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普彥,郭力,石媛慧,許莉,陳佳江,韋練,張廷模
石斛為蘭科(Orchidaceae)石斛屬(Dendrobium Sw.)多年生草本植物,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于《本草綱目》亦作為一種名貴中藥有所收錄[1],其功效[2~3]主要為滋陰清熱、益胃生津、潤肺止咳,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已有2000多年的應用歷史。石斛屬植物的化學成分類型多樣,主要有生物堿、Stilbenoids類、芴酮、香豆素、多糖等[4],然而石斛種類繁多,僅我國國內石斛種類就有76種[5]之多,不同種石斛所含化學成分類型不同,同種不同產地、不同采收期的石斛,其化學成分也有較大差異,為此本實驗采用了GC-MS聯(lián)用技術[6]對翅萼石斛進行了脂溶性化學成分研究,為進一步研究翅萼石斛的化學成分提供相應的依據。
Agilent 7890A/5975C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
翅萼石斛由四川萬安石斛產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并經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李敏教授鑒定確認,所用試劑均為AR級。
取藥材粉末5.0 g,精密稱定,加入石油醚(60~90℃)100 mL,浸漬過夜,超聲30 min,過濾,揮干,殘渣加無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5 mL,即得。
HP-5 MS型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溫,初始溫度50 ℃,以7 ℃.min-1速率升溫至150 ℃,保持2 min,再以2 ℃.min-1速率升溫至250 ℃,保持14 min;進樣口溫度280℃;載氣為高純度氦氣(99.999%),柱前壓7.65 psi,載氣流速1.0 mL.min-1;進樣量1 μL;不分流。離子源為EI源;離子源溫度230 ℃;四極桿溫度150 ℃;溶劑延遲4 min;質量范圍20~800 amu。
供試品溶液經 GC-MS 聯(lián)用分析,得到總離子流圖(見圖1),將所得各組分的質譜數據通過Agilent 5975C MSD化學工作站檢索Nist標準質譜圖庫進行檢索,結合有關的文獻進行圖解,確認翅萼石斛石油醚部位的化學成分。通過Agilent 5975C MSD化學工作站數據處理系統(tǒng),按峰面積歸一化法進行計算,求出各化學成分的峰面積相對百分含量,結果見表1。
表1 翅萼石斛GC-MS分析結果表
?
圖1 翅萼石斛脂溶性化學成分GC-MS總離子流色譜圖
翅萼石斛中解析出 34個色譜峰,相對含量占總含量的71.859%,質量分數大于1%的化學成分有九個,分別為棕櫚酸甲酯(3.913%)、鄰苯二甲酸二丁酯(37.174%)、硬脂酸甲酯(2.526%)、十七烷(1.446%)、9 - 辛基十七烷(1.133%)、四十四烷(1.078%)、二十五烷(6.158%)、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4.757%)、二十一烷(3.767%)。
3.1 本研究首次采用GC-MS聯(lián)用技術對翅萼石斛的脂溶性成分進行了分析鑒定,共鑒定出34種化合物,主要為烷烴類和酯類,為進一步了解翅萼石斛化學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3.2 本實驗所得結果,翅萼石斛以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對百分含量為最高,與藥典石斛脂溶性成分GC-MS對比(文章已錄用)相比較,存在較大差異,金釵中并未檢測到該成分,而鼓槌和流蘇中雖然存在該成分,但含量并不如翅萼石斛中高,其他成分亦存在顯著性差異。幾種石斛尚需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對比研究,將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完善。
3.3 GC-MS聯(lián)用技術一般用于揮發(fā)油成分的分析,但揮發(fā)油提取所需樣本量較大,而石斛為瀕危植物,資源有限,因此本次試驗僅對其脂溶性成分進行了分析,在后期工作中將進一步完善。
[1] 宋經元,郭順星,肖培根.近十年來石斛屬植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 2004, 39(10):725.
[2] 鄧銀華,徐康平,譚桂山.石斛屬植物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藥材, 2002, 25(9): 677.
[3] 王康正,高文遠.石斛屬藥用植物研究進展[J].中草藥,1997,28(10):633.
[4] 張光濃,畢志明,王崢濤,等.石斛屬植物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3,34(6):附5.
[5]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第6(2)卷.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0:116.
[6] 欒陽,張慧, 康廷國.掌葉半夏脂溶性成分GC-MS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