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 白留江 徐偉鋒
慢性肝功能衰竭是各種原因肝硬化患者的終末期表現(xiàn),病情重,疾病進展快,病死率高,準確評估此類患者的預后在臨床上非常重要。我國是慢性乙型肝炎大國,大多數(shù)慢性肝功能衰竭與HBV感染相關(guān)。頑固性腹水和肝腎綜合征是終末期肝病嚴重并發(fā)癥。在終末期肝病患者中急性腎損傷的發(fā)生較肝腎綜合征早,如果急性腎損傷不能得到有效糾正,將迅速發(fā)生肝腎綜合征[1]。筆者使用 MELD-Na評分系統(tǒng)分析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隨訪6個月中頑固性腹水、急性腎損傷的發(fā)生情況及死亡情況,從而研究MELD-Na評分對判斷慢性肝衰竭患者預后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4年1月到2012年6月,在中國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住院治療的HBV相關(guān)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25例,男83例,女42例,年齡29~75歲,平均(43.2±13.1)歲,所有患者符合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制定的《肝衰竭診療指南》[2]診斷標準,排除原發(fā)性肝癌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案 所有患者均采用核苷類似物抗病毒治療,及補充白蛋白、血漿等對癥、支持治療。
1.2.2 觀察指標 患者入院當天或第二天完成總膽紅素、血肌酐、血清鈉離子濃度、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等指標測定。記錄隨訪6個月期間視病情變化復查腹部超聲、腎功能、尿量等指標。使用美國BeckmanCoulter CX5 PRO生化分析儀系統(tǒng)及其配套試劑檢測血生化學指標。
1.2.3 MELD-Na計算公式 MELD-Na分值=MELD分值+1.59 ×[135-血清鈉離子濃度(mmol/L)][3]。其中 MELD 分值=9.6× ln[血肌酐(mg/dl)]+3.8× ln[總膽紅素(mg/dl)]+11.2×ln(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6.4×病因(膽汁瘀積性或酒精性肝硬化為0,其他原因為1),在本研究中病因值均為1。血清鈉離子濃度>135 mmol/L者按135 mmol/L計算;<120 mmol/L者按120 mmol/L計算;其他數(shù)值按實際值計算。
1.2.4 研究方法 依據(jù)MELD-Na分值將125例患者分為≤20分、20~35分、≥35分三組并統(tǒng)計各組患者隨訪6個月內(nèi)發(fā)生頑固性腹水、急性腎損傷例數(shù)及百分比和各組患者隨訪6個月內(nèi)死亡數(shù)及死亡率(排除非肝病原因死亡者),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上述指標各組間差異。頑固性腹水符合2010年歐洲肝臟研究協(xié)會《肝硬化腹水、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肝腎綜合征臨床實踐指南》[4]。急性腎損傷診斷符合:腎功能在48 h內(nèi)迅速減退,血清肌酐絕對值升高>26.4 μmol/L或較基礎(chǔ)值升高≥50%,或尿量<0.5 ml/(kg·h)超過6 h。與2005年荷蘭阿姆斯特丹會議修訂的急性腎損傷診斷標準一致[1]。
1.2.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頑固性腹水及急性腎損傷的發(fā)生均隨MELD-Na分值增高而增多,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各組MELD-Na分值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n,%)
2.2 在隨訪期6個月中,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死亡數(shù)隨MELD-Na分值增高而增多,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MELD-Na評分能夠較好的預測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6個月預后。
表2 各組MELD-Na分值患者隨訪6個月預后情況(n,%)
慢性肝衰竭患者病情復雜,預測其預后較困難。MELD評分系統(tǒng)是2000年由Malinchoc等提出的預測肝病預后的模型并得到廣泛應用,但MELD評分并不能準確預測患者的死亡率。因終末期肝病患者常合并低鈉血癥,2006年Biggins等[3]提出了血清鈉離子濃度與 MELD的聯(lián)合評分系統(tǒng)(MELD-Na),并被研究證實較MELD評分提高了預測晚期肝病患者短期預后的準確性[5,6]。
頑固性腹水是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常由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鈉潴留等因素引起。急性腎損傷也是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糾正,將迅速演變?yōu)楦文I綜合征直至導致患者死亡,進展性血管擴張是急性腎損傷發(fā)生的關(guān)鍵因素。血清肌酐和尿量是診斷急性腎損傷可靠的指標,但需持續(xù)監(jiān)測方能得出診斷,因此尋找早期預測頑固性腹水和急性腎損傷發(fā)生的指標顯得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MELD-Na評分分值越高,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患者發(fā)生頑固性腹水、急性腎損傷的機率越大,兩者呈正相關(guān),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7]。提示在入院時對患者進行MELDNa評分能較好的預測此類患者頑固性腹水、急性腎損傷的發(fā)生,并可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本研究中,MELD-Na評分分值越高,6個月內(nèi)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患者死亡的機率越大,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MELD-Na評分可較準確的預測此類患者6個月內(nèi)死亡事件的發(fā)生,與相關(guān)研究[5]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MELD-Na評分對預測HBV相關(guān)慢性肝衰竭患者頑固性腹水及急性腎損傷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死亡率均有意義,在臨床中可加以應用,但尚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驗證。
[1]Garcia-Tsao G,Parikh CR,Viola A.Acute kidney injury in cirrhosis.Hepatology,2008,48(6):2064-2077.
[2]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肝衰竭診療指南.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09):643-646.
[3]Biggins SW,Kim ER,Terrault NA,et al.Evidence-based incorporation of serum sodium concentration into MELD.Gastroenterology,2006,130(6):1652-1660.
[4]Gines P,Angeli P,Lenz K,et al.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scites,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and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sis.Journal of Hepatology,2010,53(3):397-417.
[5]張俊勇,秦成勇,賈繼東,等.肝硬化患者血清鈉特點及含鈉終末期肝病模型對預后的判斷價值.中華肝臟病雜志,2012,20(2):108-111.
[6]Hsu CY,Lin HC,Huang YH,et al.Comparison of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MELD-Na and MELDNa for outcome predi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patitis.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2010,42(2):137-142.
[7]Choi PC,Kim HJ,Choi WH,et al.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odium and Child-Turcotte-Pugh scores over time for the predic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liver cirrhosis.Liver International,2009,29(2):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