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壘,楊慶峰,李旭東,吳 昊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青島校區(qū),山東 青島 266041)
鈸式換能器由兩片類似于翹鈸的金屬平定錐殼和一片沿厚度方向極化的壓電陶瓷薄片粘結而成,粘結劑是由絕緣的環(huán)氧樹脂和固化劑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1-3]。
鈸式換能器具有體積小、質量輕,易于組陣等優(yōu)點,用途較為廣泛。國內學者近年來對該換能器進行了跟蹤研究,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王光燦、李鄧華等人通過ANSYS 有限元軟件分析、設計了鈸式換能器,分析了前3 階振動模態(tài),計算了諧振頻率,指出通過選擇恰當的空腔高度可以得到合適的諧振頻率和其它動力學參數,就鈸式換能器的材料常數與機電性能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分析了鈸式換能器的工作模式,壓力與鈸式換能器位移、等效壓電常數與端帽電極以及壓電陶瓷片形狀參數之間的關系,研究了制作工藝和仿真計算方法,實驗表明:其建模與計算方法有效、工藝可靠,為優(yōu)化設計彎張換能器提供了理論指導意義[4-10]。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5 所田豐華等人借助ANSYS 軟件分析了有效機電耦合系數、機械品質因數、節(jié)點位移、諧振頻率隨金屬端帽尺寸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了三階模態(tài)振型分析,解決了鈸式換能器旋轉對稱面上存在的躍變應力和應變的問題[11-12]。美國一直致力于該型換能器的研究,目前該技術已比較成熟,美國海軍已經完成了20 000 個陣元的組陣,并應用到了潛艇聲納上。
本文通過對鈸式換能器的模態(tài)分析和諧響應分析,繪制鈸式換能器的特性曲線,研究鈸式換能器的特性參數,分析換能器的工作狀態(tài)。
鈸式換能器結構示意圖如圖1 所示。通過ANSYS 有限元軟件對鈸式換能器進行分析和建模,考慮到軸對稱性,在建立鈸式換能器時只需選取二維單元即可。幾何模型中需考慮流體區(qū)域的尺度,即流體區(qū)域最外層邊界必須滿足遠場條件。對于圓形活塞換能器,流體區(qū)域半徑r 需滿足以下關系式:將鈸式換能器看作均勻圓形活塞換能器。其中,a 是圓形活塞半徑,λ'是聲波波長,c'是水中聲速,f 是聲波頻率,式(1)中r 主要由分析問題的上限頻率fH和下限頻率fL確定。取fH=30 kHz 和fL=1 kHz,由式(1)可確定r≥0.015 m,又無限吸聲單元FLUID129 對低頻和高頻激勵都執(zhí)行的很好,無限吸聲單元遠離結構或者振動源區(qū)域以外大約0.2λ'能產生較為準確的結果,此處因此,經綜合判斷,取r =0.15 m 即可滿足要求。劃分網格可得到一個包含一系列節(jié)點和單元的有限元模型。
圖1 鈸式換能器結構示意圖
求解時分析類型選擇諧分析Harmonic,求解方法選擇全量(Full)求解法。載荷步選項中設計分析頻率范圍是0 ~10 kHz,步長設為200 步,每步間隔為50 Hz。通過對鈸式換能器的模態(tài)分析和諧響應分析,得出了有、無結構阻尼下的導納模值曲線、電導、電納曲線、位移分布圖等。
導納曲線如圖2 所示,圖中虛線和實線分別表示考慮阻尼和不考慮阻尼時的導納曲線,基頻和二階頻率下無阻尼時導納值的變化幅度較大,有阻尼時變化幅度較小;同一曲線基頻下的變化幅度較二階頻率下變化幅度小。
圖2 導納曲線
電導、電納曲線如圖3 所示,圖中實線、虛線分別表示考慮阻尼時的電導、電納曲線,虛點線、虛點畫線分別表示不考慮阻尼時的電導、電納曲線。在有阻尼和無阻尼下,基頻和二階頻率下電納值均比電導值大,二階頻率下電納與電導的差值較基頻下大;基頻和二階頻率下無阻尼時電導、電納值的變化幅度較大,有阻尼時變化幅度較小。
