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闡述了探究式教學原則和實施階段,分析了新的國際環(huán)境下,社會對人才高素質的要求。筆者根據高職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要求以及將探究式教學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實踐經驗,通過個人實踐案例分析,提出中職英語教學課堂中應適當開展探究式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 教學法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b)-0-01
我們正處在一個是偉大的變革的時代?,F(xiàn)在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要求人們得會學習、會推理、會創(chuàng)造性思維、會做決策、會解決問題,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中職英語教材以話題為核心,結構和功能為主線,三位一體。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啟發(fā)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式教學法。它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 探究式的教學原則
1.1 教師引導與學生積極參與相結合的原則
探究式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有意義的思考路線上進行有意義的探索。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的進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拔、檢查與督促,從而對學生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1.2 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科學知識的學習相結合的原則
提高探究技能不能脫離科學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產生積極情感,逐步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fā)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積極欲望。然而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假設、設計探究方案,都必須圍繞某一科學內容進行,應通過科學探究活動來學習科學知識。
1.3 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相結合的評價的原則
在進行探究式的教學的同時,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的評價。評價的原則應以過程評價為主、結果評價為輔;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并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由實踐到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努力形成有助于中職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氣氛。
2 探究活動過程的實施
首先,教師巧妙設計一些問題進行引導是關鍵,設計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來分析,學生對預設的幾個問題進行回答。然后,教師對回答做簡單的歸納,從而生成要探究的問題。其次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對探究的問題所涉及的有關具體語境和交際產生的背景、問題的性質和范圍作必要的說明和明確的界定。與此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指導學生搜尋有關的資料,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幫助。再次,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模式是:觀察—發(fā)現(xiàn)—推測—驗證,主要由學生獨立探究完成活動過程,教師須提供必要的器材及介紹所用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加以檢驗,補充與修改,最后解決問題。
3 中職英語課堂中探究式教學嘗試的案例
探究的課題:研究中西方各自不同的節(jié)日不同的風俗。
探究設置的環(huán)境:舉辦一個中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研討會,介紹該節(jié)日的來歷、慶祝方式、風俗習慣、特色食品等相關內容。我將范圍限定為8個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分別是:春節(jié),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感恩節(jié),萬圣節(jié),愚人節(jié)。
學生探究的順序:學生先成小組,然后在前一節(jié)課上就選好自己的節(jié)日。學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相關的節(jié)日信息,課堂上再進行交流和展示,從中了解中西方文化。
點拔:首先,在課后的準備過程中,小組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要相互溝通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其次,每個小組都要借助多媒體來展示,并且保證足夠的語言輸出。
小組介紹Halloween的展示: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個用FLASH動畫展現(xiàn)的幾個閃著鬼火的南瓜燈籠。然后一個大大的“Halloween”徐徐進入屏幕。該小組發(fā)言人開始了對萬圣節(jié)的源起故事和重要習俗作英文介紹,并強調南瓜燈籠的制作的重要性(內容略)。然后,發(fā)言人向大家陳述南瓜燈籠的制作過程(每一步都配有相應的圖片,讓人一目了然。)我隨即提出幾個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們對問題自由發(fā)表意見。
點評:首先,對節(jié)日的探究激發(fā)了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啟迪了他們的思維;其次,學生們從幾個中美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異,也更深刻地認識到在語言學習中職習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了他們對于文化的敏感性;再次,使學生認識基本的探究式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也增強了學生英語的信心。但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存在的問題,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和完善:(1)有些同學過分依賴所準備的文字材料,完全照著材料從頭到尾地讀。有些同學顯然對材料沒有完全消化吸收,遇到生詞竟然無法正確發(fā)音。(2)做展示的同學和臺下同學缺乏互動。(3)有限的時間和繁重的任務仍然存在著矛盾。在有限的兩節(jié)課80 min內八個組要介紹八個節(jié)日,時間上顯得捉襟見肘。
4 感想與體會
從案例的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隨著探究式教學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不斷深入,它對中職英語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真正起到促進的作用。下面是在探究式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1)探究式教學的優(yōu)點:①能充分發(fā)揮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會感受到驚奇、困惑、不滿足、不完善,然后緊張地思考、設想、提方案,尋找理由和答案等。②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在一種開放的環(huán)境中自主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等,這些活動有助于長期記憶和信息的復現(xiàn),有助于把已掌握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景中去應用,提高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學會分享與合作。由于導學—探究活動是在師生平等協(xié)作、相互補充的活動中實現(xiàn),因此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
他人。
(2)探究式教學的不足之處:①它是一條“不經濟”的學習道路,需要學生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②它不利于學生掌握大量的、系統(tǒng)的知識和練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③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就會感到些不適應,無從下手,對以后的學習道路沒有信心。
參考文獻
[1]劉炳升.以科學探究為核心[M].南京師大出版社.
[2]余文森.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中職研究型課程[M].上海市教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