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珺
為探討靶控輸注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臨床療效, 對收治的82例行喉罩麻醉的外科手術患者行不同的麻醉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2例行喉罩麻醉的外科手術患者, 男45例, 女37例, 最小年齡30歲, 最大年齡74歲, 平均年齡45.9歲, 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1例,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兩組患者均禁食6 h, 禁水4 h。術前30 min給予患者肌內注射0.01 mg阿托品及0.1 mg地西泮治療?;颊哌M入手術室后及時構建靜脈通道, 并將其連接靶控輸注裝置, 將目標血液濃度及患者基本信息輸入其中, 并以藥代動力學參數為依據, 設置給藥參數, 并連接好檢測儀器, 給予患者面罩吸氧治療。
觀察組:給予觀察組患者靶控輸注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治療。即誘導時給予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治療, 將丙泊酚初始靶濃度設置為1.9~2.1 μg/ml, 將瑞芬太尼誘導靶濃度設置為4 μg/ml, 待患者意識消失后, 給予患者靜脈推注0.1 mg維庫溴銨治療, 在患者肌肉松弛后, 給予患者喉罩套囊注氣,并利用麻醉劑貯氣囊擠壓, 經麻醉劑檢查, 確保通氣良好后,給予患者間歇性正壓通氣治療, 然后以手術情況為依據適當調整呼吸機參數。術中應合理的對瑞芬太尼靶維持濃度進行控制, 通常應將其控制在3~5 μg/ml。手術結束前2 min, 應停止丙泊酚、瑞芬太尼輸注。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靶控輸注丙泊酚治療。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時間、術后恢復時間、丙泊酚用量及患者血液流動力學改變情況進行對比。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用(±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組間數據展開t檢驗, 組內數據展開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術后恢復時間、丙泊酚用量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時間為(105.9±42)min, 丙泊酚用量(18.29±8.64)mg/kg, 術后恢復時間為(629.5±208.6)s;對照組患者的麻醉時間為(120.6±50)min, 丙泊酚用量(31.28±11.34)mg/kg, 術后恢復時間為(669.4±299.8)s, 觀察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血液流動力學改變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自插罩時至拔罩后3 min患者的MAP及HR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液流動力學改變情況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血液流動力學改變情況對比( ±s)
組別 例數 MAP(mmHg) HR(次/min)誘導前 插罩時 插罩時3 min拔罩后3 min 誘導前 插罩時 插罩時3 min 拔罩后3 min觀察組 43 88±6 90±8 86±8 86±9 74±15 77±15 70±10 70±20對照組 43 96±9 110±9 103±9 104±8 73±11 93±14 77±12 85±17
麻醉治療是臨床手術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 而傳統的氣管插管麻醉往往會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產生較大的影響, 且術后患者蘇醒時間長, 同時還極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 從而影響手術效果, 不利于患者康復[1]。因此, 為提高手術效果, 臨床上就必須要及時探討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臨床上逐漸將喉罩麻醉應用于外科手術的麻醉中,和傳統的氣管插管麻醉相比, 該麻醉方式不會和患者的聲帶、氣管等器官進行直接接觸, 這也就有效的避免了麻醉給患者造成的損傷[2]。同時隨著喉罩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新一代喉罩中還設置了引流裝置, 其能有效的分離消化道及通氣道, 從而防止患者出現誤吸、胃脹、反流等現象。因此, 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3]。隨著靶控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靶控輸注技術也逐漸在臨床麻醉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該技術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對輸液給藥進行控制的, 其能以藥物參數為依據, 合理的對藥物濃度及輸注速率進行控制, 從而達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丙泊酚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藥物, 其具有起效快、麻醉時間短等優(yōu)點, 而瑞芬太尼則具有較強的鎮(zhèn)痛效果, 據調查其鎮(zhèn)痛效果約是芬太尼的5~10倍。因此, 將靶控輸注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喉罩麻醉中必將會取得良好的麻醉、鎮(zhèn)痛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時間、術后恢復時間、丙泊酚用量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自插管/罩時至拔管/罩后3 min患者的MAP及HR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給予行喉罩麻醉的外科手術患者靶控輸注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治療可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 促進患者術后恢復,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和應用。
[1]劉華程.丙泊酚-瑞芬太尼聯合靶控輸注喉罩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的應用.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1, 7(9): 187-188.
[2]張麗.喉罩通氣靶控輸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宮腔鏡手術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8, 7(11): 165-166.
[3]薛曉東.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輸注聯合喉罩通氣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中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2, 5(10):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