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鑫 曹國平 邊紅光 汪燦鋒 杭州市蕭山區(qū)中醫(yī)院 杭州 3112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肱骨髁間骨折35例
胡建鑫 曹國平 邊紅光 汪燦鋒 杭州市蕭山區(qū)中醫(yī)院 杭州 311200
肱骨髁間骨折 內固定術 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肱骨髁間骨折是比較常見的復雜骨折,多見于青壯年嚴重的肘部損傷,常為粉碎性,治療較困難。我院骨科自2009年2月—2011年8月,采用切開復位雙鋼板內固定結合中醫(yī)辨證施治治療肱骨髁間骨折35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齡19~61歲,平均(40.5±2.5)歲;其中高處墜落傷15例,交通意外傷12例,重物砸傷5例,跌傷3例;均為閉合性骨折,無血管神經損傷。AO分型:C1型6例,C2型18例,C3型11例。
2.1 術前準備 入院后立即行手法復位,肘關節(jié)伸直位石膏托固定,甘露醇消腫,鎮(zhèn)痛藥止痛。完善各項理化檢查,5~7天后傷肢腫脹消退,再行手術治療。所有患者術前均行肘關節(jié)CT檢查,了解骨折移位情況,
2.2 手術方法 麻醉后,患者俯臥,手術在氣囊止血下進行。取鷹嘴旁肘后輕度弧形正中切口,游離保護尺神經,以線鋸對尺骨鷹嘴行V型截骨,將鷹嘴及其附著的肱三頭肌向近端翻轉,骨膜下剝離,充分暴露關節(jié)。首先將內外髁及髁間骨折復位,重建關節(jié)面,克氏針臨時固定,再用空心釘固定內外髁,將髁間骨折轉變?yōu)轺辽瞎钦?,再復位肱骨髁和肱骨干。術中應用C臂機查看骨折復位情況,復位滿意后用克氏針臨時固定,鎖定重建鋼板經塑形后固定于肱骨髁外側,1/3管型鋼板固定于肱骨髁內側,內側也可以使用鎖定重建鋼板固定。如有骨缺損則取自體髂骨植骨。髁部手術后,對截下的尺骨鷹嘴復位,2枚克氏針加張力帶鋼絲固定。內固定結束后,如發(fā)現(xiàn)尺神經距內固定物很近,則將尺神經前置。沖洗,放置負壓引流,縫合切口。
2.3 術后處理 術后患肢不做外固定,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12~24h,應用帕瑞昔布針鎮(zhèn)痛3天,并口服鎮(zhèn)痛藥物4~6周。術后24~48h拔除引流管,切口定期換藥,2周切口愈合后拆線。術后3天內即開始肘關節(jié)功能鍛煉。術后定期隨訪,當X線片顯示骨折端有骨痂生長后開始進行力量恢復訓練。
2.4 中醫(yī)辨證施治 均按骨折三期辨證施治。初期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以血府逐瘀湯加減,方用:當歸、生地、紅花、枳殼、赤芍、柴胡、川芎、牛膝、丹參各10g,甘草、桔梗、三七各6g,桃仁15g,茯苓、澤瀉各20g。中期和營止痛、接骨續(xù)筋,以續(xù)骨活血湯加減,方用:當歸、赤芍、白芍、紅花、落得打、骨碎補各10g,續(xù)斷、生地各15g,地鱉蟲、乳香、沒藥各6g,煅自然銅、丹參、厚樸各10g。后期補益肝腎,舒筋活絡,以六味地黃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方用:熟地、山藥、山萸肉各20g,茯苓、澤瀉、丹皮、桃仁、紅花、赤芍、川芎各10g,生地、當歸、杜仲、續(xù)斷各15g。均1天1劑,水煎2次分服。拆線1周后,外用海桐皮湯熏洗患肘,方用:海桐皮、透骨草、當歸、川椒各10g,乳香、沒藥、川芎、紅花、威靈仙、白芷、甘草、防風各6g。上藥放入搪瓷盆中,加水約1000mL,煎30min,先用熱氣熏蒸患肘約5min,水溫降低至皮膚能耐受時,再以藥液外洗患肘15min。同時行肘關節(jié)功能鍛煉,局部配合按摩,水冷后停洗,每天2次 ,1周為1個療程,持續(xù)4~8個療程。
本組35例患者手術時間70~120min,平均(80± 15)min。術后X線示骨折復位滿意,切口均Ⅰ/甲愈合,隨訪12~24個月,平均(16±2)個月。本組患者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時間12~20周,未見內固定松動及斷裂,未見感染,未發(fā)生異位骨化,出現(xiàn)尺神經牽拉損傷癥狀2例,經服用甲鈷胺片后癥狀消失。術后12~24個月時按肘關節(jié)功能評價(美國特種外科醫(yī)院,HSS)[1],優(yōu)秀17例(≥90分),良好14例(80~89分),一般2例(70~79分),較差2例(60~69分),優(yōu)良率88.6%。見圖1~2。
圖1 術前
圖2 術后12個月
