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念
【摘 要】隨著我國大學生物科學的日益發(fā)展和對生物實驗的不斷重視和關注,科研實驗設備及各種教學儀器不斷被引進,配套的生物學實驗室也在不斷被建設和發(fā)展,變得繁重的不僅有科研教學工作,同時帶來的,還有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在我國大學生物實驗室里,除了各種繁多復雜及昂貴的實驗儀器設備需要妥善合理的保養(yǎng)維護等管理外,實驗易耗品的有效合理的利用和節(jié)約,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管理工作。本文下面就高校生物學實驗室的管理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生物、實驗室、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2-0261-01
在我們的教學中,理論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實驗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實踐是獲得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而課堂教學只有聯系好實驗,才能真正有效的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獲得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1、高校生物實驗室管理現狀
1.1 高校用于教學的實驗室普遍存在著利用率不高
在我國高校生物學實驗室存在使用時間不夠長的問題,這是由于觀念陳舊、管理落后、不重視實驗教學等許多因素造成,這樣導致實驗室的使用幾乎只是在有實驗課的情況下才被使用,就連實際實驗課需要對實驗室的使用的時間也不夠長。
1.2 管理手段落后,資源無法共享
在我國高校中的生物學實驗室管理中,存在各種“小而全”實驗室,這樣不僅造成實驗室經費浪費及使用不均衡問題,也導致實驗室及有關設備使用率降低,管理工作也無法做到統籌安排。因此,有管理手段落后、資源無法共享的問題。
1.3 貴重大型儀器的管理不科學
在我國高校的生物學實驗室中,能顯示出實驗室等級和實力的,往往就是那些昂貴大型的儀器。所以我國許多高校經常盲目追求儀器的檔次,這樣就帶來了許多問題,比如技術、維護跟不上、耗材及檢測成本傷不起,甚至許多大型儀器常年只能被利用幾次給學生演示等等相關問題。因此,高校對大型儀器的購買配置,必須要做到充分論證,選擇性價比及與教學能有效結合的儀器,要便于學習和操作,成本及維護保養(yǎng)在合理范圍之內,甚至對于儀器的使用效也要考慮。只有只有深思熟慮,才能有效控制和解決對儀器設備的盲目追求,是經費的利用最大化,對教學的效果最有利。
2、教學與科研融合下高校生物學實驗室管理模式構建
2.1 改進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驗室的管理要能做到細而全,實現激勵競爭和量化管理,為教學和可以工作的有效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首先必須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因此必須要有合理規(guī)范的實驗室管理制度來予以保證。要完善實驗室的管理制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現,要對規(guī)章制度進行明確和完善,對儀器、場所、人員、技術及任務等等基本信息進行檔案管理,實現有序規(guī)范的管理,這樣能使實驗室有章可依,使管理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第二,明確和簽訂責任制度,明晰實驗員、實驗教師及領導間的職責,并就此制定和確立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如;獎懲條例等等,使具體事情能追到具體責任人;第三實驗室設備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以確定對儀器保養(yǎng)、維護及損壞等情況的處理,采取專人管理,實行培訓上崗。只有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實驗室管理工作的穩(wěn)定有效和良好的運行。
2.2 建立規(guī)范化的實驗室檔案
科學和規(guī)范的實驗室檔案包括實驗教學的檔案和儀器設備的檔案等。實驗教學的檔案包括從教學實驗登記到結束中的各種登記;儀器設備檔案包括儀器采購、驗收、分類、存放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登記。實驗室管理檔案的規(guī)范,不僅有利于對實驗室的管理,也對教師實驗準備的督促、教學的順利和量化管理都有好處。
2.3 加強對實驗教師及實驗員的選配
我國高校生物學實驗室的直接管理者,實際上就是實驗員及實驗教師。他們不僅需要專業(yè)水平過硬,還需要對整個實驗進行裝備和負責,同時對一些具體效果不理想及難度系數較大的實驗,還依賴于實驗員及實驗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積極刻苦精神去予以改進。因此,實驗教學的水平直接與實驗員及實驗教師有密切關系。我們需要的是德才兼?zhèn)涞膶嶒瀱T及實驗教師。這樣才能出現高水準的實驗效果。當然,在我們對實驗員及實驗教師提出各種要求和條件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通過福利待遇、晉升及職稱評定予以改善和提高,解決實驗員及實驗教師的后顧之憂,使他們能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實驗教學及管理中來。
3、結束語
我國高校生物學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不是一項簡單和輕松的工作,而是一項復雜的、繁瑣的系統工程,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有效掌握。因此,需要對我國對實驗室及實驗不重視的陳舊觀念予以改進,實驗室管理的工作要不斷加強,來保障我們的教學的順利。在我國目前的形式下,只有完善和改進我們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程序,才能為高校的教學以及科研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保證環(huán)境,便于學生提高實驗技能和掌握科學知識,也利于我國教育事業(yè)更快更好的發(fā)展,為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實踐性教學奠定下十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孔祥民,鄭超美.變分散為集中: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0(3):68-71
[2] 王益.建設學科實驗大平臺,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