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先 上海鐵路局辦公室(同濟大學)
近年來,我國高速鐵路發(fā)展迅速。上海鐵路局管內已有10條高鐵,其營業(yè)里程達到2 323.2 km,占全國高鐵營業(yè)里程的23.7%。高鐵的快速發(fā)展,使新技術新裝備大量投入運用,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對職工素質的要求更高,這使職工培訓工作面臨新的課題和新的任務。深入分析當前職工培訓存在的不足,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對于提高職工培訓質量、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適應高鐵運營管理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運用風險管理理論[1],評估影響職工培訓能力形成的風險因素,并提出對策。
本文擬運用層次分析法[2]對職工培訓風險進行評估。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應用網絡系統(tǒng)理論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它是指將一個復雜的多目標決策問題作為一個系統(tǒng),將總目標分解為多個子目標或準則,進而分解為多指標的若干層次,通過定性指標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層次單排序(權數(shù))和總排序,以作為目標(多指標)、多方案優(yōu)化決策的系統(tǒng)方法。此外,在評估過程中,還將用到聚類分析法理論[3]。
根據(jù)上海鐵路局職工培訓管理要素,按層次分析法建立三層次模型,用于風險評估。一是目標層。本模型的目標層表示上海鐵路局職工培訓能力。二是準則層。設培訓網絡、基礎能力、保障機制等3個準則。這3個準則是否與新的培訓要求相適應,將直接影響職工培訓能力的形成。三是方案層。3個準則共有12個因素。屬于培訓網絡準則的共有職工培訓基地、站段實訓基地、社會培訓機構3個因素。屬于基礎能力的共有培訓制度、培訓教材、師資隊伍、培訓手段4個因素。屬于保障機制的共有質量評估機制、培訓考核機制、激勵約束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經費保障機制5個因素。各個因素是否適應新形勢下的培訓要求,將分別對相應的準則造成影響,最終對培訓能力的形成帶來影響。按照目標到方案,自上而下地將各類因素之間的直接關系分不同層次排列出來,構成直觀的層次分析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職工培訓風險評估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通過建立兩兩比較矩陣,運算得出準則層、方案層各指標的權重,并結合運用聚類法理論,最后計算出職工培訓風險的綜合評價值。
(1)準則層權重值計算
根據(jù)咨詢專家意見,對培訓網絡不適應、基礎能力不適應、保障機制不適應3個準則按照嚴重程度進行兩兩比較,建立矩陣Z:利用和法,運算矩陣得:
三個準則的權重:B=(0.629,0.259,0.112)T。檢驗一致性計算,CR=0.036<0.1。因為CR<0.1,所以上述的計算結果符合一致性要求。
(2)方案層權重值計算
根據(jù)咨詢專家意見,對方案層12個因素,按照對相應的準則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進行兩兩比較,建立矩陣Z1、Z2、Z3:
同理,通過和法運算,得出三類方案12個因素的權重值:B1=(0.581,0.309,0.110)T;CR=0.003<0.1。
B2=(0.558,0.057,0.263,0.122)T;CR=0.044<0.1。
B3=(0.134,0.260,0.503,0.068,0.035)T;CR=0.054<0.1。
由于CR<0.1,所以上述計算結果均符合一致性要求。
(3)目標層綜合權重值計算
根據(jù)方案層的權重計算結果,得到矩陣A,它是一個12行3列的矩陣。已知準則層權重列向量為B=(0.629,0.259,0.112)T,它是一個 3行 1列的列向量。則 12個風險因素的權重列向量為G=A×B,G是一個12行1列的列向量。
按照定量評價的需求,建立職工風險評價集和評價尺度[4],評價集和尺度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體現(xiàn)“兩頭小、中間大”,成正態(tài)分布。
表1 評價集與尺度集對應關系表
根據(jù)聚類法理論,以及方案層權重計算結果得到的矩陣A數(shù)據(jù),確定數(shù)值在0.16以下者為風險低;0.17~0.199者為風險一般,0.20以上者為風險高。這樣風險高者得93分,風險一般者得62分,風險低者得20分。由此,風險因素及其得分(U)如表2所示。
表2 風險因素及其風險得分表
由此,職工培訓風險的綜合評價值是:R=U×G。其中,G為12個風險因素的權重列向量,U為20個風險因素的得分行向量。計算:
即:職工培訓風險的綜合評價值為82.6。
(4)職工培訓風險評估結果分析
根據(jù)計算,上海鐵路局職工培訓風險的綜合評價值為82.6,對照表1分析,可知職工培訓風險處于一般水平,屬于可接受的范疇;但由于分值較高,表明職工培訓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應采取應對措施。
根據(jù)各風險因素的權重計算和風險評估結果,應采取以下對策:
