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河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這個“洗洗澡”很重要,俗塵多聚,污染靈性,物洗則潔,心洗則清。正如古人所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薄侗阕印び眯獭窌r時洗污去垢,潔身清心,衛(wèi)生健康,神清氣爽,才有干事的好境界。
《禮記·儒行》說:“儒有澡身而浴德。”意即修養(yǎng)身心,使純潔清白。唐代孔穎達《禮記正義》注:“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謂能澡潔其身,不染濁也;浴德謂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弊鳛橐幻h員干部,這“洗洗澡”,就是要保持心地純潔、品德高尚、作風(fēng)正派,即常修為政之德。
黨員干部“洗洗澡”,要用心認(rèn)真,不能糊里糊涂。一定用清水洗澡,不洗污水澡,清水清澈鑒人,污垢難存,洗起來不留臟痕。洗冷、熱水澡均好,冷水澡盡管涼一些,卻清冽爽身,醒腦醒心,保持理智。熱水澡雖然燙一些,但沁入肌膚,觸及靈魂,活血舒筋,去污徹底,渾身通泰;洗不涼不熱的溫水澡,溫柔舒服可容易令人身心麻痹,意志消沉,徒無收效,反惹毛病,故不洗為好。要防微杜漸,莫等身上特臟才洗澡,凡事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積累過程,小污垢不及時洗掉,天長地久,日積月累,就會變成大污垢,再想洗掉就難了。
毛澤東暢游長江時說:“大風(fēng)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fēng)大浪中發(fā)展起來的。”黨員干部“洗洗澡”,不應(yīng)在豪華浴室里,而應(yīng)在火熱的實踐中;不論烈日炎炎還是冷風(fēng)嗖嗖,不論波浪滔天還是風(fēng)平浪靜,都應(yīng)照洗不誤、勇洗不懼。惟其如此,才能在“接地氣”中洗刷官僚氣,提振公仆氣;在鉆“矛盾窩”中洗去浮躁氣,培養(yǎng)靜氣和膽氣;在摸爬滾打中沖刷驕嬌二氣,涵養(yǎng)底氣和士氣;惟其如此,才能洗出品德和境界,永葆清潔和活力。
群眾如水,黨員干部“洗洗澡”必到群眾中,如魚得水,方得真諦。群眾有真情,對黨員干部的毛病可能會直言不諱,一針見血,黨員干部切莫水土不服,拒之千里之外,當(dāng)如獲至寶,虔誠以對;群眾有訴求,其所思所想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會執(zhí)著偏固,糾纏不休,黨員干部切莫淡漠膩煩,當(dāng)洗耳恭聽,切實解決;群眾有標(biāo)準(zhǔn),黨員干部切莫裝腔作勢,取巧討彩,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務(wù)必真心實意泡在群眾水中,讓人評頭品足,讓人指手畫腳,讓人搓澡去污;如此洗澡,方能達到潔身修德、強身健魄的效果。
人生多誘惑,心性易蒙塵。黨員干部“洗洗澡”,既要去身上污,更要拂心靈塵,外樹形象,內(nèi)強素質(zhì),內(nèi)外同步,可入佳境。給心靈洗澡,重在深刻剖析自己,認(rèn)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言行,何對何錯,表現(xiàn)有哪些,根源在哪里,自問幾回,揉搓一番,弄個水落石出,然后對癥下藥,自見成效。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fēng)等污垢,尤須經(jīng)常洗、不斷洗、長年洗,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澡身浴德,是時刻自警、自勵、自強不息的狀態(tài);是牢記宗旨信仰、滌卻陳腐污垢的修為。愿黨員干部都能洗出良好狀態(tài)、上乘修為。
責(zé)任編輯:戚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