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協(xié)會員
都市情感作家
專為本刊撰寫熟男熟女的奇情美食
同為友人聚餐,上海人較貼近飯局的社會屬性:局。這使得聚會由于那些精致鋪墊多少顯出些風(fēng)雅來。
約一桌人吃飯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名堂。東道主事先需就宴會由頭、主題和來賓搭配有所設(shè)計。誰與誰相好,誰和誰不睦,誰百搭誰候補,需心里有譜。然后至少提前一周發(fā)第一遍短信一一通知,時間、地點、參加人物,要素一個也不能少。到飯局前一天再發(fā)一通短信提醒確認(rèn)。受邀者若有變化,一般會在兩次短信之間來告假,若等到第二遍短信收到后才變卦就是失禮。因為你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一個名額,一個席位,你的存在自有一番道理,你和其他受邀者之間是一副已經(jīng)理好的牌。少了你,陣型不整,牌型也變了。且東道主臨時再約別人,別人也曉得自己只是替補,肯來倒像是給眾人一個大面子。
受邀者有時會給東道主或組織者帶些禮物,席間把酒言歡風(fēng)月無邊,卻始終調(diào)控著節(jié)奏火候,彌補著疏漏,這些善意和敏慧的舉止,盡顯主客情商。
在上海,一個合格的飯局組織者,需講究各行業(yè)混搭、男女比例、籍貫搭配等,留心觀察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和最新動向,注意補充氣息相投的新鮮人和新鮮話題,大致清楚友人們的特點和友人家的方位……主角不能沒有,也不能有太多。花瓶一定要有,且得是景德鎮(zhèn)花瓶,好看且有核心技術(shù)。桌上有公認(rèn)的美食家和品酒大師是很扎臺型的事,不過每種性別最好只有一個。如此看來,上海很大,上海也很小。
美食家沈嘉祿老師說:“飯友不對路,吃飯要登牢?!?/p>
對路的飯友,桌上都談些什么呢?若是以男人為主打的聚餐,吃到后來都在開小組討論會。三四個一組,一般從天氣說起,談到時政新聞、社會新聞、黑幕,然后是股市、內(nèi)幕,再后來是段子,最后是大家熟悉或心儀的女人,無奈名花有主,結(jié)束。
若男女比例平衡的飯局,名堂就比較多。警官B先生專攻肢體心理學(xué),喝下午茶時曾跟我講一個范式:飯桌上,如果某男見某女與另一男士聊得歡冷落了自己,若想重占上風(fēng),會借機輕聲提醒女子眼線花了或唇膏涂出了界之類小尷尬事,然后迅速與旁人講話。這時女人會重新重視他,為挽回在他心里的形象,往往主動表現(xiàn)自己。原以為這是段子,我卻在兩小時后的晚飯上撞到了這種狀況。左手邊的人冷不丁提醒我:劉海上沾了片蟹殼……我與對角線上的B警官相視而笑,暗中贊嘆上海男人的妖。
當(dāng)下也流行純女人餐,女人們輪流做東,絕不歡迎帶男士參加。若誰破例,定會遭人反感。如果臨了叫來某男人來買單,那更得遭人非議。女人之間的感覺很微妙,難以理清。不過,無論話題從何處開始,最后一定鎖定愛情和男人,這占據(jù)了聚會的主要篇幅。若是剩女們,在靠譜的愛情來臨前需要互相取暖,宣揚獨立之余討伐男人,其實從未停止過尋覓的腳步。如果她們中有誰戀愛了,會立刻被隊伍疏遠(yuǎn)。連莎翁都說,身處熱戀中的女人,尤其是美麗女人,她們得到同性的友誼有點難。不過待到她失戀,姐妹淘又會不計“前嫌”迎接她歸來。而已婚女人聚會,多討論男人窘事、坊間桃色八卦、近來的浪漫邂逅和蕪雜糾結(jié)的心緒……很少提及男人想當(dāng)然的服裝、化妝品和打折之類瑣事,基本不提家庭。那一刻,她們都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