根據(jù)提高職工素質的需要,應按照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推進職工培訓基地專業(yè)化建設,建立“1+5+X”的培訓網絡格局?!?”,就是以目前的上海職工培訓基地為依托,建成1個路局級高鐵綜合培訓基地,開展高鐵移動設備和基礎設施專業(yè)化培訓。“5”,就是以同步現(xiàn)場、資源共享為目標,采用實物設備、模擬設備、仿真設備,分專業(yè)配強徐州、蚌埠、南京、無錫、杭州等其他5個職工培訓基地的演練設備設施,滿足各專業(yè)培訓需要。“X”,就是完善若干個站段實訓演練場所,按照與路局職工培訓基地功能錯位、資源共享的原則,分系統(tǒng)分工種完善設施設備,滿足站段實作培訓和日常學技練功需要。同時,應堅持“以我為主、內外結合、市場運作”的工作思路,選擇地方院校、設備制造廠家和供應商作為委外培訓基地,主要承擔高素質骨干人才培訓和后備人才培養(yǎng)等任務。應深化校企溝通,密切與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開展戰(zhàn)略合作,通過送培等有效形式,滿足人員引進和職工培訓的需要。
按照當前基礎能力現(xiàn)狀,應采取四項措施:一是落實培訓制度。嚴格按照培訓管理制度組織教育培訓,努力克服“有章不循”的現(xiàn)象。全面落實《鐵路職業(yè)技能培訓規(guī)范》、《高速鐵路崗位培訓規(guī)范》等,做到制度化、規(guī)范化培訓。二是改進培訓教材。針對80個鐵路特有工種,應編制各技能等級的實施性培訓計劃和大綱,明確各工種培訓項目和課程內容。加快開發(fā)涵蓋安全、技術、操作、案例、應急等方面的模塊化教材及題庫,形成滿足全局各崗位培訓需求的模塊化教材和電子音像(多媒體)教材?;鶎诱径我詰獞獣橹攸c,開發(fā)易學易練、實際實用的模塊型、案例型教材。三是建好師資隊伍。鑒于高鐵運營實踐性強的特點,應把擴大兼職師資隊伍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來抓??梢栽谌址秶鷥冗x聘專業(yè)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善于教學授課的優(yōu)秀人才作為兼職師資。關鍵的措施是,應實施兼職師資激勵約束制度,建立“首培任教”機制,優(yōu)先推薦兼職師資首批參加重點培訓,承擔相關課程普及培訓任務;建立專業(yè)管理人員任教機制,優(yōu)先從路局、站段業(yè)務部門選拔人員擔任兼職師資;實施政策傾斜,在職稱評審、職務晉升、評先表彰、學術交流等方面,實行兼職師資優(yōu)先;提高兼職師資待遇和授課費標準,做到“誰授課、誰得益”。四是優(yōu)化培訓手段。充分應用模塊化教學考試系統(tǒng),打造覆蓋到班組的網絡學習平臺,有效緩解工學矛盾,實現(xiàn)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依托職工培訓基地和站段實訓設備設施,打造仿真實訓平臺,開展模擬演練,增強培訓現(xiàn)場感。
通過完善質量評估、培訓考核、責任追究、經費保障機制,提高職工培訓質量。一是健全質量評估機制。根據(jù)高鐵發(fā)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修訂《職工培訓質量評估辦法》,對各個培訓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過程監(jiān)控,并形成總體評估結論。在高鐵崗位和主要行車工種推行“培考分離”制度,整肅考風考紀,嚴格考試考核,以考試成績檢驗培訓質量。實行崗位跟蹤辦法,對職工培訓前后崗位表現(xiàn)進行對比分析,由送培單位反饋培訓質量。二是健全培訓考核機制。鐵路局應加強對職工培訓基地、運輸站段培訓項目的動態(tài)督導,并以半年或一年為周期,實行教育培訓工作績效考核。對評為培訓工作先進單位的,鐵路局應給予一次性獎勵和一次性增撥職教經費。三是健全責任追究機制。按照“誰培訓、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級各類培訓的責任主體,凡降低培訓標準、弄虛作假,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單位負責人、培訓部門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特別是在發(fā)生安全和質量事故后,應追究職工培訓管理責任。四是健全經費保障機制。應提足用好職教經費,鐵路局和站段每年均應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職教經費,重點向高鐵崗位、行車主要工種人員及高技能人才培訓項目傾斜。加大設備設施投入,為職工培訓基地配備與現(xiàn)場同步的演練設備。
以提升職工參與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提高培訓質量為目標,強化激勵措施。一是推行培訓考核與使用待遇一體化機制。將職工技能素質作為重要的考核因素,納入內部分配的考核內容,形成以素質決定崗位、以崗位和業(yè)績決定收入的激勵機制。二是持續(xù)開展全局職業(yè)技能大賽。每年或每兩年組織一次全局職業(yè)技能大賽,對獲得路局級以上的技能人才,給予一次性獎勵。各站段應持續(xù)開展崗位技能比武,表彰獎勵優(yōu)秀人才。三是實行職工有償培訓制度。對鐵路局、基層站段組織的各類培訓,因考試不合格需重復培訓的,可分項目類型、按一定比例由個人支付費用。對專業(yè)學歷教育,簽訂培訓協(xié)議,先由個人支付學費,再憑學年成績合格單、畢業(yè)證書,按規(guī)定予以補助。通過機制引導,激發(fā)職工學技練功、愛崗敬業(yè)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職工培訓風險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風險監(jiān)控。因為當舊的風險消除后,可能又會出現(xiàn)新的風險,因此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等環(huán)節(jié)應連續(xù)不斷地進行下去,形成有效的風險監(jiān)控機制。建議在一段時間后,對風險進行再分析,確保風險應對方案能夠切實有效地進行。另外,應注意總結經驗,為風險管理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