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
十幾年前,我因為工作原因東渡日本,寓居在華僑二嫂家。不料住進去沒幾天,便被二嫂請去給她兒子做思想工作。是孩子不上進嗎?那倒不是,中國學生的腦瓜靈活,在日本學校里鶴立雞群,二嫂的兒子小龍也不例外,學習方面完全不用操心。二嫂頭疼的是15歲的小龍最近開始早戀,他的女同學由紀堂而皇之地作為“女朋友”來家中拜訪,而且天天給小龍做早飯便當,兩個小家伙如膠似漆,讓思想傳統(tǒng)的二嫂頭大如斗。
面對二嫂的苦惱,老薩只能耐心開導——日本與我國的國情不同,通常初中開始戀愛,高中確定關(guān)系,考大學的時候已經(jīng)要考慮未來兩人如何互補啦。小龍不過是入鄉(xiāng)隨俗而已。
送走了略感安慰的二嫂,老薩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代。要說日本的中學生們未免有些太開放,但老薩那個時代的中國學生,又實在是保守得過分。有一位老同學曾自嘲說:“我到初中畢業(yè),還分不清公母……”
老薩是在20世紀80年代上中學的,在那個時代,雖然男女大防已經(jīng)被視作封建糟粕,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學里,性別差異被有意無意地淡化,大多數(shù)時候是一個邊緣話題。尚未完全擺脫“藍螞蟻”時代的服裝特色,也讓男女生們常常忽略掉與對方的差別。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男生女生互不理睬,仿佛是天經(jīng)地義。初二,學校教大家跳交際舞,男女生死活不拉手,請來兩個高中生帶著跳,最后還是男生和男生跳、女生和女生跳,涇渭分明。這樣的結(jié)果是我們班的女生畢業(yè)后下舞場都能帶舞,算學了一門本事。而男生呢,后來見面回憶起來誰和誰那年手拉手跳探戈,幾個大老爺們怎么琢磨怎么別扭,那天桌上的菜都剩了一多半。
在那個懵懂的時代,我們這些孩子,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輕松地放棄了向世界展示青春顏色的機會,直到很多年以后,才會有人感嘆自己就沒有經(jīng)歷過“豆蔻年華”。
其實女孩子發(fā)育比較早,加上20世紀80年代物質(zhì)供應(yīng)改善,上中學的女生已經(jīng)頗有些青春無敵的風采,老薩這樣的大小伙子應(yīng)該有點感觸才對,問題是那個時代女生更保守,后來老同學聚會還聽她們說起來那時候天天用布帶子纏胸(還好沒有因呼吸障礙出人命的),沒事兒還要默默向過路神仙們念叨——不要再長啦,不要再長啦……你看這不是存心折磨自己嗎?這樣北京賣豐胸保健品的還不都得跳樓去!
好幾個哥們兒私下承認,真正對男女有概念要到初三那場籃球賽。
那回有個東南亞國家的女子中學派人來我們學校參觀,還帶來一支籃球隊,臨走時,說要和我們學校比一場,我校的初中女子籃球隊是北京女籃三線隊,真打起來有把人家剃禿瓢的可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最后校領(lǐng)導說,只能從一個班抽人去打。
結(jié)果就選了我們班。我們班有幾個特招的女生,招呼起來頗有兩下子,贏不贏的至少配合會比較漂亮。
千不該萬不該,比賽時穿了對方贈送的運動服。那時候李寧還在耍杠子呢,女生們平時穿著一水兒藍色面口袋似的國產(chǎn)運動服訓練,也沒誰正眼看過她們。她們要是穿那種比賽服,這場比賽也不會引起什么轟動。人家送給我們的是紅白相間的緊身短袖上衣和超短運動褲,她們自己穿橙藍相間的運動衣,這一上場高下立判,那邊的女生基本是還沒長開的“黑炭頭”,穿戴起來活像包扎了的馬鈴薯,實在沒啥看頭,可我們的女生……
我們的女生一出場,高中的男生巴掌鼓得山鳴谷應(yīng),喝彩聲如雷,老師攔都攔不住。
打籃球的女生本身是班里個子高挑的,初三的女孩子大多十五六歲了,發(fā)育比較成熟,偏偏穿上這身極顯身段的運動服,那令人眼花繚亂的長腿玉臂,讓平時不起眼的女生們簡直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當時的感覺若是非要形容出來,便是讓人心頭如同被大鐵錘重重一擊……后來看到有人用這個詞形容某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逝世時候的感受,我覺得自己的思想很有問題。
見鬼,我以前怎么從來沒發(fā)現(xiàn),班上的黃毛丫頭們這么好看?
女生們穿這身衣服開始可能還有點兒羞澀,但比賽一開打,馬上進入了運動員的狀態(tài),大呼小叫,縱橫穿梭,尤其是王老師家的二丫頭,平時就有點兒愛動,假小子一樣和男生打成一片,得了個外號叫“猴二”。這一打起球來,傳接跳投,齊耳短發(fā)甩動飛舞,異常迷人……少說兩句吧,說不定哪天傳到猴二老公那兒,老薩吃不了兜著走??傊髞砜础渡锄t》,我們同學都說:“猴二沒去演,太可惜了,雖然她并不會打排球?!?/p>
比賽中叫好聲一片。不過后來問我們班的男生誰記得比賽哪邊贏了,卻沒一個人有印象。
都看什么去了?
混戰(zhàn)中,球出界,落在一位高中的師兄手里,猴二汗流滿面,氣喘吁吁地跑過去要球,師兄沒理她,再要,還是沒反應(yīng)。這位師兄也是學校子弟出身,和猴二從小玩熟了的,猴二急了,上去照腦袋“咚”的一下:“哎,你傻啦?還我的球??!”
哄堂大笑——也沒準兒有男生在慶幸,還好不是我接球,不然大概也一樣……
十幾年后,猴二的婚禮上,那位師哥大談戀愛的苦難經(jīng)歷——你們都是去追女朋友,只有我要等著女朋友慢慢長大……
猴二從來也不是美女啊,竟然有人拿了她的球就此一等10年,我們可憐的師兄啊,阿門!
不過,那一次的比賽,“靈魂深處鬧革命”的肯定不止這位師兄一個。第二天上課,班上頗有些男生走神,兩眼直勾勾追著看了三年的黃毛丫頭們亂轉(zhuǎn),讓黃毛丫頭們毛骨悚然而又或許芳心顫動。直到今天,老薩自己也是始終認為運動場上的女孩子最美,這個看法,恐怕是改不了的了。不過有這份耐心的只他一個罷了。
多年以后,在猴二的婚禮上回憶那場比賽,班長嚴令大家“說心里話”,結(jié)果老薩的表達得到了最高分。
老薩說:“怎么看完那場籃球賽,我覺得咱們班的女生都變成了狐貍精?”
男生們大笑,說:“你講出了大家的心里話,咱們干三杯慶祝一下——狐貍精們,你們也要喝……”
10年后的女同學們都喝了,記得那一刻她們的眼睛都有些發(fā)亮。
又過了10年,才明白,被人欣賞和傾慕,對懵懂時代的青春,是怎樣的難得和令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