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最近認識了一個書店老板,他早年讀過一所中專,畢業(yè)后被分到了一家工廠做材料員,3年后廠子因效益不好關門了,他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工作,一下子成了下崗大軍中的一員。為了生存,他到處找親戚朋友,托他們幫自己重新找一份工作,但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工作仍無著落。他內(nèi)心非常焦急,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忽然想:既然別人幫不上忙,那我為什么不自己想想辦法呢?他決定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靠自己走出一條路來。他打算做點小本生意,他到街上考察了一番,認為如果在師范大學門口擺一個書攤效果應該不錯。第二天,他就去文化市場批了幾十本書回來,用車子馱到師范大學門口擺起了一個小書攤。第一天,他就賺到了11元錢。嘗到了甜頭之后,他就認認真真地經(jīng)營起圖書來了,隨著品種的不斷增多,收獲也越來越大。一年半以后,他手中有了一點積蓄,就在師范大學門前租了一個小門市,開了一個小書屋。以后,他的經(jīng)營規(guī)模不斷擴大,書屋變成了大書店,他也成了有房有車的老板。談到這一切,他無限感慨地說:人在關鍵的時候,要學會自己幫自己,不能一味指望別人,要放棄“誰能來幫我”的念頭,然后憑著一份自信,就能走出人生的低谷。
曾在書上讀到過兩個關于落水者的故事:有一個人,夜里在河邊走,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河水很深,水流也很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他起先拼命喊叫,希望能有人來救他,但喊了幾聲后發(fā)現(xiàn)沒有人來救他,便冷靜下來,用力朝岸邊劃過去,嗆了好幾口水,終于撲騰到了岸邊,他得救了,而救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還有一個人,夜里行走時一下子掉進了路邊的水溝里,他嚇蒙了,大喊救命,喊得筋疲力盡的,又接連嗆了幾口水,最后淹死了。第二天,當人們打撈尸體的時候,發(fā)現(xiàn)溝里的水并不深,只沒到胸部,如果落水者不慌張的話,他自己站起來走到岸上就會得救。
同樣是落水者,一個掉到了深水里,卻靠自己的努力救起了自己;而另一個掉到了沒什么危險的淺水溝里,卻由于被動地等待他人相救,結果被水淹死了。兩個落水者的不同結局,難道說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嗎?
當生活陷入低谷的時候,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是一種幸運,但不能完全指望別人:求人不如求己,自救永遠勝于他救。只有依靠自己不懈努力,才能找回亮麗的人生??繅?,靠娘娘會老。自強自立,永遠是人類精神家園中一道不滅的光輝。學會自己幫自己,正可謂是一種睿智的選擇。
編輯/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