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女童遭教師性侵調查》
(2013年第31期)
這個分管教育的蔣賢智副市長不反思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自身瀆職,卻要受害人放棄正當的權利,是縱容犯罪,與依法治國的精神相悖。
江西九江 李斌0791
我自己也是一個母親,受害學生家長們的心情我也一樣感同身受。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跟其中的一位受害兒童母親聊天時說,她們不應該帶著孩子來上訪,“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我會帶著她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去治病”。
之所以說這樣的話,并不是因為覺得遭遇性侵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受害者就應該忍氣吞聲,而是站在一個母親的立場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孩子是最不應該受到傷害的,她們的身心已遭受了巨大創(chuàng)傷,但把她們帶到市政府等公眾場所,讓她們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是對她們心靈的二次傷害,這樣的傷害是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的。有些事情應該讓大人們來解決,對孩子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護她們的隱私,創(chuàng)造一個不受困擾的環(huán)境,治療她們的身體疾病,逐漸愈合心靈創(chuàng)傷。
我當時說的話,也許不嚴謹,簡單地節(jié)錄在紙面上,會造成人們誤解,但結合當時說話的情境,確實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的心里話。
江西瑞昌 蔣賢智
這位瑞昌副市長的話無疑會激起很多人的憤慨,但我相信同樣身為女性的她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中國人會去歧視侮辱那被性侵犯的女人,而不是去譴責控告那實施性侵犯的男人——不得不說,這樣的思想與由來已久的男權文化,以及“可做但不可說”的將性污名化的中國性文化有直接關系。
每念及此,作為女性,我唯有暗自慶幸自己順利走過讀書時代,否則那時若真遭遇類似事件,恐怕它一樣會成為大人們認為應該被掩蓋的恥辱——小女孩的恥辱,而不是那施暴的男老師的恥辱。
當兒童被成年人性侵犯之后,決不可以認為孩子們只是身體上的損傷那么簡單,相關部門應該及時為孩子提供完善的心理治療,最大程度上淡化事件給她們心理和情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好讓她們的自我可以繼續(xù)健康發(fā)展。
幾乎所有人都聽過“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這句話,可是人們卻并沒有真正領會這句話的含義——孩子應該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這位副市長錯誤地認為孩子屬于他們的父母而不是屬于整個社會。孩子屬于社會,女孩子尤其是屬于社會。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談到“一個好女人,三代好兒孫”。有個無需爭論的事實是:所有的人都是女人生的,并且在生命的前三年女人也是他們主要的撫育者。試想象一下,當一個女人自我混亂,情緒不穩(wěn)定,自我價值感低,每天生活在恐懼和焦慮里,她的孩子能健康成長嗎?若不及時對那些經歷嚴重傷害事件的孩子們進行心理救助,她們究竟要用幾輩子才能徹底消融那些傷痛呢?
北京 肖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