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有個笑話,說是樓上掉下來一堆磚頭,砸死了10個人,有9個是經(jīng)理。這說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皮包公司”盛行,隨便什么人都能給自己封個“經(jīng)理”的頭銜?,F(xiàn)如今,這笑話改改還能用,說是某書法家協(xié)會的大院里,從樓上掉下來一堆磚頭,砸死了10個人,有9個是書協(xié)副主席。
這笑話講得陰損,實在是因為笑話的來源太過超現(xiàn)實。倘若將其中的“某書協(xié)”直接換做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那事情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日前,一份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名單張榜于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官方網(wǎng)站上,上面羅列了名譽主席11名、顧問6名、主席1名、常務副主席16名、副主席18名、秘書長1名、駐會秘書長1名、副秘書長10名。如此規(guī)模,可謂浩浩蕩蕩、蔚為大觀。
且不論這個數(shù)字究竟是否合理,姑且實際運轉起來看看。名譽主席和顧問都算作虛職,權當擺設,34名副主席則理應有各自的分管事項,試問一個書協(xié)可有那么多分支部門要副主席挨個兒分管?是幾個副主席同時管一件事,還是有一大半的副主席都無事可管?而副秘書長們又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如此眾多的領導,如果個個都要開口說話、個個都要辦些工作,那么他們除了勢必會影響機構正常運轉之外,再起不到其他正面作用??扇绻婚_口說話、不辦些工作,那么選他們上來又是做什么的呢?
事實上,就是這份可笑的名單,都是“難產(chǎn)”了近兩年才勉強出爐的。
一個省級書法家協(xié)會的換屆選舉,為什么拖了兩年?又為什么拖了兩年之后還是出來這樣一份貽笑大方的名單?
好好的書協(xié)怎么成了沽名釣譽協(xié)會?有人直言:混個官職好賣錢呀。名片上多印這一官半職,寫出來的字或許就能升值幾倍。兩年了,在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和需求之后,終于誕生了這個曠世領導集體。
書法家協(xié)會,進去的人不好好寫字,偏想著做官,實在悲哀;副主席,頂著官帽子的人不用辦公,也沒法辦公,只要能賣字就行,更加悲哀;買書法的,看不懂字的好壞,只看得見名片上的頭銜,最是悲哀。如此書協(xié)、如此書壇、如此書法,我寧愿相信這只是一個笑話。