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重點,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關鍵。我們可以從教學的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作業(yè)布置等步驟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提高;課堂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重點,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關鍵。語文作為“母語”的重要學科,在當今的形勢下,它的作用尤為重要。那么,我們該怎么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呢? 筆者以為,可以可以分為五步來進行:
一、優(yōu)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方向盤”和“指南針”,是指導教學的方向,衡量教學的尺度。教師要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并采取落實教學目標的最佳對策。
1、明確總的教學目標。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因為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各個階段語文教學的總目標,有小學目標、初中目標等,其中又分年級闡述了要達到的各自目標,教師可根據(jù)自己所任教的學段,熟知對應該學段的教學目標。
2、制定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既要明確又要恰當。既要保證新課標教材基本要求的掌握,又要讓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能達到。
3、落實教學目標。這里要注意兩點:第一,教學要面向全體,尊重個體差別。第二,正確處理好五個目標的關系,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優(yōu)化課堂導入
導入形式要靈活多樣、快速直接、與話題緊密結合。簡潔、高效的導入將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例如:
1、復習導入法??鬃釉弧皽毓识??!痹谥v授新課之前以復習與新課有密切聯(lián)系的舊知識作鋪墊讓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知新”。以“舊知”為“新知”鋪路搭橋,讓學生快速反饋并迅速接觸新知識。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單元或知識銜接的教學中。
2、預習導入法。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內容,在上新課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較充分的準備,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運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布置的任務要緊扣新課內容,而且還要簡明扼要。
3、直觀導入法。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錄音、錄像、VCD等手段導入新課。這種方法因其直觀易于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這種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感性認識的不足,它適用于各年級。
4、背景導入法。在學習一些人物傳記時我們可以介紹該人物的成功之路或生平。在學習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課文或者古詩詞時,可以通過朗誦詩歌、播放相關影片片段等方式來達到目的。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語文文化的內涵。
5、談話導入法。由老師設置話題通過談話自然引入新課。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大膽參與討論,同時還可以思維邏輯能力。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有效地達成,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訓練,優(yōu)化教學內容,通??梢砸粋€單元的內容為一個板塊進行整合,把相關的內容歸并在一起來講,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容,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加快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解決課堂教學中時間緊缺的問題。
四、優(yōu)化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顯示栩栩如生的動態(tài)畫面,播放意境優(yōu)美的樂曲,還可以隨時調出所需的資料,大大增加了語文課堂的容量。異國風俗通過畫面,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毫不費解地理解課文中較難用語言解釋清楚的內容,它直觀、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設出了生動、真實的教學情境,再通過教師的角色表演,把學生帶到設定的課文情境中。美麗的畫面,以及可愛的人物形象,令人賞心悅目,令學生有一種如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新課標指出,“突出學生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形成合作交流。”小學語文教學廣泛推廣合作學習方法,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全面開展。學生通過競爭與合作性的學習,能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的集體榮譽感,進而改變學生的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等,有利于學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長,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及學校的教學質量。當然,分組要根據(jù)學生的性別、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交往能力等情況,合理搭配,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這樣做,不光有利于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學生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經(jīng)常采用競賽形式,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成就感強烈,因而其學習效率就會明顯得到提高。
五、優(yōu)化作業(yè)布置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檢測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作業(yè)批改方式也要進行優(yōu)化,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批改。有時面批,便于幫助個別人進步,有時抽樣批改,有時改一部分,有時叫學生自己批改,有時可以交換批改,總之,不斷變換批改方式,讓學生既有效知曉錯誤之所在,也能保持其昂然的學習興趣。
批改作業(yè)后要及時講評。要及時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所在,并及時加以改正。教師的講評要注意方法,不要只滿足于答案,應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也要指導題目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甚至命題者的意圖等等,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教師的課堂效率一定會很好。
作者簡介:楊燕,山東青島,上清路小學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