4.1 手術入路選擇 肱骨髁間骨折切復內固定手術入路常見的有3種。第一種是肱三頭肌舌形瓣入路。因其切斷肱三頭肌,術后外固定至少需3周,不能早期功能鍛煉,且肌瓣斷面滲血、腫脹和纖維化,愈合后與周圍組織發(fā)生廣泛粘連和攣縮,增加了功能鍛煉的困難和痛苦,關節(jié)僵直發(fā)生率高[2]。本組未采用此入路。第二種是經尺骨鷹嘴V型截骨入路,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此入路是顯露骨折并行牢固內固定的最佳方式[2]。此入路可充分顯露手術區(qū)域,直接觀察骨折復位情況和肱骨遠端關節(jié)面的情況,方便術者操作,減少手術時間。髁部手術后,復位尺骨鷹嘴,用克氏針張力帶鋼絲牢固固定,術后無需外固定,可以行早期功能鍛煉。V型截骨增加了截骨處的接觸面,結合克氏針張力帶鋼絲的堅強固定,減少了截骨處骨折不愈合的發(fā)生。本組病例均采用此入路,都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未發(fā)生截骨處骨折不愈合。第三種是肱三頭肌兩側入路,外側從肱三頭肌、肱橈肌之間進入,內側從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間隙進入。此入路具有損傷小,利于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優(yōu)點;但此入路手術技巧要求高,術中暴露較為困難,一般只適合C1和部分骨折移位程度輕的C2型骨折,對移位多的C2和C3型骨折,不利于術者操作,延長了手術時間;且目前尚無明確的證據(jù)說明其術后肘關節(jié)功能優(yōu)于經尺骨鷹嘴V型截骨。考慮到以上原因,本組病例未采用此入路。
4.2 內固定方式選擇 肱骨髁間作為關節(jié)內骨折,需要堅強的內固定。以往單純的克氏針和螺釘固定不牢固,需要術后使用外固定,不但影響術后功能鍛煉,而且易發(fā)生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甚至骨不連。單側鋼板是對肱骨遠端一側進行固定,另一側使用克氏針和螺釘,同樣不符合肱骨遠端雙柱的生物力學特點,固定也不牢固。
AO推薦雙鋼板固定于肱骨髁外側和內側[3],形成肱骨遠端的一個立體等邊三角形,明顯增加骨折內固定后的穩(wěn)定性和骨愈合率,有利于早期功能鍛煉[4]。本組病例遵循此種方法,外側使用鎖定重建鋼板固定,內側使用1/3管型鋼板或鎖定重建鋼板固定。其優(yōu)點是:當使用普通螺釘時,可以對骨折端進行加壓,當使用鎖定釘時,鎖定釘與鋼板固定,成為內固定支架,鋼板不需要塑形或僅需輕度塑形,縮短手術時間;不需要將鋼板壓到骨面上固定,也不需要將骨折塊拉近鋼板,減少了軟組織的剝離,保護了血運;此外在骨折粉碎嚴重和骨質疏松的患者,每一枚鎖定釘都可以有效提供角度穩(wěn)定性,使之與普通螺釘相比抗拔出能力明顯增強[3]。本組未出現(xiàn)骨折移位和內固定松動。
4.3 手術注意事項 ①原則是首先復位和固定髁間骨折,然后處理髁上骨折。重點是維持髁間關節(jié)面的平整,肱骨滑車的大小、寬度,特別對于C3型骨折,可以考慮去除影響復位、固定的小的關節(jié)內骨折塊,有骨缺損時一定要植骨,爭取骨折一期愈合和骨折固定早期的穩(wěn)定性[2]。②充分利用克氏針的臨時固定作用,有時骨折粉碎嚴重時需要使用5根以上克氏針,甚至保留在骨折端。③應用鎖定重建鋼板時,可以在同一個骨折塊上同時使用普通螺釘和鎖定螺釘,但螺釘?shù)臄Q入順序很重要。一旦在骨折的一個骨折塊上擰入鎖定螺釘后,就不要再使用普通螺釘了,需先用普通螺釘,再用鎖定螺釘[5]。④尺骨鷹嘴截骨時避免使用電鋸,因可造成骨量的丟失,導致尺骨鷹嘴的短縮或復位不良[5]。本組皆使用線鋸截骨,未出現(xiàn)此種情況。
4.4 中醫(yī)治療體會 按骨折三期辨證施治,初期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以血府逐瘀湯加減口服;中期和營止痛,接骨續(xù)筋,以續(xù)骨活血湯加減口服;后期補益肝腎,舒筋活絡,以六味地黃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口服;外用海桐皮湯熏洗,同時局部按摩,進行功能鍛煉。通過這些措施,達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接骨生髓,舒松筋絡的作用,符合“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內外兼治,醫(yī)患合作”的骨折治療要求,取得較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切開復位雙鋼板內固定結合中醫(yī)辨證施治治療肱骨髁間骨折,固定牢固,并發(fā)癥少,肘關節(jié)功能恢復滿意,是一種治療肱骨髁間骨折的理想方法。
[1]蔣協(xié)遠,王大偉.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5.
[2]王亦璁.骨與關節(jié)損傷[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854-855.
[3]Thomas P Ruedi,Richard E Buckley,Christopher G Moran編著,危杰,劉璠,吳新寶,等譯.骨折治療的AO原則[M].第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241-253,461.
[4]Helfet DL,Hotchkidss RN.Interal fixation of the disal humerums:a biomechanical of methods[J].J Orthop Trama,1990,4(3):260-264.
[5]程煜方,魏忠民,張克良,等.鷹嘴截骨入路Y型鎖定鋼板治療肱骨髁間骨折[J].骨科,2011,2(3):113-116.
修回日期:2012-08-02
2012-04-10
收稿日期:2012-07-09
[3]楊克勤.脊柱疾患的臨床與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