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喜歡秋天,因為秋高氣爽,因為碩果累累。江南人更有口福,秋風(fēng)起,蟹腳癢,心癢嘴亦癢。江南人的秋怎么能不吃大閘蟹呢?可此蟹為大寒之物,吃了湖蟹其他一些美物不能同食,婦孺皆知的就是柿子,兩大寒之物同食易得結(jié)石。
我們不敢小覷民間歷久彌新的智慧,美食不忌,定有陰陽之物去調(diào)和,比如就著湖蟹喝黃酒,無酒時姜茶一杯去寒氣是百姓最為常用的飲品了。
清潤養(yǎng)肺養(yǎng)生茶
我們把所有能喝的都叫作茶,有時所指的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綠茶、紅茶、烏龍茶等茶品。對我此篇而言,我想推薦的是適合當(dāng)季并對養(yǎng)生有幫助的飲品。
我在廣東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粵語中將“什么”講作“么也”。因?qū)Σ璧南矏郏銓γ總€地方的養(yǎng)生飲品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氐缴虾?,我依然會在秋季沿用一些廣東人的飲茶習(xí)慣。今天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下。
秋季飲茶,要選擇清潤養(yǎng)肺的,比如羅漢果、陳皮茶、青茶等。
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jīng),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于肺熱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熱傷津口渴等,此外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羅漢果含有一種比蔗糖甜300倍的甜味素,但它不產(chǎn)生熱量,所以是糖尿病、肥胖等不宜吃糖者的理想替代飲料。
沖泡羅漢果也非常簡單,直接取一個干果捏碎,然后直接用開水沖泡15分鐘,茶湯逐漸轉(zhuǎn)甜,經(jīng)久耐泡,我的經(jīng)驗是一個羅漢果一人喝可以喝一天。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秋季因受寒而腕腹脹滿、隱痛不適,建議喝點陳皮茶。陳皮理氣降逆,尤其是年份長久、質(zhì)量上乘的老陳皮效果更加明顯。陳皮可以直接泡著喝,也可以再切些生姜,放些紅棗,煮沸后用文火再煮三五分鐘即可,趁熱飲,飲后會感覺腸胃漸漸溫暖,不適感會很快減弱。
這幾年自己做了些普洱陳皮和普洱菊花。有陳皮生茶也有陳皮熟茶,讓干茶葉和鮮桔皮互相吸取精華,茶與陳皮之味混雜在一起特別香甜,直入心脾,欲罷不能。拆開沖飲,略有一點點苦味,但是很快化甘,并覺得氣順了,喉也潤了。普洱菊花我必定選用當(dāng)季最好的秋菊,拼在自己所選的熟普洱茶之中,菊花自然的清香加上精選的熟普之味,茶湯透明紅潤,相得益彰。有時我將普洱菊花與普洱陳皮間隔著品飲,感覺自己又游走在自然的草木之中了。
適宜烏龍茶系列及上品綠茶
秋季干燥,多喝水無疑是最有裨益的。喝茶不僅可以補充水分,茶葉中的有益成分還可以祛除病菌,增強(qiáng)免疫力。例如,茶多酚可以增強(qiáng)微血管壁的韌性、防止內(nèi)出血,同時具有抑菌效果;維生素C可防止感染;維生素B2可治療角膜炎、口角炎等。這些成分在茶葉中相對含量較高,而且水溶性也好。每日飲茶基本可以實現(xiàn)去火的目的。
我一直主張一年四季不要專注于喝一種茶,應(yīng)根據(jù)四季和身體的變化去感受不同的茶品。秋季時,適當(dāng)飲用些青茶,也就是烏龍茶系列,半發(fā)酵的茶有綠茶的清香又似有紅茶的醇韻,不溫不火的感覺剛剛好。當(dāng)然,烏龍茶系列里茶類很多,發(fā)酵度也有高低,最近我喜歡上了古法制作的焙火比較重的老鐵觀音,對我來講,胃的變化和茶湯的交融特別地敏感。過去走茶山,喜歡喝綠茶和發(fā)酵度低、香氣濃郁之茶,試茶時連連喝,胃雖有不適感,但是仗著自己年輕,沒有在意很多。隨著歲月流轉(zhuǎn),還真是不能不開始照顧自己這久經(jīng)沙場的腸胃了。各種茶品入肚,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秋季還可以喝些上品的綠茶,雖然綠茶寒性重,但是其維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是最高的,尤其對于常年和電腦、手機(jī)呆在一起的職場人士來講,綠茶抗輻射的功效是公認(rèn)的。喜歡喝綠茶的朋友要注意,不能空腹喝,秋季不要每天都喝,女性生理期盡量不要喝,茶湯不要過濃。
喝淺淺淡淡的茶,過淡淡淺淺的日子,茶中自有真味在。
(本文作者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員,出版書籍《綠茶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