引用半徑,取r0=27 m。
經計算得Q總=395 m3/d。
單井出水量:
q=120π rlK1/3=58.8 m3/d式中:
q—單井出水量;
r—井管半徑,取r=0.15 m;
l—濾管有效長度(僅考慮濾管在承壓水中的有效長度)。
井數(shù):n=1.1×Q總/q=1.1×395/58.8≈7(口)
圖1 井點布置圖 (單位:m)
經計算,為滿足基坑干施工要求需24口井,而每個沉井周圍需7口井,共需38口井。考慮到沉井周圍的深井兼作基坑降水井點,而承壓含水層僅為中等透水層,加之其上面的不透水層較厚,根據(jù)經驗井間距可略大于20 m,實際井間距按25 m進行布置。共布置30口井,采用坑內與坑外相結合的井點布置方式。
管井采用鋼筋混凝土標準管,每節(jié)長4 m,內徑300 mm??紤]到降落漏斗的快速形成,加之隨著抽水時間的增長,部分泥土會不斷沉積在井中,故將井管埋入不透水層中3~5 m,井底高程布設在▽-18.0 m。
為觀測降水效果,在基坑中心處布置3口觀測井,沉井中心及兩側門庫處各布置1口觀測井。井點及觀測井的布設見圖1。
(1)基坑降水深度驗算
式中:
r—井點至含水層中任意點的距離。
S=9.7 m>5.9 m,符合要求。
(2)沉井降水深度驗算
式中:
r—井點至含水層中任意點的距離,取r=27 m。
S=7.2 m>7.1 m,符合要求。
抽水設備選用QJ型深井潛水泵,根據(jù)單井出水量,每口井采用1臺100QJ4型深井潛水泵,電機功率為2.2 kW,揚程為30 m,流量為96.0 m3/d>58.8 m3/d。共配置深井潛水泵36臺。
深井施工采用回旋轉機鉆孔,孔徑為80 cm。鉆機采用水準儀找平,以保證成孔的垂直度。成孔時按規(guī)定測定泥漿的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膠體率,并及時調整。既要防止塌孔,又要防止因泥漿比重大、粘度大而造成鉆孔周邊土體孔隙堵塞,影響降水效果。
清孔采用反循環(huán)進行,并將泥漿比重控制在1.05以內。清孔后及時安放井管,井周邊采用扶正木,以控制井周邊漏水層的厚度和井管的垂直度。選用標準透水井管,外裹兩層100~120目濾網,經現(xiàn)場取水樣試驗,控制含泥量在5/10000以內。
考慮到土層中0.075 mm以下顆粒含量比例較大,濾層采用控制粒徑為1~3 mm的砂與綠豆砂混合濾料沿井管周邊均勻上升作業(yè)。濾層完成后試抽時控制降水速率,以便使周邊濾料漸漸密實。如抽水過猛,周邊土體可能滲進濾料層,甚至堵塞井管。試抽時應采用小型井泵,分節(jié)進行,使井底水位均勻緩慢地降低。
試抽使周邊濾料密實后,采用橡皮活塞反復抽拔進行洗井,并定時測定出水的含泥量。如超過標準,及時調整未打井的井管濾網。
深井抽水時,安排專人24 h值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在降水過程中加強對觀測井水位的觀測、記錄、整理,并及時調整泵的高度。
水下工程驗收結束后,圍堰拆除注水前進行封井。封井方法:先將井內滲水快速抽干,下部用粘土填實,頂部(5 m)用素混凝土封閉。
每口井成形后即進行抽水,當深井全部完成后,不間斷地降水。初期涌水量較大,水位下降速度較快,后期逐步平穩(wěn),20 d后趨于穩(wěn)定。穩(wěn)定后閘基坑中心點水位降至▽-6.38 m以下,門庫基坑中心點水位降至▽-7.35 m以下,沉井中心點水位降至▽-10.88 m以下,滿足了基坑干施工的要求,確保了工程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