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代華
(中鐵十二局中心醫(yī)院口腔科,山西 太原 030053)
謝代華
(中鐵十二局中心醫(yī)院口腔科,山西 太原 030053)
目的 對牙缺損伴牙畸形患者應用正畸與修復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診治牙缺損伴牙畸形患者46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2例行直接修復治療,觀察組24例行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種植成功率、牙外觀恢復狀況、牙功能恢復情況與患者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種植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牙外觀及牙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牙列缺損伴牙畸形治療中,應用正畸與修復治療具有顯著療效,患者牙齒功能與美觀均可得到良好恢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牙缺損;牙畸形;正畸;修復
1.1 臨床資料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X線曲面斷層檢查,對是否存在牙槽骨豐滿、過度吸收與其他異常狀況進行確定。對于存在牙結石患者先利用超聲波展開牙齒清潔,對有牙周疾病伴隨發(fā)生患者先給予奧硝唑、甲硝唑口服治療,待患者炎癥消失后再展開后續(xù)治療。
1.3 觀察指標
隨訪6個月,對兩組患者牙外觀恢復情況、牙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統(tǒng)計修復體種植成功率,對比患者滿意度。修復體種植成功判定標準為:①修復體具有正常解剖形態(tài),且大小及形態(tài)均與口腔內現(xiàn)有牙齒相匹配;②在咬合部位不同時,患者前牙區(qū)域不存在明顯功能障礙;③修復體與鄰牙接觸處和同名正常牙齒接觸處一致;④修復體具有正常使用功能;⑤牙形態(tài)均正常且正畸牙穩(wěn)固,無反彈復位或松動等現(xiàn)象發(fā)生。⑥1年后吸收率低于0.3mm,四周無麻木、透射等持續(xù)性狀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患者修復體種植成功率及牙外觀恢復情況及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種植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牙外觀恢復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修復體種植成功率及牙外觀恢復情況及患者滿意度對比[n(%)]
2.2 兩組患者牙功能恢復情況
經6個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牙齒吞咽、咀嚼及語言功能均恢復正常,對照組尚有1例患者咀嚼功能未恢復,占比為4.55%。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牙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牙列缺損患者通常會伴隨牙齒畸形,這是因為牙列缺損起病原因較為復雜,常有鄰牙傾斜情況,牙體長軸中一般存在嚴重問題,因此容易引發(fā)牙畸形。這一疾病不僅會對患者口系統(tǒng)功能有嚴重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到患者面部美觀[3,4],嚴重時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理障礙,因此,采取有效矯正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2] 王娥,于吉冬.影響牙(牙合)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診意愿的多因素分析[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26(2):249-250.
[3] 廖圣愷,李建成,高益林,等.正畸正聯(lián)合治療骨性牙畸形25例臨床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37(7):775-776.
R783.5
B
1671-8194(2013)34-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