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排毒”這個概念開始流行起來。目前市場上介紹排毒養(yǎng)生的書籍層出不窮,有關排毒的保健品廣告也是鋪天蓋地,許多美容院也推出排毒美容的清腸、洗腸等“腸療”服務,排毒儼然成為一種時尚。那么,這些需要排出的“毒素”究竟是什么?人體真的需要借助特別的排毒手段才能將毒素排出體外嗎?使用排毒產(chǎn)品之后真的就能“百毒不侵”嗎?
人體的新陳代謝即“排毒”
所謂的“毒”,包括所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主要有兩個來源。一種通過外界進入體內,如空氣污染、食物的農(nóng)藥殘留等;另一種是人體自身代謝過程產(chǎn)生的諸如二氧化碳、肌酐、尿酸等物質。這些毒素如不能及時排出,在體內不斷積累,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不過不用擔心,人體自身有一套強大的排毒系統(tǒng),每個健康的個體都具有一定的清除各種毒物的能力:如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臟,可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將體內的有毒物質分解;腎臟可過濾血液中的有害物質,通過尿液排出。只要機體代謝處于正常狀態(tài),這些代謝產(chǎn)物都能通過人體的汗液、尿液、糞便以及呼氣途徑排出體外,此外咳嗽、嘔吐、腹瀉等也是機體的應急排“毒”方式。
當然,這套天然的排毒系統(tǒng)也會有失靈的時候,這種情況在醫(yī)學上被稱為“代謝失衡”。造成代謝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如膳食不合理、作息不規(guī)律、睡眠不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過度肥胖、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代謝失衡,使毒素在人體逐漸堆積,由此產(chǎn)生如便秘、高脂血癥、腸炎等疾病。如果有明顯的癥狀應及時向專業(yè)機構咨詢,找出病因,對癥下藥,切不可聽信非專業(yè)人士的建議,放棄正規(guī)治療,延誤最佳時機。
盲目排毒存隱患
目前商家推出的各種排毒方法五花八門,讓我們來看看其中比較流行的幾種。
水果餐 許多排毒養(yǎng)生書上都會介紹通過水果餐來排毒,比如連續(xù)3天只吃蘋果,最后一天晚上喝一大杯蜂蜜水潤腸。多吃水果蔬菜的確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排便,預防便秘和腸胃不適。然而,所謂的“水果餐”缺乏蛋白質和能量,無法應對正常生活、學習、工作所需。提倡:合理飲食,應基于健康所需,營養(yǎng)全面、品種豐富。
清腸茶 包括清腸茶在內的許多排毒保健品宣稱能通過增加排便次數(shù)將毒素排出體外,并具有減肥瘦身的效果。其實,一些排毒保健品含有大黃等蒽醌類瀉藥成分,雖然起效快,但長期過度服用會對瀉藥產(chǎn)生依賴,導致結腸運動功能紊亂,反而使便秘加重,最后還有可能引發(fā)頑固性便秘。
洗腸 一些美容店推出各種“腸療”服務,諸如“中藥洗腸”、“咖啡灌腸”等;一些盲目崇尚的人,甚至在家使用洗腸機來清腸。其實,“洗腸”在醫(yī)療實踐中也是一種臨時性的治療手段,一般用于長期便秘患者,可減輕便秘帶來的腹脹感;或是為應急性腸道清潔作準備。正常人其實并不需要洗腸,經(jīng)常洗腸反而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腸道菌群失衡,并不利于健康。另外,洗腸應由專業(yè)人員來操作,否則使用不當會造成腸穿孔等危險,留下后遺癥。
所以說,最安全可靠的排毒還是靠改善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飲食、保持充足睡眠、輕松的心態(tài)和適度運動等,這樣才能幫助人體排毒器官正常運轉,體內毒素也就自然排出。此外,定期體檢、觀察體重變化、經(jīng)常回顧自己的飲食狀況可了解自身的健康水平,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對一些代謝能力較弱或者難以依靠自身機制排毒的人來說,才需要服用一些藥物或借助人為的干預來排毒,但也須根據(jù)具體情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