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云 王 群*
(廣東省東莞市暨南大學附屬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廣東 東莞 523000)
全麻氣管插管術后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及麻醉護理的對策
張東云 王 群*
(廣東省東莞市暨南大學附屬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廣東 東莞 523000)
目的 在全麻下行氣管插管的手術患者在麻醉圍術期根據可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的不同誘因,采取相應的麻醉護理措施,預防或減少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方法 在麻醉前深入做好術前訪視,有效溝通,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做到提前預防;麻醉中密切觀察,熟練配合,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誘因;術后及時進行有效跟蹤、通過有效的麻醉護理干預,預防或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結果 由于麻醉護士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麻醉圍術期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相應的護理干預,通過此干預后患者術后并發(fā)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得到有效控制。結論 通過麻醉護士有針對性的在麻醉圍術期根據可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的不同誘因,采取相應的麻醉護理措施,不僅保障患者安全度過手術期,也降低了并發(fā)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并因此減低了住院成本,減少了醫(yī)療資源浪費。
全麻;氣管插管;呼吸道感染;麻醉圍術期;麻醉護理
全身麻醉下氣管插管患者,手術后并發(fā)呼吸道感染是外科術后醫(yī)院感染的常見類型,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屬高危人群,Heling等統(tǒng)計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后感染率高達17%[1],國內有學者統(tǒng)計報道,全身麻醉氣管插管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為11.79%,其中,呼吸道感染占40.62%[2]。因此研究和預防全身麻醉下氣管插管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多年的麻醉護理經驗,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
1.1 臨床資料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yī)院,年手術量達7000余臺次,選擇全麻插管的麻醉方式可占40%左右,我們對2011、2012年,進行跟蹤調查,2011年共做氣管插管全麻約2800例,發(fā)生呼吸道感染48例,2012年共做氣管插管全麻約2850例,發(fā)生呼吸道感染11例。
1.2 方法
1.2.1 原因分析
造成氣管插管全麻術后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患者自身的身體原因,如術前有呼吸道慢性感染,特別是老年人或吸煙較多而有慢性支氣管炎者,或患者患有嚴重的基礎疾病,因氣管導管及全麻藥物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麻醉藥的不良反應會抑制有效的咳嗽排痰,從而助長了術后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②麻醉醫(yī)師的操作原因,如插管手法是否熟練,在選擇何種型號管徑,插管深度,插管方式上是否錯誤;判斷氣管導管是否進入氣道;或遇困難氣道都會造成重新反復插管,直接導致術后咽喉腫痛,繼發(fā)呼吸道感染癥狀。③無菌物品及無菌操作因素,如全麻插管的物品如氣管導管、喉鏡片、面罩、管芯、及麻醉機呼吸回路消毒不徹底或消毒后再次污染是術后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④儀器使用因素,由于每日手術量很大,往往1臺麻醉機每日要完成多個患者手術的工作,這樣手術患者呼出的可能帶有感染菌群的濕熱氣體通過螺紋管在麻醉機回路內循環(huán),污染麻醉機機及相關部件,而麻醉機由于其內部構造特殊和復雜,內有電子元件和傳感器,造成了不易消毒滅菌[3],從而會造成呼吸氣道的交叉感染。⑤術后拔管過早,患者咳嗽反射尚未恢復,而麻醉藥和氣管導管的刺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不易排出;另外拔管時沒有充分吸痰,致痰液過多和滯留都可能導致誤吸而致呼吸道感染。⑥在護送患者回病房的路途中因患者意識尚未完全清醒,術后傷口疼痛的刺激,造成了血壓的波動,極易引起嘔吐的癥狀,若處理不及時因嗆咳會引發(fā)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危險。⑦患者回病房后因長時間臥床或傷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會造成氣管內分泌物過多和滯留,加之術后患者抵抗力降低,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危險。
