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普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9)
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的療效觀察及臨床診斷方法的探討
尹中普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9)
目的 探討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的臨床療效及臨床診斷方法。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71例鼻息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單純的鼻內鏡手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預后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為(32.7 ±3.5)min,出血量為(71.9±5.2)mL,臨床有效率為94.9%(37/39),住院時間為(4.7±1.3)d,對照組的手術時間為(54.6±2.8)min,出血量為(138.4±8.6)mL,臨床總有效率為67.8%(21/31),住院時間為(8.4±1.5)d,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鼻內鏡下手術治療鼻息肉臨床療效確切、可靠,在手術前后加用糖皮質激素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鼻內鏡;鼻息肉;臨床療效
鼻息肉為鼻部常見病之一,是由于極度水腫的鼻腔鼻竇黏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漸下垂而形成,多數認為慢性感染和變態(tài)反應是致病的可能原因,因此有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常并發(fā)此病[1],但近年發(fā)現其與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內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也有密切聯系,臨床X線攝片可發(fā)現鼻腔軟組織影,鼻竇內密度增高、黏膜增厚等癥狀,臨床表現為持續(xù)性鼻塞、嗅覺減退、流涕、頭痛等癥狀,臨床治療多先給予藥物治療,當藥物治療無效后給予手術治療[2],本文將糖皮質激素應用于鼻內鏡手術治療前后,通過觀察臨床療效,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1.1 患者資料
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鼻息肉患者71例,男性42例,女性29例,年齡在18~60歲之間,所有患者無其它嚴重疾病或糖皮質激素應用禁忌證。對照組為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間收治32患者,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齡(38.6.8±1.9)歲,參考海口分型標準,Ⅱ型1期患者4例,Ⅱ型2期患者9例,Ⅱ型3期患者11例,Ⅲ型患者8例;觀察組為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間收治的39患者,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齡(41.4±2.5)歲,Ⅱ型1期患者5例,Ⅱ型2期患者13例,Ⅱ型3期患者15例,Ⅲ型患者6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來自同一屬性樣本,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后均給予抗生素、維持酸堿和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措施。對照組局麻下給予鼻內鏡麥塞克林格手術切除鼻息肉、鉤突及篩泡,并開放篩竇和擴大上頜竇開口[3];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術前1周口服糖皮質激素藥物地塞米松20mg,2次/d,術后口服地塞米松30mg,2次/d,并輔以曲安奈德噴霧劑[4],3次/d。
1.3 療效觀察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常規(guī)指標。并于12周后,觀察兩組患者上皮化情況,根據上述指標判斷臨床療效:將臨床療效分為三類:治愈即頭痛、鼻塞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黏膜上皮化和竇口開放情況良好,未見膿性分泌物;顯效即臨床癥狀顯著好轉,黏膜區(qū)域性肥厚,可見新鮮肉芽組織;無效即臨床癥狀未見變化甚至惡化,竇口變狹窄甚至閉鎖,且可見明顯膿性分泌物[5]。將治愈例數和顯效例數視為總有效率。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及預后從表1中可見,觀察組治愈12例,占比30.8%(12/39),臨床總有效率為94.9%(37/39),對照組治愈7例,占比22.6%(7/31),臨床總有效率為67.8%(21/31);觀察組手術時間、出血量等也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鼻息肉的發(fā)病機制尚無確切的定論,其臨床治療方法也有較大爭論,學多學者認為藥物保守治療較好,雖然藥物保守治療時間周期長,但復發(fā)概率小,但也有部分人認為,手術治療快速、安全、有效,能及時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手術切除后易復發(fā),本文將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相結合,在鼻內鏡手術切除的同時,給予患者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通過觀察臨床療效發(fā)現,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較好,術中出血、總有效率均顯著優(yōu)于單純手術患者[6],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之所以能提高臨床療效,基于以下幾點,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同時能穩(wěn)定黏膜和血管的內皮細胞,保證其良好的屏障作用,另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作用,能減輕鼻息肉的炎性反應及減緩病情發(fā)展,在鼻內鏡下手術切除鼻息肉手術中,將糖皮質激素應用于手術切除前后能強化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王朝永,王平,張麟燕,等.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573例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0,39(13):1685-1686.
[2] 龐玲,張家雄,肖琴,等.克拉霉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療效觀察[J].同濟大學學報,2009,30(2):123-125.
[3] Macdonald KI,McNally JD,Massoud E.Quality of life and impact of surgery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J].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9,38(2):286-291.
[4] 符牧,李春林.鼻內鏡手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0,50(24):100-101.
[5] 林海,陳賢明,甄澤年.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出血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09,15(1):59-63.
[6] 王紹忠,吳建,甘青,等.阿奇霉素聯合布地奈德噴鼻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術后療效及對嗜酸性粒細胞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7):1730-1731.
R765
B
1671-8194(2013)20-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