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蜂 哈團結(jié) 朱家明
(安徽省太和縣中醫(yī)院糖尿病科,安徽 太和 236607)
自制象皮生肌膏治療糖尿病足30例臨床觀察
鄒小蜂 哈團結(jié) 朱家明
(安徽省太和縣中醫(yī)院糖尿病科,安徽 太和 236607)
目的 觀察自制象皮生肌膏配合常規(guī)內(nèi)科及清創(chuàng)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均予以常規(guī)控制血糖、抗感染、擴血管等內(nèi)科基礎治療及局部清創(chuàng)處理。治療組在常規(guī)處理基礎上,將自制象皮生肌膏涂于患部瘡面上,而對照組在常規(guī)處理基礎上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涂于患部瘡面上,外蓋硼酸潰愈湯紗布(科室自制)。結(jié)果 治療組在治愈率及總有效率上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顯著減少足部潰瘍總面積及縮短治愈天數(shù)(P<0.05),同時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jié)論自制象皮生肌膏配合常規(guī)內(nèi)科及清創(chuàng)治療糖尿病足能減少感染發(fā)生,加快潰瘍面愈合,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糖尿病足;象皮生肌膏;中醫(yī)外治法
糖尿病足(DF)是糖尿?。―M)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國家,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潰瘍,大約1%的患者被截肢,糖尿病是許多國家截肢的首位原因[1]。我們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采用自制象皮生肌膏外敷配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DF30例,效果明顯,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1.1.1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采用1999年WHO糖尿病新診斷標準,診斷為2型糖尿病并符合糖尿病足的分型及分級標準(采用Wagner分級系統(tǒng))。
1.1.2 一般資料
選用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DF)潰瘍60例,采用隨機對照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50~80歲,平均(52.23±3.37)歲;DF按Wagner分級。I級(淺表潰瘍)12例,II級(深部潰瘍但無膿腫形成及骨受累)10例,ⅡI級(深部潰瘍?nèi)绶涓C織炎或膿腫形成有骨受累)5例,Ⅳ級(局部壞疽)3例;糖尿病病程5~30年,平均(8.60±2.03)年;糖尿病足病程I周至10個月,平均(2.0l±0.39)個月;入院時空腹血糖(8.3±2.16)mmol/L。對照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42~70歲,平均(51.00±3.65)歲;DF分級:I級(淺表潰瘍)13例,II級(深部潰瘍但無膿腫形成及骨受累)1l例,III級(深部潰瘍?nèi)绶涓C織炎或膿腫形成有骨受累)4例,Ⅳ級(局部壞疽)2例;糖尿病病程4~32年,平均(8.73±1.98)年;糖尿病足病程1周至11個月,平均(2.05± 0.35)月;入院時空腹血糖(11.60±2.23)mmol/L。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表明,兩組間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輕重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F>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內(nèi)科綜合治療兩組病例相同。①均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②根據(jù)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③給予改善微循環(huán)及擴張血管、抗凝等治療;④計算總熱量,嚴格糖尿病飲食原則進食,控制體質(zhì)量;⑤健康教育,囑適當運動,注意足部的自我保健。⑥給予患者心理教育,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治療的信心。
1.2.2 創(chuàng)面處理兩組病例均選用清創(chuàng)法。用科室自制硼酸潰愈湯(主要成分為硼酸、冰片、芒硝,比例為:3∶1∶2)沖洗潰瘍周圍皮膚,若創(chuàng)面有膿液或分泌物較多者,可改用四黃湯(組成:大黃60g、黃芩30g、黃連30g、黃柏30g、土茯苓15g、蒲公英30g)反復沖洗,再用3%雙氧水清潔創(chuàng)面,徹底去除壞死組織,若潰瘍表面痂皮較硬,先用海螵蛸(選個較大、楞鈍、有平面為優(yōu))刮除痂皮后再沖洗,然后用硼酸潰愈湯(科室自制)+3%雙氧水交替沖洗傷口,最后用生理鹽水沖凈創(chuàng)面,并用無菌紗布沾干。
1.2.3 外敷治療組
治療組在常規(guī)綜合內(nèi)科治療及清創(chuàng)基礎上,予以自制象皮生肌膏治療。藥物組成:象皮15g、冰片10g、乳香15g、沒藥15g、白芷15g、當歸30g、珍珠9g、紫草6g、血竭12g、兒茶6g。將上藥研成粉未(無聲為度),然后與凡士林按3∶7比例調(diào)成藥膏備用。用法:瘡面處理(見1.2.2)后,把藥膏首先涂在無菌紗布上,厚度不超過2mm,然后覆蓋傷口,邊緣以超過傷口周邊2~3cm為宜,再蓋上1~2層紗布,用繃帶固定紗布,換藥每日1次,膿液多時也可每日換藥2~3次,治療10d為1個療程。對照組在常規(guī)綜合內(nèi)科治療及清創(chuàng)基礎上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涂敷。方法:瘡面處理(見1.2.2)后,將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涂于紗布上,厚度2mm左右。將此紗布敷于潰瘍面,外蓋1~2層無菌紗布,用繃帶固定。換藥1天1次,膿液多時1天2~3次,治療10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方法
