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姬紅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對抑郁焦慮狀態(tài)冠心病患者護理的價值
段姬紅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00)
目的 評價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對抑郁焦慮冠心病患者的價值。方法 72例伴抑郁焦慮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谱o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干預措施。分別比較治療前后組間和組內(nèi)的SAS、SDS評分。結(jié)果 兩組治療后SDS和SAS評分均比治療前顯著性下降;觀察組治療后SDS和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結(jié)論 對伴抑郁焦慮的冠心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護理推廣。
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抑郁焦慮;冠心??;護理
冠心病是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并且病程漫長,容易反復發(fā)作,極易給患者和家屬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1]。冠心病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發(fā)生率較高,而心功能越差的患者其焦慮、抑郁情況也越嚴重[2]。本研究對伴有抑郁焦慮狀態(tài)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規(guī)??谱o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干預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冠心病并發(fā)抑郁焦慮患者72例,年齡39~77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齡(51.2±9.6)歲。觀察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51.7±8.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谱o理,如密切觀察病情、合理營養(yǎng)、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等措施。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干預措施。①健康教育。講授病程、治療、護理、療效、預后等相關知識,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shù)。②心理疏導。指導患者適度鍛煉、調(diào)節(jié)呼吸,安排內(nèi)心堅強的患者與抑郁焦慮患者進行語言及行動交流,指導其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以緩解壓力,矯正不良情緒和行為,做到冷靜、全面地看待疾病。③家屬參與。爭取家屬的配合與支持,傳授其簡單的心理治療方法,使患者感受到全面的關愛。
1.3 觀察指標
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判患者心理狀態(tài)[3,4]。
1.4 統(tǒng)計分析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組內(nèi)及組間SDS及SAS評分比較均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顯著性差異的標準。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和SAS評分比較,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和SAS評分的比較(分)
冠心病患者具有復雜多樣的心理反應,而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直接影響著疾病全過程,包括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各個方面。這些不良心理的產(chǎn)生和患者本人的性格特征、應對事件的方式及家庭社會支持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心理社會因素在冠心病的防治上應該被充分重視。心理狀況是否健康與冠心病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有密切關系,因此及時而有效地對不良情緒進行干預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復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5]。
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使患者正確了解疾病過程,樹立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從而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不利因素,提高患者對健康的認知。心理干預措施能使患者充分認識疾病及其發(fā)生機制,自然病程及其預后,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恢復患者回歸社會的勇氣。接受心理干預后的患者大都提高了依從性,能夠積極參與康復治療,促進身體功能恢復,提高日常活動能力[6]。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谱o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干預治療。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DS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而治療后觀察組SDS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因此對伴有抑郁焦慮狀態(tài)的冠心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導干預措施,能夠比常規(guī)??谱o理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極大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護理推廣。
[1] 葛均波,徐永健.內(nèi)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29.
[2] 梁燕儀,畢婧瑋,蔡文瑋,等.冠心病心衰患者抑郁、焦慮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diào)查[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6(13):1494-1497.
[3] Olatunji BO,Deacon BJ,Abramowitz JS,et a1.Dimensionality of somarie complaints: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J]. J Anxiety Disord,2006,19(5):544-562.
[4] Taylor R,Lovibond PF,Nicholas MK,et a1.The utility of somatic items in the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comparison of 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in chronic pain and clinical and community samples[J]. Clin J Pain,2005,20(1):90-101.
[5] 謝亞利.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shù)后心理和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1):11-13.
[6] 張振香,鄭蔚.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39-140.
R473.5
B
1671-8194(2013)34-0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