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光
顧晉是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結(jié)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這位聲名遠揚的外科大夫,從2000年起,卻一直在研究一門不那么專業(yè)的學問——如何將壞消息傳遞給病人。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那天上午,顧晉穿著白大褂走進診室。剛進來,就有不少病人圍上來。有希望加號的,有希望給自己先看的。他一一安慰大家,并讓助手給一些急切的病人加號。頓時,診室安靜下來。顧晉坐定,開始接診。
一個從外地來的病人,盯著顧晉的一舉一動。顧晉仔細看完病人的化驗單,拍拍病人的肩說:“你腸子上長了個東西,我給你拿掉就行?!?/p>
病人怔了一下,隨后似乎略微放松下來,點點頭說:“全聽您的?!?/p>
這是顧晉告訴病人壞消息的一種方式。他盡量避免使用諸如“癌”“腫瘤”“轉(zhuǎn)移”等刺激性的字詞,而是用“東西”“跑”等病人容易接受的字詞替代。
“做醫(yī)生,有時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顧晉說。剛?cè)胄袝r,他并不太在意與病人的交流。1999年,他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內(nèi)外科學院做訪問學者,目睹了美國同行如何與患者溝通。美國的做法是直接告知病人實情,這是法律規(guī)定。“不過,告知實情不意味著不講方式方法?!鳖檿x說,美國醫(yī)生非常重視與病人的溝通技巧,一些醫(yī)學院還專門開設“如何告訴病人壞消息”的課程。
從美國回來后,顧晉開始意識到,“如何告訴病人壞消息”是門值得好好鉆研的學問。
我們有辦法
30多年的外科醫(yī)生職業(yè)生涯中,顧晉見過形形色色試圖向病人隱瞞病情的家屬。
一次出診時,一對年輕夫妻進入診室。女子父親直腸癌并肝轉(zhuǎn)移,小兩口極力主張隱瞞病情,并叮囑顧晉,千萬別告訴父親實情。顧晉嚴肅地對小兩口說:“我看得出他是一個非常堅定的人,他的病情非常嚴重,但是我有治療辦法。另外病人也有知情權(quán)?!毙煽谧罱K同意告訴病人病情。
顧晉首先告訴病人:“你的病情不簡單,但是我們有辦法?!辈⒃敿毾蛩隽苏f明。病人聽完顧晉的話后,堅定地表示,一定積極配合治療,對治療結(jié)果充滿信心。小兩口聽到父親的話后,也放心許多。
在顧晉看來,病人知道真相并不那么可怕?!安∪藢南⒌某惺苣芰Ρ任覀兿胂蟮囊獜姟?膳碌氖窍嗷ル[瞞,浪費了感情,甚至延誤了治療?!?/p>
他的母親,就是被癌癥奪走生命的。母親是一名醫(yī)生,對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她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非常平靜。住院期間,一天,母親叫顧晉到身邊,拉著他的手說:“我想回家一趟。”顧晉沒有猶豫,向主管醫(yī)生請假后,帶著母親回家了。
回家后,母親非常淡定,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他到現(xiàn)在還能記得母親安排完所有事情后準備離家的那一刻。母親看了家最后一眼,鎖上門,只說了一句“我們回醫(yī)院吧”。顧晉很想再聽母親說點兒什么,可她什么也沒說。
“病人是一個有病的人,他應該得到尊重。溝通是一個重要的方法,是外科醫(yī)生最重要的職業(yè)技能之一?!鳖檿x說。
醫(yī)學應是“溫暖的科學”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慰藉?!边@是美國醫(yī)生特魯多的座右銘,在一篇博客中,顧晉引用了這句話。
多年前,顧晉剛剛從醫(yī)學院畢業(yè),在兒科實習時,接觸到一個得白血病的小患者。孩子快不行了,許多老師同學都安慰他,說他表現(xiàn)得很堅強,但孩子對這樣的安慰無動于衷。
一名老醫(yī)生對孩子說:“孩子,我們知道你不舒服,你可能就要離開我們了。你最喜愛誰呀?”
孩子立即回答:“外公,但是他已經(jīng)不在了。外婆說外公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p>
“孩子,你靜靜地睡吧,很快就能見到外公了?!?/p>
“真的嗎?”孩子眼里閃著光芒。
“是的,孩子,睡吧?!崩厢t(yī)生說。
顧晉看著孩子慢慢地離開了人世,但孩子臉上帶著喜悅。這個故事,顧晉經(jīng)常講給大家聽?!案嬖V病人壞消息后,還要給病人足夠的關愛與希望。愛可以改變世界,超越科學的界限?!鳖檿x說。
他期望醫(yī)學是“溫暖的科學”。為此,這個知名外科大夫堅持每個工作日早晨到病房,和病人說點兒家長里短的事。一些病人常去病房走廊的一角曬太陽,他發(fā)現(xiàn)后,就買了一對沙發(fā)放到那里。
作為一名腫瘤科醫(yī)生,他常常有很多無奈。他的父親,也是在他眼皮底下,被癌癥奪去了生命。父親得癌癥后,顧晉每天都去探望。有一次他問父親需要什么,父親沉思片刻后回答:“我需要你多陪陪我,其他的都不用了?!?/p>
(摘自《中國青年報》201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