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膽囊切除術是臨床治療膽囊結石有效手段, 傳統(tǒng)膽囊切除術切口大, 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較多, 不利于患者康復。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臨床廣泛使用, 手術具有微創(chuàng)、微痛及術后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 被廣大患者及醫(yī)者所接受。然而手術中氣腹建立會導致機體出現(xiàn)系列應激反應, 血流動力學受到影響較大, 導致潛在疾病患者出現(xiàn)繼發(fā)重要臟器灌注不足現(xiàn)象[1], 手術風險較大, 因此探討有效安全的麻醉方式,維持患者血壓、心率的穩(wěn)定有著重要作用, 作者對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8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 男46例, 女34例, 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3.77±3.65)歲, 排除心、腦、肺、內分泌系統(tǒng)異常、肝腎功能紊亂、肥胖病史患者, 所有患者均無長期服用神經(jīng)、精神藥物史, 氣腹時間23~32min, 平均氣腹時間(27.36±2.35)min, 根據(jù)床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與參考組(芬太尼), 各為40例,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靜脈通道, 并實行心電監(jiān)護。術前均常規(guī)肌注魯米那鈉0.1mg、阿托品0.5mg。兩組患者均使用芬太尼2.5mg/kg、咪達唑侖0.03mg/kg、丙泊酚2.0mg/kg及羅庫溴銨50mg進行麻醉誘導, 采用氣管插管方式維持通氣, 連接麻醉機, 潮氣量維持在(8~12)ml/kg, 呼吸頻率為12~14次/min。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同時靜脈注射丙泊酚2~3mg/(kg·h), 瑞芬太尼0.1~0.2 g/(kg·h), 維持麻醉深度, 參考組患者僅靜注瑞芬太尼0.1~0.2 g/(kg·h), 維持麻醉, 手術結束后停藥, 觀察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后, 進行拔管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氣腹建立后、拔管前DBP、SBP、HR,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喚醒時間及拔管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 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氣腹建立后、拔管時DBP、SBP、HR均有明顯降低, 觀察組患者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參考組, 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DBP、SBP、HR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DBP、SBP、HR比較( )
組別(n) DBP(mmHg) SBP(mmHg) HR(次/min)氣腹后 拔管時 氣腹后 拔管時 氣腹后 拔管時觀察組 (40) 67.8±13.4 71.3±16.7 122.4±20.3 127.8±22.4 67.8±18.1 75.6±14.3參考組 (40) 89.9±17.8 86.1±16.6 152.5±25.3 147.6±20.1 90.4±15.6 89.2±19.5
2.2 觀察組患者喚醒時間及拔管時間分別為(8.2±3.9)min、(11.3±5.6)min, 參考組患者喚醒時間及拔管時間分別為(15.5±5.2)min、(23.8±11.8)min, 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切除術是臨床治療膽囊切除主要手術, 在臨床推廣使用且效果得到驗證。手術創(chuàng)傷小、用時短、疼痛輕且恢復較快, 然而手術同時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術中常需建立二氧化碳氣腹, 腹內壓升高, 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被激活, 機體產生血壓升高、心跳加速等應激反應, 血流動力學指標出現(xiàn)較大改變, 患者機體受到較大影響, 同時麻醉亦會導致一定的手術風險, 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及藥物對于手術順利進行有著重要作用。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受體激動劑, 作用時間短、起效快且藥效較強, 因此在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持續(xù)輸注后, 能夠迅速代謝及清除, 不會對術后蘇醒造成較大影響[2]。丙泊酚作為新型短效靜脈全麻藥, 起效快、清除快, 血藥濃度能夠快速降低, 較快恢復, 同時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 因此在誘導、維持及靜脈符合麻醉中廣泛使用, 然而大劑量藥物會對呼吸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3]。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氣腹建立后及拔管時DBP、SBP、HR均低于參考組, P<0.05, 說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能夠抑制氣腹建立后應激反應的發(fā)生, 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 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颊邌拘褧r間及拔管時間短于參考組,P<0.05, 表明兩種麻醉藥物聯(lián)合作用下, 術后蘇醒舒適迅速,能夠較好鎮(zhèn)靜。由此可知,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使用能夠滿足手術要求, 同時麻醉方法簡單、經(jīng)濟有效, 安全性高, 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1]梅憶楓.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血流動力學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09,24(7):49-50.
[2]許衛(wèi)兵.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0,48(01):74-75.
[3]吳鴻業(yè).瑞芬太尼-丙泊酚靜脈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血流動力學影響.遼寧醫(yī)學院學報, 2009,30(6):5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