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從研究語用學的理論,進一步闡明了語用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作者從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期間,對如何從語用學角度改進英語教學進行了一些分析。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 運用學理論 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b)-0-02
我國的外語教學長期注重對英語基本語言知識的學習,將英語更多的是作為一門知識性的學科來教授,忽視了語言能力的運用和語言的開放性一面,造成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不足。語用學和語言開放性相關(guān),如果將語用學應用于外語教學中,一定能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chǔ)上,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2000年教育部第一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性文件—《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因此,我們要在實際外語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語用學理論,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應用型英語人才。
1 語用學的基本原則和應用
語用學,即語言使用的實用學。語用學研究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的恰當表達和準確理解,尋找并確立使話語意義恰當表達和準確理解的基本原則和準則。研究話語在使用中的語境意義或話語在特定語境條件下的交際意義。因此它離不開語言使用的語境因素,比如說話人、聽話人、時間、地點或空間、場景等。
語用學的概念首先是美國哲學家C.W.莫里斯和R.卡納普在20世紀30年代前后提出的。把握語用學的核心要先把握語用學的一些原則,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原則就是: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下面就這兩個基本原則進行闡述。
1.1 合作原則
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賴斯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則,即通常所說的CP原則。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遵守的原則,即合作原則。合作原則主要包括“數(shù)量原則”(maxim of quantity)、“質(zhì)量原則”(maxim of quality)、“相關(guān)準則”(maxim of relation)以及“方式原則”(maxim of manner)。說話者和聽話者很有默契地合作著,一次交談、甚至是一場吵架,都是語言合作的結(jié)果。說話者在無意識地遵守著合作原則。但是,現(xiàn)實中人們并非總按照規(guī)則說話。甚至,有時候人們在故意違反規(guī)則。
比如量的違反:War is war.(戰(zhàn)爭就是戰(zhàn)爭);
質(zhì)的違反:She is made of iron.(她是鐵娘子);
相關(guān)性的違反:(1)A:You know? Professor Li’s wife is a bald.(知道嗎?李教授的妻子是個光頭。)
B:Oh! What a nice day! Isn’t it? (哦,今天的天氣可真不錯,是吧?);
(2)A:She said she might become a famous singer.
B:Yes,and pigs might fly.
這是兩段特殊會話含義,推斷出B不認同A的觀點。
方式的違反:In difficulties(有困難)—in debt(負債)。
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合作原則意識培養(yǎng)。
1.2 禮貌原則
禮貌原則是由英國的語言學家利奇在1983年提出來的,是對合作原則的補充和升華。禮貌原則是一套規(guī)約人們?nèi)粘P袨榈臏蕜t。禮貌原則能夠很好的解釋人們?yōu)槭裁丛谡f話的時候有意的違背合作原則。實際上,禮貌原則比合作原則具有更大的約束力。禮貌問題時刻都得注意,日常交往中如何稱呼別人,如何向別人道歉、致謝、發(fā)出請求、提建議,如何實施批評和贊揚等都充滿了學問,我們要時刻注意如何使我們說話更得體。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尤其是商務(wù)英語、旅游英語、酒店管理、幼兒師范等專業(yè)的學生,如果將來從事的工作需要運用英語,尤其需要掌握好禮貌原則。
以表達感謝為例。西方對別人的贊美、鼓勵等都會用 “thank you”來表達。在中國,人們習慣用自謙的話來答復,比如“哪里哪里”、“我做的還不夠”等。
因為西方人一般比較坦率,他們認為對方的稱贊是誠心誠意的,接受是理所應當?shù)模欢袊吮容^含蓄,以謙虛為美德,不習慣直接接受贊美。這樣,學生既學習了語言,又了解了與之相關(guān)的背景文化知識。
2 語用學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2.1 全面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全面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師要將文化知識和語用知識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介紹特殊交際話語的背景含義。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要教授口語語言,更要講授中西文化的差異和西方風俗禁忌等,創(chuàng)造真實的口語環(huán)境,減少失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閱讀策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掌握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并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讓學生注意語用環(huán)境,避免語用失誤的情況,用準確得體的語言表達信息。翻譯教學,要知道學生改善中國式翻譯,必須注意原文的語用語義,注意原文在語境中的含義。準確的語言應用能力,取決于必要的語言知識,還取決于了解和應用一系列語用原則,取決于對文化差異的掌握。
2.2 注重跨文化語言教學
從語用學的角度來研究英語教學是有意義的。在外語教學方面,想要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就要讓學生知道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了解他們?nèi)绾斡盟麄兊恼Z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要懂得他們社會的文化。
未來學生在于外國人打交道或者從事對外交流等工作,跨文化語言的學習會教給他們?nèi)绾胃玫睦斫鈺捄x,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因此我們必須先學習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談話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重視跨文化語言教學。
2.3 提升課堂教學藝術(shù)
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情緒藝術(shù)、調(diào)動學生興趣的藝術(shù)、隨機應變的教學藝術(shù)等都能提高一堂課的質(zhì)量,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教師應適當?shù)靥岣哒Z言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
3 結(jié)語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語用學理論,通過多種渠道來介紹文化差異,以便使學生正確和準確使用英語,達到成功交際的目的。在語用學相關(guān)理論指導下,我們的英語教學研究將取得更大的進展,同時服務(wù)于不斷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孫智慧.從語用學的視角看大學英語專業(yè)綜合英語教學[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2).
[3]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