圖3 電導、電納曲線
導納圓圖如圖4 所示,圖4 中實線、虛線分別表示考慮阻尼和不考慮阻尼時的導納圓圖曲線。小的不規(guī)則圓是基頻下的導納圓圖,大的未閉合的不規(guī)則的圓是二階頻率下的導納圓,因載荷步選項中設計分析頻率范圍是0 ~10 kHz,綜合電導、電納圖可知二階頻率下導納圓圖不能完全閉合的原因。
圖4 導納圓圖
基頻下有阻尼時聲壓場分布如圖5 所示。聲壓自由度解的實部代表聲場的波動特性,在近場區(qū)域有顯著差異表明有復雜的相位分布。鈸式換能器具有軸對稱結構,聲壓場也具有軸對稱性。
讀取基頻點的聲壓自由度解的實部和虛部,用載荷工況(LoadCase)中的存儲工況(Write Load Case)寫入工況(Case1)和(Case2)中,通過SRSS 作出運算:
讀取基頻諧振頻率點,畫出電勢分布圖如圖6 所示。電勢分布呈階梯形,由上到下依次遞減。
根據通用后處理器(POST1)中Plot Results 繪制出Y 方向位移分布圖如圖7 所示。圖7 中,金屬帽的空腔頂部Y 方向位移最大,空腔底部基本上沒有Y 方向的位移,驗證了鈸式換能器的工作原理。
根據Deformed Shape 繪制出結構變形前和變形后的圖,如圖8 所示。由基頻下的結構變形圖知鈸式換能器金屬帽空腔頂部彎曲變形最大,產生的振動位移最大,即壓電陶瓷片的徑向振動轉變?yōu)榻饘倜钡目v向振動。
圖5 有阻尼實部聲壓場分布圖
圖6 電勢分布圖
圖7 Y 方向位移實部基頻分布圖
圖8 基頻結構變形圖
建立了低頻鈸式換能器的二維軸對稱模型,通過有、無結構阻尼兩種情況繪出了有、無結構阻尼下的導納曲線、導納圓圖、聲壓場分布圖等,通過圖形分析可以直觀明了的觀察鈸式換能器的性能指標和振動規(guī)律,為分析設計換能器提供了依據。
[1]楊慶峰.鈸式換能器的有限元設計及研究[J].四川兵工學報,2011,32(10):81-81.
[2]欒桂冬,張金鐸,王仁乾.壓電換能器和換能器陣(上、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209.
[3]XU Q C,Yoshikawa S,Belsick J R,et al.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Capacitance for Use at High Pressures[J]. IEEE Trans. UFFC,1991,38(6):634-639.
[4]王光燦,林宇,王麗坤.Cymbal 換能器的有限元動力學分析[J].壓電與聲光,2003(5):418-421.
[5]王光燦,林宇,王麗坤. Cymbal 換能器的有限元模擬[J].壓電與聲光,2003,25(2):162-164.
[6]王光燦,王麗坤,李光.Cymbal 換能器的材料常數與機電性能關系研究[J]. 電子元件與材料,2004,23(10):33-35.
[7]馬永成,李鄧化,王麗娜.基于ANSYS 的Cymbal 換能器等效壓電常數分析[J]. 儀器儀表學報,2006,27(6):1313-1315.
[8]李鄧化,姚熹. 關于鈸式壓電復合換能器基陣的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1,23(3):236-239.
[9]許曉飛,李鄧化.MEMS 鈸式壓電復合換能器的設計與仿真[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8,23(1):27-30.
[10]李鄧化,夏頌,黃小麗.鈸式壓電復合換能器的有限元分析[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02,8(2):155-160.
[11]田豐華,蔡軍,呂林夏.Cymbal 換能器的有限元分析仿真技術研究[J].魚雷技術,2007,15(3):51-54.
[12]田豐華,蔡軍,呂林夏.Cymbal 壓電復合換能器的仿真技術研究[J]. 換能器及水下聲系統(tǒng),2007,26(5):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