①潰瘍面的變化,分泌物的性質(zhì)及顏色,結(jié)痂是否脫落;②治療前后做血、尿、便三大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檢查,觀察并記錄治療期間有無如皮疹、局部疼痛、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發(fā)生;③兩組均治療結(jié)束后隨訪6個月。
2.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潰瘍創(chuàng)面結(jié)痂、脫落;顯效:潰瘍面縮小60%以上;有效:潰瘍面變淺,并有肉芽生長,分泌物變少,面積縮小30%以上;無效:潰瘍面未縮小或反而擴大,分泌物增多。
2.2 治療結(jié)果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結(jié)果及療效比較 [例(%)]
2.3 兩組治愈時間比較
治療組平均治愈時間為20.5d,而對照組為則30d。
2.4 副作用
兩組均未見明顯副作用。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糖尿病足的定義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經(jīng)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的下肢感染、潰瘍形成(或)深部組織破壞[3]。其早期表現(xiàn)為足部皮膚干燥、汗少或痛溫覺消失,繼而發(fā)展為腳趾潰爛、感染、發(fā)黑、壞死,并很快擴散到健康的腳趾,
最終致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積極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預防和治療感染,及時治療局部潰瘍等為本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本病屬中醫(yī)之“消渴”、“脫疽”等范疇。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氣血凝滯,脈絡瘀阻,日久化熱,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終致潰爛不愈。故而,從臨床表現(xiàn)上分類,本病又屬于外科范疇?!夺t(yī)學源流》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說,所以我們在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自制象皮生肌膏局部外敷。方中象皮具生肌作用,促使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使之愈合;冰片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jīng),用之具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其含右旋龍腦,局部應用鎮(zhèn)痛作用好,能抑制金葡菌等多種病菌生長,并有防腐作用,在外用清熱消腫、生肌斂瘡方中均用之;乳香、沒藥功效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現(xiàn)代藥理研究其內(nèi)含樹脂、樹膠、揮發(fā)油,具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止痛,促進局部肉芽生長,為外傷科要藥;白芷辛溫,可消腫排膿,現(xiàn)代藥理研究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當歸歸肝經(jīng),活血行氣,“主諸惡瘡瘍,金瘡”(《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綱目》謂其“可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闭渲榭伞盎瘣函?、收內(nèi)潰破爛”(《本草匯言》);紫草現(xiàn)代藥理研究亦可抑制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多種細菌;血竭、兒茶均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斂瘡生肌之功,二者常相須連用,為傷科要藥,《日華子本草》謂其“治一切惡瘡疥癬,久不合者,敷[4]。”諸藥合用,則可起到瀉火解毒、祛腐生肌、活血止痛、潤膚之功。主治濕熱邪毒瘀滯肌膚所致之癰瘍,壞疽,疔瘡,流注,瘰疬等病之腐肉大部分脫落,膿水將盡,瘡面清潔,肉芽組織新鮮,使用本品可加速瘡口愈合。
目前糖尿病足病的治療在大醫(yī)院主要是采取截肢、搭橋或干細胞移植手術。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面大、風險非常高,很容易感染和復發(fā),所以患者在多次手術治療后很可能失去生命[5]。所以許多患者得了此病后,很容易喪失生活的信心,而采用自制象皮生肌膏外治,因其一方面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及肉芽組織的生長;另一方面保護創(chuàng)面,避免受到摩擦碰撞,還能與外界隔離,降低細菌感染的發(fā)生,從而能大大提高DF的治愈率,明顯縮短潰瘍面愈合時間。且在治療期間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故用于臨床安全、有效。另外,中醫(yī)藥價格低廉,尤其適合在廣大農(nóng)村使用,值得推廣。
[1] 許曼音.糖尿病學[M].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
[2] 張惠芬,遲家敏,王瑞萍.實用糖尿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50-453.
[3] SuekiH,FurukawaN,Higo N,et a1.Association off Verrucous skin lesions and skin ulcers on the fee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J].Clin-Exp Dennat01,2004,29(3):247-253.
[4] 高學敏.中藥學.新世紀[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
[5] 李炳輝.糖尿病足及下肢慢性創(chuàng)面修復[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
R587.1
B
1671-8194(2013)30-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