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紅
(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信陽 464000)
抗CCP、AKA及RF聯(lián)合診斷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陳永紅
(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信陽 464000)
目的 探討類風濕因子(RF)、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抗-CCP)及抗角蛋白抗體(AKA)三項指標檢測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RA)的診斷價值。方法 RF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濁法檢測法,抗-CCP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定量檢測,AKA采用免疫熒光法。結果 RA患者RF、抗CCP及 AKA檢出的敏感性為74.2%、、81.7%、54.8%,特異性為78.6%、91.3%、92.3%,陰性預測值77.7%、88.3%、88.6%,陽性預測值75.5%、88.7%、91.6%,RF陽性患者抗CCP和AKA 檢出率88.4%、62.3%、抗CCP+AKA+RF三項指標均陽性時,RA診斷特異性為100%。結論 進行抗CCP、AKA和RF多指標的檢測,提高對RA的早期診斷,更大程度地防止漏診和誤診,使患者得到準確和及時的治療,減少致殘率。
類風濕關節(jié)炎;類風濕因子;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抗角蛋白抗體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jié)炎為主要表現(xiàn)的異質性、系統(tǒng)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缺乏特異的臨床癥狀,且個體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僅依靠臨床表現(xiàn)診斷該病具有一定的困難。實驗室檢查能夠為臨床早期確診提供有力的依據(jù),現(xiàn)行RA實驗室診斷指標主要有類風濕因子(RF)、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抗CCP)和抗角蛋白抗體(AKA)等[1],各種指標在特異性和靈敏度之間有一定的差異,目前臨床提倡多指標聯(lián)合檢測以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本研究同時檢測患者血清中的RF、抗CCP和AKA,探討三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RA的臨床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臨床確診RA患者93例,均來自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男34例,女59例,年齡17~81 歲,所有患者均符合RA疾病的國際和國內診斷或分類標準,健康對照組93例,男39例,女54例,年齡20~66歲,來自我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組間性別、年齡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測對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進行,RF 檢測:采用散射比濁法(羅氏公司提供),RF >15.2IU/mL為陽性。 抗CCP 抗體檢測: 采用電化學化光法免疫定量檢測法(羅氏公司提供),抗CCP >25 IU/mL為陽性。AKA 檢測: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歐蒙公司提供),以角質層出現(xiàn)典型的規(guī)則的線狀或板層狀熒光為陽性,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算,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抗CCP、RF和AKA在93例RA患者血清檢出率存在差異,各指標之間不存在必然性,具有獨立性又相互交叉,RF陽性患者抗CCP和AKA檢出率為88.4%和62.3%,各指標檢測結果見表1和表2。
RA 是一種致畸性的自身免疫病,其表現(xiàn)為對稱性的大小關節(jié)滑膜炎癥,易導致勞動力喪失和身體致殘,目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病因暫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感染、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關。為了減少致殘的發(fā)生,如何在早期階段提高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F是最早使用的血清檢測指標,具有簡便、快速的優(yōu)點,RF是以變性的IgG FC段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RF在RA的陽性率為70%~80%,在健康人群和各種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硬皮病和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颊咧幸部蓹z出RF[2]說明RF有較高的假陽性率,不宜作為診斷RF唯一的血清學指標,當臨床癥狀不典型時,RF很難為RA的診斷提供可靠的實驗依據(jù),存在敏感性高但特異性相對較低的局限性,影響了RF在RA 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中RF在RA組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4.2%和78.6%,與國內文獻報道相一致[3,4]。
表1 93例RA患者和對照組血清RF、抗CCP、AKA檢測結果
表2 93例RA患者血清RF與抗CCP、AKA相關性檢測結果
抗CCP是以人工合成的環(huán)瓜氨酸肽(CCP)作為相對應抗原,檢測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體,抗CCP抗體作為一種早期類風濕關節(jié)炎血清標志物,在RA的早期即可出現(xiàn),且敏感性強、特異性高,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價值,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與認可,并于2009年10月美國風濕病學會(ACR)上,與RF聯(lián)合被公布為RA最新分類標準的血清學指標??笴CP抗體主要為IgG型抗體,在RA的很早期階段就可出現(xiàn)陽性,尤其對血清檢測RF陰性和臨床癥狀不典型的患者具有較高的價值[5],本研究中抗CCP在RA組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1.7%和91.3%,在RF陽性患者中抗CCP的檢出率為88.4%,抗CCP抗體與RF聯(lián)合檢測能夠顯著提高RA診斷的正確率,有利于早期RA的診斷和治療。
AKA是一種不同于RF,對RA高度特異的lgG型抗體?,F(xiàn)已初步證實AKA與RA關節(jié)壓痛數(shù),晨僵時間有關,有文獻報道AKA持續(xù)陽性提示預后不良[6],AKA對RA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較高的特異性,而且可在RA的早期發(fā)現(xiàn),對RA的早期診斷有比較大的意義。本研究中AKA在RA組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54.8%和92.3%,在RF陽性患者中AKA的檢出率為62.3%,抗CCP+AKA+RF三項指標均陽性時,RA診斷的特異性性達100%。目前AKA主要采用免疫熒光法,不便于一般醫(yī)院開展,使其在臨床應用受到一定局限。
RA的早期診斷對于后期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笴CP抗體、AKA和RF做為診斷RA的血清指標,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結果無相關性,進行多指標的聯(lián)合檢測能綜合各自的優(yōu)點,提高對RA的早期診斷,更大程度地防止漏診和誤診,使患者得到準確和及時的治療,減少致殘率。
[1] 秦望森,鄧予暉,許潑實.RF、抗RA33抗體、抗CCP抗體聯(lián)合檢測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2011,26(10):703-705.
[2] 梁秀云.聯(lián)合檢測抗瓜氨酸肽抗體與類風濕因子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的診斷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9):44-45.
[3] 黃闊,李光迪.類濕風關節(jié)炎實驗室早期診斷指標[J].醫(yī)學信息,2013,26(3):56.
[4] 何應中,王而,鄭國波,等.抗環(huán)瓜氨酸抗體、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檢測診斷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2011,32(12):1392-1394.
[5] 崔琢,李季青.抗CCP抗體檢測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482-1483.
[6] 李勇軍.血清學檢測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23(9):64-65.
R593.22
B
1671-8194(2013)35-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