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工商總局獲悉,剛剛通過的商標法明確馳名商標不能用于廣告宣傳、展覽及其他商業(yè)活動。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局長許瑞表談到,中國商標法1982年制定,先后于1993年和2001年兩次修改,本次修正案的主要內容集中在三方面:
首先,增加聲音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增加“一標多類”商標注冊申請新方式;開放了商標注冊的電子申請;增加商標局與申請人的商標審查溝通程序;增加商標審查與審理工作的法定時限;重新構架商標異議程序。
其次,規(guī)定只有商標局、商評委及人民法院在具體案件審理過程中才能認定馳名商標,并明確馳名商標不能用于廣告宣傳、展覽及其他商業(yè)活動;規(guī)定將他人馳名商標、注冊商標作為企業(yè)名稱的字號使用誤導公眾的,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明確禁止搶注因業(yè)務往來等關系而明知他人已經在先使用的商標;規(guī)定商標注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實際使用的,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增加商標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要求其保守委托人的商業(yè)秘密,不得代理具有搶注情形的商標注冊申請,不得注冊除對其代理服務申請以外的商標。
第三,明確故意為侵權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屬于商標人侵權行為;提高商標侵權行為罰款的數額,增加對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定從重處罰情節(jié)。對“5年內實施2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應當從重處罰”。規(guī)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判定懲罰性賠償;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將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判定的法定賠償額上限從人民幣50萬元提高的300萬元。
新修正的內容,旨在進一步方便申請人注冊商標,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截至2012年底,中國商標累計申請量、注冊量分別為1136萬件和765.6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達640萬件,均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