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棟
(陜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刑警大隊,陜西 延安 716000)
60例脾損傷的臨床法醫(yī)學鑒定分析
陳國棟
(陜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寶塔分局刑警大隊,陜西 延安 716000)
目的 對60例脾損傷的臨床法醫(yī)學鑒定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此次臨床研究中主要以收治的60例脾損傷傷者為研究對象,對60例傷者的脾損傷進行法醫(yī)學鑒定。結果 脾損傷的發(fā)生率相對較小,多發(fā)于青壯年群體,男性多于女性,多因拳、足打擊所致,脾損傷中大多為脾閉合性損傷,真性脾破裂的時間較短,而被膜下脾劈裂的時間較長,鑒定群體存在較多損傷嚴重的傷者。結論 脾破裂傷前存在一定病理基礎,因此需要加強對傷者的準確鑒定。
脾損傷;法醫(yī)學;鑒定
脾是一個重要的淋巴器官,對人體的免疫機制存在密切的關系。外界的力量會導致傷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脾損傷,外力作用所致的脾損傷,也是較為常見的法醫(yī)學鑒定類型。由于脾破裂之前存在一系列的病理基礎,從而導致臨床法醫(yī)學的鑒定難度加大[1]。
此次臨床研究中主要以我局在2007年5月份至2012年5月份對60例脾損傷傷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中有男性傷者共43例,占據(jù)本次研究傷者比例為71.7%,女性傷者共17例,占據(jù)本次研究對象比例28.3%。傷者年齡最小的為10歲,年齡最大的為78歲,平均年齡為37歲,可知青壯年出現(xiàn)脾損傷事故比例較多,男性出現(xiàn)的例數(shù)多于女性。對60例傷者的脾損傷進行法醫(yī)學鑒定。
2.1 脾損傷發(fā)生率
60例脾損傷傷者相比其他損傷傷者而言,占據(jù)了2.3%的構成比,占腹部臟器算是的33%。
2.2 脾損傷的致傷物
經(jīng)過臨床鑒定,傷者出現(xiàn)脾破裂的主要原因有拳、足打擊以及棍棒類。傷者受傷原因例數(shù)60例;拳足打擊37例(61.7%);棍棒類打擊23例(38.3%)。
2.3 脾損傷情況以及臨床癥狀
傷者經(jīng)臨床鑒定,均存在腹部或者肋部外傷史,傷者存在腹痛、反跳痛、腹部壓痛等癥狀。其中有54例傷者經(jīng)過腹部穿刺后,抽血得到不凝血。有49例傷者經(jīng)過B超檢查后確認存在脾損傷。有29例傷者為復合傷傷者,存在其他損傷。
2.4 脾損傷分類
脾損傷類型主要有脾閉合性損傷、開放性損傷、脾真性破裂、被膜下破裂以及脾中央破裂。傷者類型例數(shù)詳情請見表1。
2.5 脾破裂發(fā)生時間以及治療效果
經(jīng)過臨床鑒定結果顯示,真性脾破裂的時間相對較短,而被膜下脾破裂的時間則較長。其中真性脾破裂傷者中,有30例傷者在2h內破裂,有11例傷者在24h內破裂。而被膜下脾破裂傷者中,有9例傷者在48h內破裂,有7例傷者在48h以外破裂,最長破裂時間為13d。在治療方法上,有8例患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有52例傷者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有37例進行脾切除術傷者、7例行脾修補術傷者以及8例行脾部分切除術傷者。
2.6 脾損傷程度
經(jīng)臨床鑒定結果顯示,有49例傷者為較為嚴重的傷者,有11例傷者為輕度傷者,分別占81.7%和18.3%。其中有3例傷者除去外傷外,還合并有疾病。重度傷者中有40例傷者為真性脾破裂,有8例傷者為被膜下破裂,還有1例為皮中央破裂。
3.1 脾損傷的原因、發(fā)生率以及性別差異
脾較為脆弱,容易因為外來的力量導致組織破裂。相關研究和報道表明,脾損傷在腹部臟器損傷中占據(jù)45%左右的構成比。此次臨床研究中,脾損傷占腹部臟器損傷的33%。另外,脾破裂多發(fā)于男性群體,且以青壯年群體為主。猜測原因是青壯年處在爭強好勝的階段,因此容易出現(xiàn)一系列的矛盾糾紛。
3.2 脾損傷的分類以及致傷工具
脾損傷可能使因為鈍器、火器或者銳器導致的,類型主要有閉合性損傷和開放性損傷兩種。其中閉合性損傷是因鈍器所致的,包括了拳、足打擊以及棍棒類打擊等。鈍器的作用,會導致腹腔內部臟器向脊柱方向擠壓,從而引發(fā)脾破裂。而開放性破裂則大多因刀劍、彈頭等銳器或者與車禍有關。
脾損傷主要有中央破裂、真性破裂以及被膜下破裂3種,其中中央破裂主要是脾深部的破裂,此破裂會導致血腫或者局限性出血,臨床表現(xiàn)較不明顯;被膜下破裂則是脾實質周圍破裂,如果血腫形成較小,則臨床上沒有明顯癥狀;而真性破裂則是實質與被膜均破裂的情況。
3.3 脾損傷鑒定過程的要點
3.3.1 檢驗過程的注意要點
脾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左腹疼痛,如果脾損傷為真性破裂,傷者則存在內出血或者腹膜炎,很可能導致休克等嚴重癥狀,因此醫(yī)護人員需要加大重視力度。診斷過程中,一般較為容易診斷的脾損傷類型為開放式脾損傷,閉合性損傷則相對較難。這是因為鈍器的打擊,會導致腹壁較為松弛,導致傷者腹壁外表不存在顯著變化,因此醫(yī)護人員需要落實超聲波檢測、MRI檢查以及CT檢查,從而進行準確診斷。
3.3.2 脾破裂的確認
傷者在臨床診斷上需要結合相關的規(guī)定進行分析,從而對傷者的損傷程度進行確定,在對診斷難度較大的中央破裂以及被膜下破裂中,需要結合超聲、CT以及MRI進行檢查,并且不能經(jīng)過一次檢查就做出結論,防止因儀器的偽影偽像造成漏診。
表1 傷者脾損傷類型[n(%)]
3.3.3 損傷合并疾病的臨床鑒定
脾損傷在鑒定過程中,需要對其類型進行確定,外傷性損傷或者病理性損傷,直接損傷或間接損傷。另外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損傷程度進行分析。傷者如果存在慢性疾病史,則需要將其損傷程度評定為輕度,如果無法確認,則需要結合因果關系進行分析[2]。
[1] 陳登攀.脾外傷的外科治療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0): 128.
[2] 喬海泉,姜洪池,代文杰.脾損傷新分級的意義[J].腹部外科,2001, 3(4):231-233.
R657.6+2
B
1671-8194(2013)36-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