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優(yōu)越、物產資源豐富
巴基斯坦是全球人口第六大國,是亞太地區(qū)最重要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巴人口逾1.8億,構成龐大的消費和生產潛力和動力,該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收入超過2000美元。同時,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進入中國、中亞、印度、西亞乃至海灣地區(qū)的門戶,這些地區(qū)的人口總和占全球人口總數的一半。
巴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擁有價值30萬億美元的大型礦藏儲量,而這不過是其礦藏儲量的冰山一角,因為上述礦藏僅為該國已探明礦藏的半壁江山,巴擁有全球儲量最大的煤炭、黃金、銅、鉻、天然氣、巖鹽、寶石、大理石、瑪瑙和花崗巖以及其他40多種礦藏。此外,巴人力資源豐富、既年輕又勤奮,令該國擁有無可比擬的經濟增長和投資潛力。巴在信息技術、電信應用、生物技術、醫(yī)療科技以及國防和空間技術上的提升,進一步提高了人力資源潛力。因此,盡管巴政治上經歷了起起伏伏,但經濟卻表現出很強的彈性,在過去6年保持了5%-6%的平均增速,優(yōu)于該地區(qū)許多其他國家。
投資政策日益改善
最能彰顯巴基斯坦?jié)摿Φ氖瞧洹皩ν顿Y最為友好”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其中包括:提供主動服務;允許投資所有行業(yè);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外資可以完全控股;對國內外投資者一視同仁;關稅結構簡便;利潤匯出機制極為自由;不要求必須雇傭本國工作人員;不進行雙重征稅;對外國投資提供極具吸引力的稅收優(yōu)惠;允許匯出在社會、服務、基礎設施和農業(yè)項目上的版稅、技術和特許權使用費;協助在政府所批準的領域進行投資的所有外國投資者簽訂外國私人貸款合同,并允許他們在國內市場借貸。
去年出臺的《2012年特別經濟區(qū)法》進一步擴大了巴投資機遇。該法案允許創(chuàng)建工業(yè)園區(qū),通過在園區(qū)內提供自由激勵措施、基礎設施和投資者便利服務,提高生產率、降低經商成本。按照該法規(guī)定,巴將對所有進入本國從事開發(fā)、經營和維護的資本商品免除10年的關稅和稅收。而且,從開發(fā)協議簽署之日起,對與特別經濟區(qū)發(fā)展和運營有關的收入免除10年的所有稅收。
經商環(huán)境更加寬松
巴基斯坦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 “經商容易度指數排名表”(Index of Ease of Doing Business)上位列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印尼之前?!敖浬倘菀锥戎笖蹬琶怼敝荚诤饬恐苯佑绊懡浬痰谋O(jiān)管法規(guī),是在對法律法規(guī)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由日常對法律和監(jiān)管要求提出建議或予以實施的逾5000名政府官員、專業(yè)人士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出并核準的。該指數排名表基于10個分類指數的平均值,包括創(chuàng)辦企業(yè)、許可證發(fā)放、電力供應、房產注冊、信貸獲取、投資者保護、繳納稅收、跨境貿易、合同執(zhí)行和破產清算。世界銀行在其最新年度“經商”報告中認為,巴在“經商容易度”指數中排名第107位,在“創(chuàng)辦企業(yè)容易度”指數上排名第98位。
這些戰(zhàn)略初見成效。過去十年間進入巴的外資高達23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電信、化工、制藥和化肥、石油和天然氣以及銀行業(yè)和金融等主要行業(yè)。然而,巴經濟潛力很大,能夠實現更高增長。誠然,由于缺乏資金和能源匱乏,巴經濟近年表現不佳,其巨大需求受到抑制,同時國內和出口潛力也未能得到有效開發(fā)。政治不穩(wěn)定、安全、法律和秩序問題、交通和其他基礎設施欠完善、技能合格的人力資源匱乏、腐敗和治理不善等,都對投資構成某種程度的障礙。
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提及時似乎被過于放大。同時,連續(xù)幾屆巴政府未能真正宣傳本國的積極形象。不過,類似擔憂并未阻止外國投資進入其他政治環(huán)境更不穩(wěn)定的國家。也有許多外國公司在巴已經營幾十年,目前仍在盈利。更為重要的,是上文提到的能源、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源匱乏等被視為投資障礙的一些領域,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成了投資者的機遇。
投資機遇前景光明
隨著巴基斯坦國內及周邊地區(qū)形勢的發(fā)展,情況正在發(fā)生變化。巴在“新絲綢之路計劃”中的作用非常關鍵?!靶陆z綢之路”是指主要將南亞和中亞連接在一起的公路網、鐵路網和管道網。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沒有巴基斯坦的合作,“新絲綢之路計劃”不可能實現。
巴選舉結束,文職政府順利交接,正經歷政治改善、日趨穩(wěn)定的局面。已組建新政府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Pakistan Muslim LeagueNawaz)致力于通過建設大規(guī)?;A設施項目推動經濟發(fā)展,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大壩、住房、新城市中心和城鎮(zhèn)開發(fā),加大能源領域投資、勘探和開發(fā)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已探明但未開發(fā)的礦藏等多種項目。目前巴能源領域面臨約7000兆瓦的電力供應短缺,而電力需求年增長則超過10%。新政府強調在農業(yè)和畜產品領域吸引外國投資,從而為高價值產品出口至區(qū)域內市場提供便利。政府在政策文件中規(guī)定私營部門可以在“建設—擁有—運營”或“建設—經營—轉讓”模式的基礎上參與基礎設施開發(fā)。瓜達爾港口運營權已移交給中國,相關基礎設施發(fā)展項目可望很快到位。
相關研究已經證明了許多大項目的可行性,這表明,巴未來幾年的投資環(huán)境將更為友好,蘊含各種機遇—從中小企業(yè)到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均如此。
綜上所述,巴不但發(fā)展?jié)摿薮螅野蛧鴥纫哑毡檎J識到,政府、經濟管理者和商界領袖必須不斷努力,把重點放在改善本國形象、提供源于本地且可靠的信息和數據庫上。向投資者展示巴中長期投資機遇,將促進他們對巴經濟潛力和前景產生更為真實的看法—巴基斯坦不僅擁有投資獲利的光明前景,而且到這里經商也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