1.2.2 麻醉護理對策
針對誘發(fā)氣管插管全麻術后呼吸道感染的不同誘因,我們采取相應的麻醉護理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①術前1d做好術前訪視,與患者進行細致溝通,詳細了解患者病情,交代禁食,禁水時間,避免因胃排空時間不夠而導致術中食物反流引發(fā)吸入性肺炎的危險,若患者有呼吸道感染情況立即提醒麻醉醫(yī)師是否暫停手術,對急診患者仔細詢問進食時間,根據訪視結果備齊麻醉藥品及儀器,指導做好口腔護理,遵醫(yī)囑準確進行術前用藥。②術日對氣管插管全麻患者,根據手術的不同準備不同的氣管導管,在麻醉師沒有特殊要求下,一般仰臥位的手術方式準備普通氣管導管,側臥位手術準備鋼絲管,口咽喉手術準備鼻腔氣管導管,開胸手術如食道,肺部手術準備雙腔氣管導管等,在前1d了解病情及與麻醉師交流的基礎上,備管正確,型號大小合適,特別是困難氣道的患者,要做好逆行插管的準備。③全麻用物徹底消毒對預防術后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非常重要。我們使用一次性無菌氣管導管、吸痰管、牙墊,而導管芯、麻醉喉鏡片及麻醉機呼吸回路(包括螺紋管、丫型管、面罩、呼吸囊)用戊二醛氣體消毒柜消毒使用,術后認真清洗用物,及時消毒。④對于麻醉機的消毒問題,我們每臺手術使用一個人工鼻,人工鼻在保證呼吸道濕度、溫度,增加呼吸道防御功能,防止院內交叉感染中的重要作用[4],可以降低呼吸回路微生物污染,減少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的概率,對感染或傳染的患者安置在專用感染正壓手術間,不接臺使用麻醉機,術后對整個手術間,包括手術間內放置的麻醉機等物品進行甲醛熏蒸12h,密閉消毒。⑤手術完畢當患者的通氣量和咳嗽、吞咽反射恢復正常以后,已達到呼喚能應的麻醉恢復程度,方可拔管。拔管前要充分吸痰,最好準備兩根無菌吸痰管,一根用于口、鼻腔及咽喉部吸痰,另一根用于氣管導管內及氣管系吸痰。拔管前必須先將存留在口鼻、咽喉及氣管系內的分泌物吸引干凈,方法是先將吸痰管前端越出導管的斜口端,一邊繼續(xù)吸引,一邊隨同氣管導管一起慢慢拔出(5s左右),這樣可以將氣管與導管外壁隙中的痰液一并吸出,減少感染的可能。⑥在護送患者回病房的路途中,應站在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預防吸入性肺炎,攜帶好搶救物品以防突發(fā)危險能及時進患者頭部以便觀察病情變化,讓患者去行搶救。⑦在進行術后回訪時,詳細了解病情,針對性的指導患者術后6h開始練習吹氣球至術后4~5d為止,可鍛煉腹肌力量,增加咳嗽力度,使痰液及時咳出[5]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我們采用的方法是:用雙手按住患者的季肋或切口兩側,限制腹部(或胸部)活動的幅度,讓患者吸一口氣,再用力咯痰,并作間斷深呼吸;如患者無力或怕痛而不敢用力咳嗽,可用無菌吸痰管插入氣管,激發(fā)咯痰或作吸痰;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咯出,可使用超聲霧化吸入,使痰液變稀易于咳出;如痰液持續(xù)過多,患者呼吸困難,缺氧嚴重者,可行氣管切開術。
通過對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2012年1月至12月,進行2年的跟蹤調查,經過麻醉護理措施的干預后,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進行對比,見表1。
表1 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進行對
全身氣管插管麻醉患者手術后并發(fā)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很多,但是只要醫(yī)護人員確保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無菌操作,懂得其發(fā)病原因及護理與防治的知識,加強責任心,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就可以預防和避免麻醉圍術期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降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
[1] Helling TS,Krantz S,Bertram K,et al.The value of clinical judg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nosocomial pneumonia[J].Am J Surg,1996,171(6):570-575.
[2] 王秀華,李倩,段寶玲,等.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的醫(yī)院感染控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8,5(13):1168-1169.
[3] 高曉東,胡必杰,王文娟,等.上海市10所醫(yī)院麻醉機內部管路污染情況及消毒方法探討[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726-1727.
[4] 劉利榮,王欣然.人工鼻在人工氣道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5,19(10B):2080-2081.
[5] 曹憶妹,王九花,侯小娟,等.吹氣球預防腹部手術后呼吸道并發(fā)癥[J].中華護理雜志,1996,31(6):361-362.
R473.6
B
1671-8194(2013)29-0216-02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